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人說:
手機千萬別放床頭!輻射很強,會變笨!
不要老用微波爐熱飯菜,有輻射!
……
一說起「輻射」,大家都特別恐懼。
實際上,國家對於手機輻射已經做出明確的安全值設定。
並且,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手機輻射會引發惡性疾病!
生活中常見的輻射都是安全的
輻射,其實是一種能量擴散的方式(太陽光也有輻射),而根據能量的高低及電離物質的能力,又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
簡單點理解就是:電離輻射能量大、威力強,可以造成人體內細胞的分子鍵斷裂,有致癌的可能;非電離輻射能量小、威力弱,對人體的健康影響幾乎可以忽略。
所幸的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比如電腦、無線路由器(Wi-Fi)、電視、微波爐、電磁爐、吹風機等家用電器都屬於非電離輻射。
輻射還是越少越好
既然大部分輻射是安全的,那我們還需要重視輻射嗎?
答案是:需要。
在不影響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儘量減少在輻射環境中曝露的時長和強度,降低可能存在中的潛在風險。
簡單來說,我們可以做的三件事是:減少曝露時間、增大與輻射源的距離以及採取必要的屏蔽防護。
日常生活中這些防輻射技巧有用嗎?
1、穿防輻射服防輻射?
日常生活中沒有太大必要。
無法防電離輻射,只能遮擋一部分非電離輻射
一般這類防輻射服都是用金屬纖維混合織物製成的,對醫療設備那種電離輻射是完全沒有作用的,只能防一部分非電離輻射,但防護效果不佳(除非用防輻射服將整個電器嚴密包起來)。
生活中使用的家電所產生的非電離輻射,對人體並無害,所以作為一件非必需品,大家要理性購買。
2、放仙人掌能防輻射?
仙人掌除了能扎人,真的沒有啥特殊的。
且不說電腦屏幕的輻射非常小,就這一小盆植物,要是能防輻射,那我們還擔心什麼電磁輻射呢?
當然,放一盆綠植在電腦邊,沒事看幾眼,有助於眼睛放鬆。
3、路由器放遠一點防輻射?
只要沒放在枕頭下面,都是安全的。
無線路由器發射的電磁波是非電離輻射,頻率大多是 2 GHz(或 5 GHz)。
至於能對生物體直接造成損害的電離輻射,其實頻率的門檻非常非常高,至少要達到 100000000000000000 Hz(10 的 17 次方),差不多是 2 GHz 的 5000 0000 倍,後面還差了七八個零呢!
所以,別再擔心無線路由器的輻射問題了。不過還是建議必要的時候關掉路由器,畢竟晚上有WiFi,真的容易熬夜。
4、用完電腦後要洗臉?
雖然電腦是有輻射的,但是對人沒有傷害,所以洗臉也沒有任何防輻射的用處。
電腦、手機等的電磁輻射並不會產生類似放射性物質小微粒的東西,這與核爆炸產生的放射性顆粒落到人臉上需要洗去是不一樣的。
至於顯示器上因靜電而吸附的一些灰塵,本身不會產生輻射,即便落到臉上也不會有輻射影響。
當然,不管用完什麼,洗臉洗手都沒有什麼壞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