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元件通過ESD後,失效表現主要可以歸結為兩種。一個是高電壓和高電場所造成的器件擊穿帶來的實效。另一個是靜電放電時高電流引起的零件部分或整體過熱燒毀零件。
一、高壓引起的介質擊穿
半導體有多種介質材料,每種都有不同的介電能力,工藝不同,相同材料的厚度不同,電能力也不同。靜電放電發生時,如果靜電脈衝電壓超過介質容量,介質就會被擊穿。當然,這種情況也分輕重的,重的可以直接使零部件無效。
根據半導體零件的結構和工藝,容易發生的主要類型如下:
1、柵氧化物介質擊穿
對於MOS或IGBT等結構,柵氧化層的厚度相對較薄,如果靜電電壓超過自身介質的耐壓,可能會發生靜電擊穿。所以在使用時不要用手直接觸摸IGBT。
2、金屬層間介質擊穿
半導體集成電路為了多層金屬布線,需要在金屬層之間堆積相應的介質層,用於隔離金屬。靜電電壓超過此介質時,會發生介質破裂,需要阻擋的金屬之間短路,導致部件故障。
3、多晶矽介質的擊穿
許多半導體在工藝中使用多晶矽作為柵極鏈路或作為電阻,多晶矽通常採用金屬布線。為了將多晶矽從金屬中分離出來,通常會累積與上述金屬層間介質穿透相似的相應介質層。
4、場介質擊穿
作為元件的被動區域,其上方的場介質層厚度一般較厚,耐壓比其他區域相對較大。但是,如果介質因後期過程中的焊接等而受損,則靜電放電時,此區域發生靜電破壞的可能性會增加,從而使部件無效。
二、大電流引起的裝置損壞
半導體的各結構除了介質不導電外,其他結構在工作中有一定的電流。根據材料或結構的不同,可承受的電流大小也不同,如果靜電電流超過可承受的電流,則可能會因高電流過熱而受損。
1、PN結過熱損傷
半導體的基本結構PN結正向能承受的電流很大,而反轉在PN結擊穿之前只存在很小的反向洩漏電流,反轉擊穿時會出現更大的反向擊穿電流。但是,如果PN結不管是正向還是反向,靜電電流超過PN結的承受能力,則PN結可能會局部過熱,局部失效短路。
2、金屬線燒毀
金屬導線本身的導電性很強,但半導體元件的金屬連接線由於各種要求,部分金屬連接線的電流承受能力不大,當靜電電流超過承受能力時,可能會出現過熱燒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