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收治了一位特殊患者,他所患的病在全世界僅有3000多例。而且醫囑也不同尋常,不能亂喝水,他究竟得了什麼病呢?
小夥癱坐路邊路人報警送醫這個月7號,患者小林被熱心路人送到深圳第三人民醫院,被發現時他癱坐在路邊,而且大小便失禁。
當時,小林的體溫高達39.7℃,這一定不是簡單的發熱:胸部CT提示小林的雙肺有感染,更奇怪的是小林出現下肢疼痛的情況,只要輕輕觸碰都會感覺到劇烈的疼痛。
患者病歷單醫生追「兇」究竟誰是「兇手」經過會診,醫生們首先懷疑是腦部疾病導致,從表面症狀和輔助診斷判斷,比較像結核性腦炎或是化膿性腦炎。
然而,穿刺化驗結果,都是陰性。那麼,導致小林發病的真兇究竟是什麼呢?
嗜酸粒細胞非常高
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線索
讓醫生們注意到寄生蟲方向
「兇手」浮出水面小夥常喝生水致病經過兩輪檢查,在小林的腦脊液裡檢查出了一種叫「廣州管圓寄生蟲的」的基因序列,序列數高達上萬。
廣州管源圓寄生蟲這是一種十分罕見的寄生蟲疾病
據文獻顯示
目前全世界已報告
廣州管圓線蟲病病例僅有3000多例
「真兇」終於浮出了水面
廣州管圓線蟲病廣州管圓線蟲是1933年由陳心陶首次在廣州黑家鼠及褐家鼠體內發現,並命名為廣州肺線蟲,1946年由Dougherty最後命名為廣州管圓線蟲。
這種寄生蟲主要侵犯人體中樞神經系統,表現為嗜酸粒細胞增多性腦膜炎或腦膜腦炎、脊髓炎等,也可損害肺、眼和鼻,嚴重者可使人致死或致殘。
那麼,小林到底是怎麼感染上
如此罕見的寄生蟲疾病呢?
小林說,他從小到大有一個習慣
喝生水
無論是井水
河水還是自來水
他都不會將水煮沸
而是直接喝
找到「兇手」,經過對症治療,目前小林的症狀有所減輕,嗜酸粒細胞值基本降到了正常值,正在等待療程後的複查。
這3大途徑最容易感染上它
廣州管圓線蟲的終宿主是老鼠
中間宿主包括褐雲瑪瑙螺
福壽螺、蛞蝓(即:鼻涕蟲)等
而人類是廣州管圓線蟲的非正常宿主
人可通過以下途徑感染廣州管圓線蟲
1.生食或半生食被感染的螺肉
2.傷口、黏膜與被感染的螺密切接觸
3.被感染的螺汙染的蔬果、生水
如果不小心吃了未煮熟的藏有廣州管圓線蟲幼蟲的螺肉,或飲用了被廣州管圓線蟲幼蟲汙染的生水,幼蟲就可以侵入人體,並由小腸進入血液,隨後到達身體的各個部位,如肺、腦、肝、脾、腎等組織,引起相應的損害。出現胸痛、腹痛、腰背痛、肢體痛、皮膚痛覺過敏等,還有發熱、噁心、嘔吐、脖子硬、嗜睡、肢體癱瘓等症狀。
怎麼才能避免感染寄生蟲?
注意個人衛生
勤剪指甲、勤洗澡、衣服被單勤換洗,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不玩青蛙、蝌蚪、蝸牛等「野生小寵物」。
注意飲食衛生
1. 不吃生的或未經徹底煮熟的肉類(魚、蝦、蟹、螺)或水生植物(荸薺、茭白、菱角等);
2. 改變吃醉蝦、滷河蟹、涼拌河蟹、醃蟹、醉蟹、喇蛄醬、喇蛄豆腐、生魚片、魚生粥、吞蛇膽、飲蛇(鱉)血、燒烤和涮鍋等不良飲食習慣;
3.不喝生水,不吃生的蔬菜和不潔的瓜果;
4.生熟器皿、刀具、砧板分開;
5.不用盛過生鮮品的器皿盛放其它直接入口食品;
6.加工過鮮品的刀具及砧板必須清洗消毒後方可再使用;
你還敢喝生水嗎?
