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來聊聊阿萊斯特的故事。這次我們主要講講阿萊斯特的幾隻召喚獸。
召喚獸 雷電 這隻怪獸捏他了最終幻想系列裡的雷電。是FF6中奧丁強化後的樣子。技能為「真 斬鐵劍(真斬鉄剣/True Edge)」,即死率要比奧丁高。名字來源為日本神話中的雷神。
雷電的召喚魔法「真·斬鐵剣」是附帶即死效果的風屬性魔法。「召喚獸 雷電」也因此被設定為風屬性。背上可以看到「召喚師 阿萊斯特」的法杖。
召喚獸 科庫託斯 「コキュートス(Cocytus,悲嘆河)」是希臘神話中的冥河之一。由於受到同為第九期系列超重武者系列的影響,也有人以為這隻怪獸是守備狀態下以守備力當作攻擊力來攻擊。然而它只是個絕對防禦將軍而已。胸前可以看到「召喚師 阿萊斯特」的法杖。
召喚獸 普爾加託裡奧「プルガトリオ(Purgatorium,煉獄)」是天主教中死者進行反省的地方。煉獄purgatory一詞來自拉丁文動詞purgare,有精煉之意。在基督教會的傳統中,煉獄是指人死後精煉的過程,是將人身上的罪汙加以淨化,是一種人經過死亡而達到圓滿的境界(天堂)過程中被淨煉的體驗。在非基督宗教中,也用了許多擬人化的說法來表達煉獄的思想,如輪迴或靈魂在陰府中的情況等。這個名字中也捏他了「trio(三人組)」,所以卡圖中畫了三個惡魔。中間那人的胸口,後面的巨魔的右臂以及前方的小惡魔的頭部分別可以看到「召喚師 阿萊斯特」的法杖。
召喚獸 墨瓦臘泥加 「Magallanica」是15世紀至18世紀時,歐洲地圖上出現的假想大陸。據傳被譯成「墨瓦臘泥加」這麼古怪的漢字是利瑪竇的傑作。墨瓦臘泥加是《山海輿地圖》1584年由利瑪竇製作並印行,介紹天下有五大洲:亞細亞,歐羅巴,利未亞,亞墨利加,墨瓦臘泥加.未知的南方大陸(拉丁語:Terra Australis Incognita)是15世紀至18世紀時,歐洲地圖上出現的假想大陸。別名墨瓦臘泥加(拉丁語:Magallanica / Magellanica, 斐迪南·麥哲倫的國)。 未知的南方大陸這個想法最初是由亞裡斯多德提出來的,這個觀念後來由託勒密進一步擴展,他並相信印度洋就位在南方大陸的附近,因為這項才能與北半球的大陸達成平衡。「召喚獸 墨瓦臘泥加」和「No.6 先史遺產 大西洲巨人」的名字都源於現今不存在的大陸,而且兩者的造型都是扛著大陸的巨人,或許K婊想表達一種「這些大陸並非虛構,它們只是移動到了別處所以看似消失了」的理念。左腕上可以看到「召喚師 阿萊斯特」的法杖。
召喚獸 梅爾卡巴「メルカバー(Merkabah)」在希伯來語中意為「神的戰車」。這個詞譯作「梅爾卡巴」的場合則指六芒星。作為馬車的那個怪獸的額頭上可以看到「召喚師 阿萊斯特」的法杖。2018年4月1日變為了限制卡。
暴走召喚師 阿萊斯特 從卡名中的暴走一詞以及卡圖上的紅光來看,這張卡和同系列的「暴走魔法陣」有所關聯。結合效果來看,阿萊斯特的身體因為反覆召喚召喚獸而產生了異變。召喚獸系列始於SPFE(2016年)。雖然素材要求寬鬆,但效果卻是實打實的支援本家。
召喚獸 卡利古拉 取自「カリギュラ效果(卡利古拉效應)」。卡利古拉本身是取自蓋烏斯·凱撒·奧古斯都·日耳曼尼庫斯(羅馬帝國第三任皇帝)的童年外號,意為「小軍靴」,源於他兒時隨其父屯駐日爾曼前線時士兵為他穿上的小軍靴。但這個卡名裡指的應該是「卡利古拉效應」。上世紀80年代講述卡利古拉的故事的電影《暴帝卡利古拉(羅馬帝國豔情史)》在部分地區被禁止上映,但這反而激起了群眾的好奇心,被稱為卡利古拉效應。卡利古拉效應說白就是,越不讓做,就越想做。就如同「召喚獸 卡利古拉」的效果,表面上是限制對手行動,但有可能會令對手更加想發動效果和作出攻擊。背上可以看到「召喚師 阿萊斯特」的法杖。然而從這隻怪獸的衣著、屬性、攻擊力守備力來看,它很有可能直接就是「召喚師 阿萊斯特」自己變的。
召喚獸 埃律西昂「エリュシオン(Elysium,至福樂土/極樂淨土)」是希臘神話中的死後世界,有別於冥府(Hades)。越過數百億道光,穿越過數千億個黑暗之後,所終於抵達的世界,遠在悲嘆河的上遊和遺忘河的彼岸。有一片遼闊的原野,那裡是死後只有被神選中的人才能去的樂園,這裡沒有痛苦與飢餓以及戰爭和悲傷,能令人從一切煩惱中解放出的世界,那裡就是極樂淨土。卡圖可以看出這隻怪獸異常巨型。(結合了前面的召喚獸們的特徵與性質),結合召喚條件來猜測,有可能是暴走為卡利古拉的阿萊斯特將他自己與其他的召喚獸融合而成。
那麼有關阿萊斯特的介紹暫時就告一段落啦,祝大家元旦快樂,咱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