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量計」讓城市像海綿一樣呼吸

2020-12-05 山東仁科

「讓城市像海綿一樣呼吸」最早在2014年由住建部提出。背景:當時幾乎所有傳統的城市都是採用快排模式,雨水落到硬化的地面只能從管道裡排出。強降雨一來就感覺修多少管道都不夠用,許多嚴重缺水的城市就這樣讓70%的雨水白白流失了。因此,建設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城市健康發展的需要。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央提出要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淨化的「海綿城市」,避免城市變成一塊密不透氣啊的「水泥板」。具體措施則是:通過雨量計及其他雨量設備對降雨量進行把控及管理,同時將「海綿城市」理念融入城市建設,不斷增強對環境變化的適應性,打造出更加宜居的城市環境。

建設「海綿城市」計劃提出後,2015年財政部、住建部、水利部共選擇了16座城市進行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現在這十六座城市通過對城市街道的整建,以及雨水合理監測與管控,大部分城市消除了逢雨必澇的痼疾,雨水也能得到有效的儲存,從此讓雨水不再是城市的一種「包袱」。

直到「海綿城市」取得顯著的成果之後的今天,11月5日,視覺5G-XR市長指揮廳在第二十屆中國國際城市建設博覽會精彩亮相。

視覺5G-XR市長指揮廳為響應「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建設要求,由此應運而生。市長指揮大廳基於5G、大數據和XR集群用戶綜合顯示技術打造而成,能夠大量、集中、高效、分層、多人共享接收和顯示5G時代宏大信息流。

博覽會一共講述了六個話題,其中第五個話題主要講述城市降雨的監測與管理。話題中說:在雨季,雨水是個煩惱;在旱季,雨水又是個寶。如果讓城市變成一塊海綿,下雨時吸水,無雨時放水,那麼城市內澇與乾旱缺水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內澇治理有方案之雨量計

為了使降水量具有較高的精確性和比較性,氣象觀測規範中規定:降水量指從天空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態或固態(經融化後)降水,未經蒸發、滲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積聚的深度。降水量以毫米為單位。測定降水量的基本儀器是雨量計

雨量計能夠實時監測降雨量情況,是掌握度汛區域狀態、預警安全事故、輔助抗汛抗洪的必要手段。

內澇治理有方案之雨水口流量計

雨水口流量計是北京建築大學展區的產品,計量雨水流量與監測雨水水質是雨水控制利用的技術基礎。雨水口流量計是排水管網監測系統建設的重要一環,通過它可及時獲知路面是否有積水、排水是否正常、管道是否堵塞等道路情況,對城市排水管網的管理起到積極的作用。雨水口流量計依據流體動力學原理,根據射流衝擊力與流量成正比的規律,測出落入雨水口水流的衝擊力即可換算出雨水口流量。

如何計量小流量雨水是雨水測量的一大技術難題。通過曲線堰下開口窄的設計,小流量堰流流量計在小流量雨水下也可獲得大的水位數據,實現有效計量初期雨水。當雨水流量較大時,小流量堰流流量計開口會迅速變寬,保障順暢排水。

我國的雨洪管理系統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對城市抗洪抗旱有了一定程度的把控能力,但是熟悉這項技術的人才卻有著較大的缺口。目前,亟待解決的是加大城市管理人才培養力度,為海綿城市建設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持。

