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山東省「新高考」正式落下帷幕。作為山東省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屆畢業生,96個志願如何布局成為山東省50多萬高考家庭共同面對的難題。
7月11日,高考志願規劃師、生涯規劃師於曉東老師做客銘師堂教育「2020年高考志願填報公益講座」直播間,站在生涯規劃的大視野下,為山東考生及家長講解了新高考志願填報的策略及思路。
一、招生錄取政策變化多,志願填報難度加大
2018年,山東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顯示:一輪投檔錄取結束後,文科超過9500人,理科超過3萬人直接滑檔。2019年,山東省考試院的投檔工作結束後,有1.9萬的考生滑檔,包括一位650分的高分考生。雖然這其中部分考生在之後的徵集志願中也完成了自己的志願填報,但留給他們可選擇的高校及專業卻十分有限。
作為高考大省,山東考生面臨的志願填報競爭一直十分激烈。今年又是山東新高考志願填報落地的第一年,往年的文理報考數據參考價值大幅度下降,政策上的變化更是加大了難度:變化一:不再劃分本、專科文化錄取控制線;變化二:以「專業(專業類)+學校」為志願單位;變化三:1:1投檔,一次投檔機會,無調劑。
二、96個志願如何布局?
關於96個志願如何布局和排序,考生需結合本人實際和意向確定具體志願的先後順序,對所有經篩選優化後的備用志願逐一比對,並先高后低按降序排列。可以將喜歡的專業及院校儘量往前排,最後要填一些錄取希望比較大的專業及志願,志願的填報適當拉開梯度。對一般考生來說,可將自己成績優勢不大卻很喜歡的志願放在前20-30個,將具有一定優勢也較喜歡的志願放在中間30-50個,將優勢較大且有把握的志願放在最後20-30個。
另外,由於今年不分文理,如何有效地利用往年數據輔助志願填報是擺在考生及家長面前的一道難題。於老師建議各位考生和家長可以利用升學e網通平臺上的「新高考志願填報」系統,來幫助自己更好地完成志願填報。
三、如何挑選專業?加強自我認知
由於新高考志願填報的志願單位是專業+院校,倡導的是專業為導向,因此要求考生對專業有較強的認知度。
第一,要加強對自我的認識,考生要根據自己的性格、興趣、學科特長去匹配要報考的專業,比如化學成績差就不建議去讀化工類專業、動手能力差就不建議去讀機械類專業等等。
其次,最好提前想好以後想要從事的職業行業,再反推回來要報考的專業,於老師對此給出了6個要考慮的因素,分別是:專業所屬的門類、學習該專業所需要具備的能力、大學期間的課程設置、未來的就業和考研形勢、具體到某一個大學的學科勢力、與考生的匹配度。這其實便是生涯規劃視角下的高考志願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