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攝像機之一
企鵝攝像機之二
詹姆斯·邦德和「企鵝間諜」有很多相同點:他們都穿禮服,都潛入岌岌可危的地方,竊取第一手情報。
2月11日,英國廣播公司(BBC)推出了最新的野生動物系列——3集紀錄片《企鵝間諜》(Penguins - Spy in the Huddle),節目播出後立即引起了觀眾的熱捧,有觀眾直呼:「動物賣萌也就算了,連攝像機都開始賣萌了!」原來為拍攝這部紀錄片,劇組製作了17臺機器企鵝,並在它們身上安裝了50種不同的「眼睛」(鏡頭),然後將這些「企鵝間諜」放入野生的企鵝群落中。因為有了「企鵝間諜」,製作單位有史以來以最近距離揭示了自然界最稱職的父母——在南極洲長途跋涉的帝企鵝團隊,在秘魯阿塔卡馬沙漠的跳巖企鵝和洪堡特企鵝家族的秘密生活。
企鵝間諜遭遇瘋狂求愛
世界上總共18種企鵝,在南半球,南極與亞南極地區約有8種,其中在南極大陸海岸繁殖的有2種。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在炎熱的非洲大陸南非開普敦也有企鵝。企鵝機器間諜的生產商根據不同企鵝棲息地的不同,從冰雪之地到炎熱的沙漠,開創性研發製作了17種生態模擬機器企鵝,並安放了50種不同的眼睛(鏡頭)在機器企鵝身上。企鵝家族並不知道,這些「雪塊間諜」、「巖石間諜」、「鳥間諜」全部都由人來操控。
在片中,當跳巖企鵝在奮力向崖頂衝鋒時,還時不時地回頭看看那個追著它跑的「巖石間諜」,更有趣的是,當跳巖企鵝被海浪卷回大海,重新出發向崖頂衝鋒時,竟然跳上「巖石間諜」頭頂,搭上了順風車。在造型各異的模擬機器中,最引人注目的當然是逼真的模擬企鵝機器人,每隻假鳥的眼睛都安裝了相機,這些間諜做到了以假亂真,以至於一隻跳巖企鵝間諜遭到一隻公跳巖企鵝瘋狂求愛,後來幸虧母跳巖企鵝及時趕到,才阻止了這場尷尬的「婚外戀」。
每隻企鵝間諜都有仿真的皮毛,蓬鬆的皮毛既能作為一個攝像機偽裝,也能保持相機的溫度,使相機正常啟動不至於凍結。企鵝間諜的特點是,擁有20個陀螺和加速度傳感器,可以慢慢走在具有挑戰性的地形,而它也有「喜怒哀樂」,可以扭轉頭部,轉動眼睛、拍動翅膀、坐著、趴著,甚至在冰面上用肚皮滑行,如果它不小心跌倒了,還可以自力更生地爬起來。生產商說,「我們這些模擬機器企鵝實在是太像了,企鵝們很快就接受了它們,把它們視為自己的同類或者殖民地的一部分。」
製作團隊還使用一個遙控水下企鵝攝像頭,拍到企鵝們在水下300英尺海中嬉戲的情景,以及它們被海豹追趕逃命的生死一刻。節目組還拍攝到了警惕性最高的跳巖企鵝向生殖地奮勇攀登的過程,以及它們在棲息地築巢的有趣過程。
在所有間諜中,身材圓潤、體形最小的「蛋間諜」(Eggcam)是片中最萌的「間諜」。它們在必要時刻由母企鵝間諜「生出」,因為它們可以滾來滾去,所以行動性更為靈活,可以隨時監視著企鵝們的築巢情況,更拍攝到了企鵝們滑稽的近鏡頭特寫。在企鵝聚居地,一種掠奪性的飛鳥誤認蛋藏攝像頭是企鵝蛋,嘴叼爪抓都不爛,乾脆把蛋藏攝像頭抓起來飛上空中往下摔。被鳥兒不斷地移動,無形中「蛋間諜」又成為一個全景觀察企鵝群的高空間諜。
企鵝家庭愛的秘密
2005年上映的法國紀錄片《帝企鵝日記》被稱為一部被太多人忽視的真實情感的真實電影,它講述了處於南極洲的帝企鵝每年為了生存和繁衍而進行的艱苦旅程。很顯然《企鵝間諜》汲取了《帝企鵝日記》中對野生動物人性化的描寫刻畫,以企鵝的視角,細膩描述了企鵝的情感世界。
節目組拍攝了超過1000小時的素材,在南極氣溫低達零下40攝氏度拍攝超過300天。片中有一個片段,鏡頭跟隨帝企鵝跨越冰雪,帝企鵝排成長長一隊,一個挨著一個,它們依靠敏銳的感覺跟隨著頭領,但有一名落後者失誤掉進斷層,等它爬上來,發現大部隊已經遠去,落後者向天空呼喊,並沒有同伴回答,於是它只好獨自前行,在最後一刻,暴風雪來臨,體力透支虛弱的落後者終於看到了前方蜷縮在一起取暖的團隊,它立刻抖擻精神擠進了團隊。
片中企鵝的故事讓觀眾驚訝:企鵝的情感世界居然與我們人類一樣。從執著堅強的精神、與伴侶之間的喜悅悲痛到分享育兒經驗,這些可愛的動物顯示出非凡的情感和理解力。製作人約翰·唐納說:「我們在35年的拍攝野生動物電影生涯中,還從未如此接近任何主題這麼長時間!」他說,「企鵝撫養他們的孩子有著最非凡的艱辛,但它們的愛卻超出了一切自然界的艱難險阻,其中有太多的細節,你會看到這些大自然最忠實的家長在本能地、又充滿情感地保護它們的下一代。」
毫無疑問,這些精緻感人的畫面要感謝這些企鵝間諜的相助,它們幫助記錄人員在企鵝的棲息地中,在不打擾其正常生活的同時進行隱秘拍攝,也為觀眾展現了世界上最憨態可掬的動物——企鵝的真實情感世界。據約翰·唐納透露,節目組也首次拍攝到一名帝企鵝媽媽產下下寶貝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