相關焦點

  • 「雨量計」讓城市像海綿一樣呼吸
    「讓城市像海綿一樣呼吸」最早在2014年由住建部提出。背景:當時幾乎所有傳統的城市都是採用快排模式,雨水落到硬化的地面只能從管道裡排出。強降雨一來就感覺修多少管道都不夠用,許多嚴重缺水的城市就這樣讓70%的雨水白白流失了。因此,建設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城市健康發展的需要。
  • 「稱重式雨量計」在海綿城市的應用!
    AMS1000小型氣象站、15184稱重式雨量計、SMS土壤滲透率測量儀、15235甲級蒸發站、ESM1000土壤微環境監測系統應用於中國城市規劃設計院關於建設海綿城市的項目建立關於氣象監測項目。
  • 「雨量感應器」到底是如何工作的?3條硬核知識
    工作室,「換向閥(閥體)」在左右腔室內造成氣壓變化,從而使得「大活塞」作往復運動,再通過下面的「齒條」和「齒扇」驅動此後的部件(連杆機構、搖臂、雨刮等),後段的結構與工作原理與「電動雨刮器」幾乎一樣。說白了就是『氣閥動,連杆帶,雨刮搖』。此類,「雨刮器」的結構一般用於運營車輛,並不常見。
  • 翻鬥式雨量計的優勢及說明
    降雨在一段時間內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降雨量會增加或減少,不僅直接影響河流、湖泊和河流的水位,更影響作物的生長、成熟、產量和健康,還間接影響城市內澇、山體滑坡、泥石流和山洪等次生災害的發生,這些次生災害關係到人民的衣食住行。 因此,及時監測降雨變化可以為防洪防災提供準確、真實、及時的參考。及時監測降雨變化在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中起著極其明顯的作用。
  • 饑荒科學雨量計詳解
    雨量計 Rainometer 生成代碼 「rainometer」 雨量計預測降水
  • Python 腳本案例:為流域插值雨量計
    本次介紹為流域插值雨量計的Python腳本,演示了一種插值算法,用於根據給定雨量計的時間序列和位置為每個子流域創建雨量計。下圖顯示了時間序列的一個時間步長的插值概念。本例假設:背景圖層雨量計已經添加到了項目中。該圖層包含雨量站的位置。位置信息用於插值計算。圖層包含'RAINGAGE'屬性。
  • 雨量計的發展歷程
    在現代生活中,雨量計作為監測雨水多少的主要工具,在氣象、農業、水利等行業發揮著重要作用,雨量計經過一代又一代的演變發展,才有了現在的外觀和功能,那麼在古代的生產生活中,人們是用什麼方式監測雨量呢?今天小編帶大家詳細了解下雨量計的發展歷程。中國自古以農立國,早在兩千多年前的秦朝就出現上報雨量的制度。
  • 下雨時吸水蓄水,需要時釋放利用 海綿城市會「呼吸」
    □河南日報記者譚勇  7月11日,突如其來的一場大雨,讓濮陽市民張良弼有了新發現,儘管雨下得很大,城市路面卻沒有太多的積水。  「聽說濮陽市是省級海綿城市試點,海綿城市到底是怎麼運行的呢?」張良弼心中充滿好奇。
  • 大雨拷問 海綿城市為何難成吸水海綿?
    從實際效果來看,這些工程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仍抵不過雨量過大的衝擊。  參與過多地海綿城市項目建設的中國中冶海綿城市技術研究院院長周啟國對第一財經表示,水能否順利排出去,要看兩個方面的因素,即地下排水管的排水能力和地表水的匯集能力。現在問題一般出現在後者,地面上阻塞物過多,水流不過去,所以暴雨一旦來得又急又猛的話,排水能力就跟不上。
  • 案例:海綿城市「源頭-過程-末端」在線監測體系構建
    結合雨水徑流的匯集過程、海綿城市考核的實際需求以及其他海綿城市監測的經驗,提出「源頭-過程-末端」的監測體系構建,採樣方式以在線監測為主,補充進行降雨水質和地表水水質的人工採樣與化驗,從而支持青島市海綿城市試點區全過程的運維管理與考核評估,促進海綿城市在青島市其他區域的推廣應用,並為其他海綿城市監測體系構建提供參考。