延伸閱讀:經常喝生水 女子大腦長蟲因小時候飲用生水,19歲廣西女子小潘不幸感染了寄生蟲,由於蟲子長期「蝸居」大腦中央區,導致她頻繁抽搐。廣州醫生通過手術在其顱內取出一條長達8cm的裂頭蚴。
據介紹,2018年7月,小潘曾因為癲癇頻發到廣州就診。經過核磁共振檢查,醫生初步診斷小潘很可能是感染了裂頭蚴,但不幸的是,蟲子「蝸居」在大腦中央區,手術風險巨大,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小潘對側肢體癱瘓,小潘因此決定繼續保守治療。廣東三九腦科醫院神經外八科主任郭強建議,可以先把蟲子「寄養」在顱內,定期複查,觀察蟲子的活動軌跡,等蟲子偏離中央區時,再將它精準擒住。
2019年9月初,飽受抽搐折磨的小潘再一次找到了郭強。通過影像檢查,郭強發現患者左側額顳頂葉、胼胝體有廣泛的異常信號,左側頂葉肉芽腫的範圍較之前有所增大,位置也改變了,「蟲子的活動軌跡基本明確了,不過我們還是決定把蟲子再『養』一周,等待抓蟲的最佳時機」。
由於定位準確,手術時,一掀開肉芽組織,郭強很快就看到了一條乳白色的、有完整頭節的蟲子在蠕動。手術時,蟲子正好處於腦部功能區附近,如果手術稍有偏差,損傷到腦部功能區,患者可能出現偏癱、感覺障礙等後遺症。郭強決定,抓蟲的同時實施「術中喚醒術」,即在手術的過程中把患者叫醒,配合醫生的指令做運動。與此同時,一場激烈的「抓捕行動」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一條長達8cm的活蟲被郭強順利「擒住」,「蟲窩」也被一併「端走」。
小潘透露,她小時候家住在農村,經常飲用生水,這可能是她感染寄生蟲的原因。郭強強調,只要飲用過生水、食用未煮熟的蛇肉、青蛙等,都有感染寄生蟲的風險。
日本女子吃生魚片後喉嚨痛,扁桃體中取出活蠕蟲據英國《衛報》7月14日報導,《美國熱帶醫學與衛生雜誌》日前披露了一個研究案例:日本東京一名女子嗓子不舒服,去醫院檢查後發現一個扁桃體裡有一條還活著的蠕蟲。
據報導,這名25歲的女患者來到日本東京的聖路加國際醫院就醫,稱自己的喉嚨不舒服並有刺痛感。醫生通過手術,用從她的左側扁桃體中取出了一條長38毫米、寬1毫米的黑色蠕蟲。手術後,這名患者的症狀迅速消失。
這條蠕蟲取出時仍是活著的。經辨認,這是一種蛔蟲,能夠藏身在生魚片或生肉裡。而這名女患者證實,在手術前5天,她吃過多種生魚片。醫生們表示,這條蠕蟲是第四階段幼蟲,在生魚片中時還是第三階段幼蟲,正是它引發了女患者的咽喉疼痛。
《美國熱帶醫學與衛生雜誌》刊登的報告還指出,由於壽司和生魚片越來越受歡迎,類似的病例數量「在全球範圍內顯著增加」,都是由於食用了生肉或未做熟的肉引起的。兩年前,一名34歲的日本男子在吃了生魚片後感染了蛔蟲,取出蛔蟲後他就完全康復了。
(原標題:全球僅3000多例!小夥腦中布滿蟲子,竟因平常這個習慣……)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深廣電第一現場 環球網 廣州日報流程編輯:TF021【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