自從人類走出地球,就開始了對宇宙無盡的探索,雖然迄今為止我們已經在探索宇宙上獲取了一些小成就,但是宇宙畢竟是浩瀚無垠的,還有很多未知的領域等待著我們去發現。
我們也在不斷努力著,期待可以發現更多關於宇宙的奧秘。
2019年4月10號對於人類科學史來說,是意義非凡的一天。因為這一天,國際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公布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的照片,我們終於看到了神秘黑洞的真實面目。這幾乎是全體人類的高光時刻,畢竟黑洞這個神秘的天體在之前從來沒有被我們捕捉到過,它們非常隱蔽的藏在宇宙之中。
一張黑洞的照片幾乎掀起了全球的黑洞狂潮,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黑洞的存在,那麼黑洞到底是什麼呢?其實黑洞就是質量超大的恆星死亡之後形成的一種狀態。當一顆質量恆星內部的燃料消耗殆盡之後,但只要它的質量足夠大,就有可能形成黑洞。
黑洞由於質量大所以就產生會非常強大的引力,只要是在黑洞的引力範圍之內,無論是什麼物質都會被黑洞給吞噬,這也是我們之前所了解到的黑洞。它就像一個無底洞一樣,被吸進去的任何東西都會被吞噬,即使是像光粒子這樣的超高速物質也逃不掉被它吞掉的命運。
最讓人感到「致命」的是,黑洞強大的吸引力是持續性的,並沒有終止或休息的時候,它無時無刻不再吞噬它引力範圍內的物質。這就讓人有疑問了,都說水滿則溢,既然黑洞每時每刻都在吞噬宇宙中的物質,那它有沒有被填滿的時候?而被它吞噬的物質都去哪裡了呢?
人們最早知道黑洞,是愛因斯坦提出來的黑洞理論,他通過研究發現了宇宙中存在一種超強引力的天體,而後科學家就把這種天體叫做黑洞。但是由於人類的科技水平還處在發展狀態,對於黑洞一直都沒能了解多少。
我們知道黑洞能吞噬物質,但卻連它的構造都不知道是什麼樣子。最初,人們根據字面意思,無知的認為黑洞只是存在宇宙中的一個「洞」,後來通過更多的發現才知道黑洞並不是我們所謂的平常知道的那種「洞」。
黑洞不是「洞」,而是一個具有強引力的實心體,因此也有很多人把黑洞比喻成一塊磁鐵,任何靠近它的物質都會被吸「食」,然後這些物質經過黑洞強引力的壓縮聯合,從而形成黑洞的一部分,黑洞的質量就得到了增加,那麼它的引力也就越來越強。就好像製作棉花糖一樣,本來放一點糖,只能轉這麼大,但是不斷的加糖進去,就能越轉越大。
當然通過科學家的研究也發現,黑洞並不是一味的吞噬物質,也會通過另外一種方式釋放到宇宙中,但是至於釋放的物質是什麼,又從哪裡釋放,就還有待考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