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火星的大氣層很稀薄,其大氣密度大約只有地球大氣層的1%,但是也能掀起火星表面的沙塵暴。相信很多愛好者還記得一個著名的火星車「機遇號」,這是一輛太陽能動力車,自2004年1月到達火星到結束使命,「機遇號」火星車就在火星表面正常運行了15年。在2018年6月,火星上出現了遮天蔽日的沙塵暴,最後導致「機遇號」火星車被失去了聯繫。由於這一場沙塵暴幾乎卷席了整個火星,所以「機遇號」可能已經被這些沙塵暴埋沒了。再加上「機遇號」依靠太陽能才能維持運行,在出現沙塵暴以後,「機遇號」就陷入了絕境。最終在2019年2月13日這一天,NASA宣布結束「機遇號」探測器的使命。
機遇號最後一張照片
其實,早在2018年5月機遇號探測器就已經發現在其附近數百公裡的地方有沙塵暴在醞釀中,科學家從探測器傳回的數據也發現了這一點。在這一次沙塵暴來臨之際,科學家讓機遇號探測器環視了四周,在29天時間內拍攝到354張單獨的畫面,剛剛好把周圍的全境拍攝了下來。科學家將機遇號傳回的這一系列照片進行拼接,得到了一張火星全景圖。
這是機遇號的最後一張圖片了,因為沙塵暴來臨之際,天空已經變得灰濛濛,掀起的沙塵慢慢覆蓋了探測器的太陽能電池板,導致探測器獲得的電能越來越少了。由於沙塵暴影響範圍很大,機遇號的活動能力有限,顯然沒法逃離,最後的結果正如前文所說的那樣,失去了聯繫。
NASA又公布火星的照片
NASA這一次公布的火星照片並不是好奇號這些火星車在火星表面拍攝到的,而是在數百公裡高軌道飛行的火星勘測軌道器(MRO)拍攝到的,所以能夠從俯視的角度帶領我們去看看火星的景象。而這一次所公布的照片就是火星表面塵土飛揚的畫面,即沙塵暴的畫面。當然,這一次的沙塵暴並不像2018年機遇號所遭遇到的沙塵暴那麼嚴重。
從分享出來的畫面中,我們看到的火星表面有一些「黑不溜秋」的痕跡,在火星表面沙丘上特別顯眼,這樣的景象像一副「水墨畫」?還是像「素描」?其實,這不是我們第一次發現火星的沙塵暴,早在2012年NASA的火星探測器就曾經發現了火星表面出現了一個高大20公裡的旋風,也一樣在火星表面留下了類似的痕跡,就像火星表面被「怪物」的爪子抓過一樣,輪廓清晰。真的好奇妙。
新的探測器在路上
雖然火星有沙塵暴,但是我們人類對火星的探索熱情絲毫不減,反倒是越來越多的國家參與到火星的探索中,今年就有3個火星探測器開啟了火星之旅,其中最先發射升空的是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緊隨其後的是我們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最後發射的是NASA的毅力號探測器。
現在這些探測器已經在太空中飛行了近4個月,離火星也越來越近了。阿聯的科學報告指出,其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將於2021年2月9日到達火星,在到達火星後,探測器會在1000公裡至49000公裡高的軌道環繞火星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