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紀錄片是硬科幻,豆瓣評分 9.0!我只想知道什麼時候第二季
《火星時代 第一季》這不是紀錄片,這是硬科幻。天文和生物都可以使人感到謙卑,銀河系內有幾十億個星系,人體內有幾十億個基因,生命之於宇宙的短暫,基因之於生命的生生不息,都讓我開始敬畏頭頂上每一點閃爍的光,腳底下每一個前行的生靈。太空浩瀚,歲月悠長,我很高興能和一批夢想家們處於同一個時代。
4星分別給Elon的出鏡, 與SpaceX ITS同步的解說, 找到冰層的震撼一幕, 紀錄片與科幻片的虛實手法. 減星的地方: 一組移民火星的太空人的指揮官怎麼會是全程苦大仇深; 一個享有盛名並自願參與火星任務的植物學家, 會理智崩潰到置全員生命安全於不顧.
正片的6集基本上都討論了很多,番外的製作篇的手法也類似。 而Before Mars作為雙胞胎姐妹為主角的前傳,則更像是劇情短片或者微電影了。情節坦白說並沒有出人意料之處。不過正是這種讓人覺得,「很好,正是我所希望的」,的感覺讓人充滿鼓勵與安慰。 正片中雙胞胎姐妹堅忍的性格和眼神留下深刻的影響,並且當她們遇到困難時對從小懷揣的夢想的堅持,也令人動容。而在前傳中,則會對所有懷揣夢想的人充滿了鼓勵。 片中睿智的老人的悉心引導讓受到排擠的孩子能夠維護自己瀕臨凋亡的夢想與愛好,而與熱情的航天員的對話更像是與未來的自己暖心的溝通與撫慰。
談談感受。 本片採用類似於作文的補序手法,雙線分別講述2016和203X。讓觀眾了解的很清楚, 不會看不懂。雖然是科幻紀錄片,但是非常可信,裡邊的科技很多都是可以達到的,除了人類還未登錄火星這件事。 影片很專業的點出了登錄火星和火星生活的幾大困難,距離問題 要飛兩百多天才能到,長時間遠離地球成員的心理問題,無法即使通訊問題 通訊延時十多分鐘,資源可持續問題和能源問題,火星塵暴帶來的問題以及許多你想不到的突發情況。每一個問題都需要費盡心力去解決,甚至無法解決,只能緩解。其中很容易被忽視但是相當關鍵的一個就是心理問題。火星時代裡火星基地的西區就是因為一個成員心理出現問題產生幻覺最後擅自打開艙門後因為氣壓差被毀的 並且造成七人死亡,最後一度導致地球方面想要中止火星計劃。包括我之前看的三體,也是很大篇幅的寫到了心理問題。當一個人成年累月的遠離地球幾百萬公裡,面對無盡的黑暗,巨大的孤獨,無法排解的痛苦,這個人的心理會被激化到什麼程度是無法給出預測的,每一位航天員都會經受這樣的時刻,他們的內心有著怎樣複雜的鬥爭和煎熬是我們很難想像的,因此,你不得不敬佩他們——那些探索太空的先驅者。
很難去評判誰對誰錯,很難去平衡探索與安全。歷史上,所有的探險都是要付出犧牲的,登頂珠峰,踏上南極,再到探索太空,失敗與犧牲始終如影隨形。 甘迺迪在登月演講上說,我們選擇登月,不是因為它們容易,而是因為它們很難實現。探索從來不會是萬無一失的,所有人都知道它有風險,可是我們還是邁出了那一步。為什麼?就像有人要問為什麼要登上珠峰,因為它就在那裡。為什麼要去不停探索?因為我們是人類。
該劇描述2032年人類殖民火星的歷程。其中故事片部分將展示未來人類第一次徵服火星的場面,紀錄片部分則採訪現代科學家和發明家,模式和2012年的太空紀錄片《撤離地球》(Evacuate Earth)類似。有媒體將該劇比作《星際穿越》(Interstellar)與《宇宙》的結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