  • 雨量筒與雨量計相比有何區別?
    15:54:41 來源: 建大仁科 舉報   雨有大有小,有時雨水很集中,引起江河泛濫,城市積水
  • 雨量計的安裝注意事項以及結構圖
    雨量計(rainfall recorder,或量雨計、測雨計)是一種氣象學家和水文學家用來測量一段時間內某地區的降水量的儀器(降雪量的測量則需要使用雪量計)。常見的有虹吸式和翻鬥式兩種。1994年12月18日,中國首臺光學雨量計問世。
  • 海綿城市是怎樣建成的?萍鄉海綿城市創新基地為你揭曉(圖)
    海綿城市是怎樣建成的?安源區委宣傳部供圖 人民網萍鄉10月18日電 (羅娜) 海綿城市是怎樣建成的?10月17日,本網走進坐落在萍鄉市安源區五陂海綿小鎮的全國首個海綿城市創新基地,了解萍鄉海綿城市建設。 「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淨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
  • 翻鬥式雨量計的應用及誤差分析
    隨著雨量計的發展,地面觀測系統逐漸由過去的人工監測為主向自動觀測不斷轉變,地面觀測數據的準確性也隨之不斷提高。雨量計大面積應用,導致觀測數據密度增加,很好地滿足了科學研究以及天氣預報的精細化需求,也大大減輕了觀測人員的勞動強度。
  • 雨量筒與雨量計的比較,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
    雨有大有小,有時雨水很集中,引起江河泛濫,城市積水;有時很小,解決不了旱情。 雨量計又分翻鬥式雨量計和虹吸式雨量計。 翻鬥式雨量計:是可連續記錄降水量隨時間變化和測量累積降水量的有線遙測儀器。分感應器和記錄器兩部分,其間用電纜連接。
  • 翻鬥式雨量計在智慧農業中的應用
    翻鬥式雨量計翻鬥式雨量計是一個可以實時觀測雨量數據數位化的重要雨量觀測儀器,它具有時間準確、自動記錄數據和便於數據採集整編處理等優勢。翻鬥式雨量計的組成翻鬥式雨量計由雨量計殼體、集雨器、漏鬥、翻鬥支撐、翻鬥、軸承螺釘、 出水倉、密封接頭、幹簧管、水平泡、調節支撐板、控制盒、調平裝置、接線端子、腿部 支架、雨量計底座等組成。其中,雨量計底座上安裝有翻鬥軸、圓水平泡、幹簧管支架和 信號輸出端子。
  • 九州晟欣解析雨量計原理、性能
    目前,雨量計的主要類型有翻鬥、虹吸管和超聲波。不同類型的雨量計有不同的原理。  虹吸雨量計  虹吸式雨量計是一種能連續記錄降水和降水時間的儀器,上漏鬥的形狀和尺寸與雨量計相同,當雨水通過漏鬥進入測量筒時,測量缸內的浮子會浮起。隨著水位的上升,自記筆會在自記紙上畫出水位上升曲線,噹噹量汽缸水位達到10毫米時,水通過虹吸管迅速排出,筆尖恢復為零。生態鍾給出了隨時間累積的降水過程。
  • 天圻壓電式雨量計實力碾壓翻鬥式雨量計!
    但其實從2019年開始,我們已經在野外真實環境下開始進行壓電式雨量計與翻鬥式雨量計的數據對比試驗;
  • 雨量計三種常見的誤差有哪幾種?
    雨量計大面積應用,導致觀測數據密度增加,很好的滿足了科學研究以及天氣預報的精細化需求,也大大減輕了觀測人員的勞動強度。目前國內氣象站用於觀測降水量的儀器從人工到自動,主要有人工觀測雨量計,翻鬥式雨量計、虹吸式雨量計、稱重式雨量計等四種。
  • 全面替換機械式雨量計,要快!
    其中有一個例子,它就是雨量。我國應用最廣泛的所謂現代雨量計是如下這種翻鬥式(機械式)雨量計:另外,還有一點,我們通常不太注意的,就是觸發雨量計計數的那鬥水,通常不是實時的降雨,而是不確定時間以前的那些被收集器接住的水。這就導致了如果沒有收集到足夠多的水,雨量計是不觸發的。另外一種情況,大雨下雨量計不斷測報的都是過去的雨水。所以,這使輸出的所謂雨強完全失去了應有的實時性。同時,降雨對地面的侵蝕作用也沒有辦法反應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