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媒體需要掌握很多軟體與硬體設備,與我們接觸最多應該數手機,也是使用起來最方便的。手機攝影隨手一拍,配上一段文字,就是一篇文章。可是,為什麼有的人拿手機拍攝的配圖很有意境、人物、樹木、風景、天空、水面等等鏡頭是那麼自然,而我們自己拍出來的配圖效果卻很不理想呢?其實手機攝影最基本情況和攝影最基礎知識,我們還是要認真學習學習,有利於提高我們的創作水平,那我們就從最簡單開始,先認識下參數的基本意思。(曝光值感光度調節、快門速度、HDR)
ISO:感光度 S:快門速度 EV:曝光補償
中端主流機型基本都是800 萬像素,像素也有高的(mate9吧2000萬黑白+1200萬彩色雙攝像頭,萊卡加持,酷騎小胖就是這款)那麼像素越高越好嗎?可以肯定的告訴你,不是。拍照環境會影響拍照質量,光線昏暗與光線充足拍出的效果照區別很大,所以就需要學習感光度、曝光補償使用方法。
白平衡主要目是用來控制相機的色彩還原的。投射光線不同顏色也會隨之改變,在不同光線的環境下拍攝出的照片會有不同的色溫。自動調焦很容易理解,專業的可以手動調焦,對於我們新手還是儘量避免動態變焦,自動調焦方便點。
HDR:
HDR這種模式建議大家拍戶外美景時使用如(夕陽西下、湖光山色、樹木嶺風等),不建議拍攝人物。這個功能很實用價值,相當於後期處理。
以上是手機相機使用最頻繁的幾項參數,建議我們可以拍攝幾張試試效果,先使用手機自動的模式拍攝然後再動手設置各項參數進行拍攝做個效果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