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的後雅珺,家住涇縣榔橋鎮舉山村,今年高考,她以602分的優異成績被南京醫科大學錄取,而小姑娘之所以報考醫學院,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以後可以更好的給媽媽治病。》》》閱讀推薦:肥東腦癱女孩如願考入重點大學 卻因家庭貧困拿不出學費
家中貧困 少女努力求學終有回報
由於住家偏僻,小姑娘走出一段田間小路,早早的來迎接記者。初見後雅珺,小姑娘的穿著很樸實,但骨子裡卻透露出一股聰明和機靈勁。聽說記者快到了,雅珺的父母也來到屋後等。
遠遠的,父親後詳義鼻梁上一幅厚厚的眼鏡,就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原來,雅珺的父親是天生的高度近視,而母親又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多年來,父親不僅不能外出打工掙錢,還要為母親的病情奔波操勞。
在後雅珺家,最值錢的家當可能就數一臺後來添置的冰箱了,而父母結婚時置辦的家具,大多已經破敗不堪。為了省錢,小雅珺一件衣服往往一穿就是好多年。
後雅珺的班主任田也男告訴記者,小雅珺幾乎沒什麼要求,三年來在老師的印象中身上就一條黑褲子,還有校服,一年四季都是如此。
在打開自己的衣櫃時,小姑娘顯得很不好意思。整個衣櫃裡,其實並沒有一件像樣的衣服。她告訴記者,自己身上的這件衣服算是最好的了,每年夏天都會拿出來穿,這件衣服穿了有三四年了。但後雅珺說,這個家雖然貧窮,卻很溫暖。
小姑娘一點也不怪父親,覺得父親十幾年如一日,把自己培養到現在上大學,已經很滿足了,感覺父親很偉大。而雅珺這種積極樂觀的精神,更是感染了同班的很多人,為此,一位同學還把雅珺寫進了自己的作文。
不過,和穿著以及家裡越來越破的家具不同的是,後雅珺的學業和成績,卻和這牆上的獎狀一樣,越貼越高。今年,她更是以602分的優異成績考上了南京醫科大學。
母親讀書不多,但她心裡清楚,這張錄取通知書,對自己卻是意義非凡。班主任田也男後來也了解到了,她之所以學醫的原因,還是想給母親治病。而為了獎勵自己,雅珺決定,在去大學之前,今年一定要給自己買兩件新衣服。
鄉間女孩期待飛的更高
確實,雅珺是一個又懂事又孝順的孩子,她還告訴我們的記者,現在家裡的物質生活雖然匱乏,但是她們精神世界卻很滿足,等自己有能力了,她不僅想治好母親的病,她還想通過自己的所學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父親後詳義說,女兒從小學到高中,能一路走來,可以說是社會好心人,學校以及政府一路扶持過來的,自己雖然也沒什麼文化,但是他從小就教育孩子,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涇縣教體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王伯全介紹說,縣裡已經建立了從學前到高中階段扶持制度的覆蓋體系。而後雅珺就屬於建檔立卡的學生。可以給她免學費,然後還可以給她最高助學金,另外還有一些社會團體給她一定的資助。
如今,在大夥的共同幫扶下,後雅珺終於金榜題名,不過,在剛剛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會,一家人又開始發起了愁。後雅珺表示,學費6800塊錢每一年,然後住宿費是1500塊錢一年,小雅珺估計一年的開銷基本都要兩萬元左右了。而這筆錢,對於這樣的家庭來說,可是個不小的數目。
後詳義說,田裡一年大概能掙個7,800塊錢,還要幫別人家種。後雅珺擔心道,父親還要勞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但是父親的身體漸漸的不如以前了,自己也蠻擔心他的身體的。但是父親有自己的想法,他說也不能全靠的人家幫助嘛,還是要儘量自己多做點事。
和父親想的一樣,後雅珺也覺得,自己的事情不能全靠別人幫忙,到了大學以後,她自己還要去勤工儉學。後詳義告訴記者,其實自己想貸點助學貸款,你們再幫扶一點,然後家裡再湊一點,儘量可以少給她點壓力。
再過一些天,雅珺就要去報到上學了,但她現在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高度近視的父親。兒行千裡母擔憂,說到即將出遠門的女兒,母親最後還是沒能忍住自己的淚水。
但如今,在這片大山深處,這片平凡的世界裡,後雅珺就是那個註定的「不平凡」,她終究要走出大山,展翅高飛。
後雅珺說「在家庭方面我希望母親的病情能比較穩定,父親能多照顧自己一點,不要老是那麼拼命的幹。最初我想學醫是因為母親的病情,後來就覺得進入到南京醫科大學醫學影像專業,可以說是離白大褂更近了一步,我也是非常喜歡這個專業,未來我會更加努力的,加油。」》》》閱讀推薦:曾被醫生下了病危通知書 蚌埠白血病男孩歷經磨難考上大學
安徽經視記者程繼後 植傳皓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