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
阿榮旗人民醫院引進
飛利浦Ingenia3.0T全數字
核磁共振成像系統
追求精準醫療
服務患者群眾
創新醫療服務理念:精準與快捷
磁共振問世幾十年來,始終面臨著信號與噪音相生相伴的窘境,日益增多的檢測需求,如何精益求精?快捷醫療時代的來臨,如何迅速診斷?
眾所周知,普通的磁共振檢查有著很多的優勢:軟組織對比度高、多參數、多方位成像、功能成像、不打藥血管成像、各種新技術、無輻射劑量暴露……它也有兩個很大的缺點:「不清晰、掃描慢」。
阿榮旗人民醫院醫學影像科迎來了一位重量級選手——飛利浦Ingenia3.0T全數字核磁共振成像系統將於4月20日正式投入使用,全新的飛利浦Ingenia3.0T全數字核磁共振成像系統,使用數字線圈、數字接口與全程數字傳輸,突破了傳統磁共振模擬信號源的瓶頸,加速了檢查過程的同時,還保證了獲得原始信號的100%真實還原。
與此同時,為了使檢查結果更加精準,阿榮旗人民醫院醫學影像科與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建立遠程診斷服務系統,由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核磁專家團隊閱片並出具報告。
為了使患者更好更快的進行檢查,使設備安全平穩運行,現公告如下:
1.住院患者檢查需提前一天下午到醫學影像科登記室預約,急診及綠色通道患者除外。門診患者檢查需預約檢查,儘量當天完成。預約後未按時就診者,需重新預約。
2.每周一、三、五開展核磁(MRI)增強檢查,每周二、四、六開展CT增強檢查。
3.腹部檢查需空腹;盆腔檢查無金屬節育器需排尿、排便;直腸檢查需腸道準備。
4.核磁檢查不得穿戴含有金屬的內衣及首飾、住院患者需穿住院服;眼球異物、顱內動脈夾、心臟支架術後6周內、體內有人工耳蝸、心臟起搏器、胰島素泵、嚴禁核磁檢查;鈦金屬植入物非檢查部位可以檢查。
5.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及其他禁忌症者嚴禁核磁檢查。
——預約電話:0470—4259141
0470—4259181
清晰明確的檢查圖像
神經纖維束彌散張量三維成像 DTI
神經纖維束彌散張量三維成像 DTI
全身類PET圖像—淋巴瘤
雙側內耳可旋轉三維水成像
胰膽管可旋轉三維水成像 MRCP
泌尿系可旋轉三維水成像 MRU
非增強頭頸動脈三維成像
非增強腎動脈三維成像
磁共振波譜分析MRS
已達到分子影像水平
心臟動態血流圖
顱腦
T1加權成像
顱腦
T2加權成像
顱腦液體衰減
反轉恢復序列
顱腦
擴散加權成像
頸椎
T1加權序列
頸椎
T2脂肪抑制序列
腰椎
T1加權序列
腰椎
T2脂肪抑制序列
盆腔
T1加權序列
盆腔
T2脂肪抑制序列
髖關節
T1加權序列
髖關節T2質子加權
脂肪抑制序列
膝關節
T1加權序列
膝關節
T2脂肪抑制序列
飛利浦Ingenia3.0T
全數字核磁共振成像系統:
優勢
優 勢
1.全面提升臨床科研應用,圖像信噪比提升40%;
2. 高磁場均勻度、70釐米掃描視野,患者可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全身成像;
3. 掃描時可發現極微小的腫瘤,達到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的目的;
4. 特有的運動偽影消除技術,即使患者在掃描時有不自主運動(如帕金森綜合症),也可以獲得令人滿意的圖像,為臨床的診斷及治療提供有力的影像學資料;
5. DNA 數字控制系統通過數字時鐘同步技術,實現全數位化信號時序,解決以往成像過程中觸發時間不精準、翻轉角度不完全、高延時、低帶寬等問題;
6. 無線射頻通道構建未來技術及應用平臺。
與1.5T及0.5T以下核磁共振對比
3.0T全數字磁共振Ingenia:
實際應用
中樞神經系統應用:1、顱內外腫瘤性病變,如膠質瘤、淋巴瘤、海綿狀血管瘤、垂體瘤、腦膜瘤等。 2、腦卒中病變,如腦梗塞,在超急性期即能檢出;腦出血等。 3、血管性病變,如顱內動脈瘤、煙霧病、AVM、靜脈畸形等 4、感染性病變,如腦膿腫、病毒性腦炎、結核性腦膜炎等 5、外傷性病變,利用SWI可以檢出CT無法識別的小血腫。 6、腦白質病變,如多發性硬化、腎上腺腦白質營養不良、視神經脊髓炎等。 7、先天性發育異常,如胼胝體缺、巨腦回畸形、腦裂畸形等 8、退行性病變,如腦萎縮、腦白質脫髓鞘改變等。 9、脊柱及脊髓病變,如髓內、髓外硬膜下、硬膜外腫瘤、椎體轉移瘤、骨髓瘤等,同時可以全脊柱成像,整個脊柱及脊髓病變一覽無餘,無處藏身。 五官及頸部疾病應用: 核磁共振能夠避免骨偽影,具有較高的軟組織解析度,同時可以進行壓脂及彌散掃描,對於五官及頸部病變顯示較CT具有明顯優勢,可以用於鼻、口咽部、喉部、腮腺、頜下腺、眼眶、內耳、副鼻竇等部位疾病的診斷,對於病灶的顯示清晰,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胸部的應用: 1、兩肺病變,如肺腫瘤、肺腫瘤與肺不張的邊界區分等。 2、縱膈病變,如胸腺瘤、畸胎瘤等腫瘤性病變;利用流空效應非造影劑區分血管和淋巴結。 3、心臟病變,先天性心臟病、擴張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心臟瓣膜病變等。同時可以利用心臟電影技術對心臟進行實時動態觀察,並且可以通過心肌灌注了解心肌缺血狀況。 腹部及盆腔的應用: 1、實質性臟器,如肝臟、胰腺、脾臟、雙腎的腫瘤及炎性病變的檢出,尤其是早期肝癌的檢出率較CT明顯提高。 2、空腔性臟器,如膽囊癌、膽囊炎、小腸間質瘤、直腸癌等。 3、泌尿生殖系統,對於婦科疾病如卵巢癌、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子宮肌瘤的檢出敏感性明顯優於CT,對於前列腺疾病更是CT無法取代。 4、後腹膜病變,如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神經源性腫瘤、平滑肌肉瘤等。 5、胰膽管成像(MRCP),利用胰膽管內流動液體成像,對於胰膽管梗阻性病變的定位及明確病變起到關鍵作用。
關節及軟組織應用: 由於磁共振具有良好的軟組織解析度,在關節及軟組織領域具有任何檢查無法取代的優勢,能夠清晰顯示肌肉、肌膜、肌腱、韌帶、軟骨、骨皮質、骨髓腔,同時可以多角度、多平面成像,對於肩、肘、腕、髖、膝、踝關節的顯示基本可達到解剖既視感,對於半月板損傷、韌帶、肌腱損傷及斷裂、骨挫傷、軟組織內腫瘤等病變的診斷具有極高的診斷率。 乳腺疾病應用: 可以避免乳腺鉬靶因圖像重疊而遺漏病灶,利用壓脂技術能很好的顯示病灶同時應用DWI、動態增強掃描及繪製時間-增強曲線對於乳腺腫瘤良惡性的判斷具有較高的準確性。 血管方面應用: 可以採用注射造影劑血管成像,也可以通過TOF、PC、TRANCE等方法進行無造影劑血管成像,無骨偽影,圖像清晰,身體各部位血管均可成像,如頭頸部動脈造影、下肢動脈造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