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我國將嫦娥五號送上了月球,並且採集了共計1731克月球土樣後順利返航, 完成了我國航天事業的「五個首次」,標誌著我國的航天技術又更進了一步。同時,人們對於探月的關注度也空前高漲。
嫦娥五號之所以得名為「嫦娥」,是源自於我們熟知的「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自后羿射日為民除害之後,西王母就獎賞了后羿一顆不死仙藥。但這顆藥卻被邪惡的逄蒙盯上了,趁后羿不在時,逄蒙就闖入了后羿的家,欲圖偷走仙藥。
嫦娥為了不讓仙藥落入逄蒙這等小人之手,無奈之下只好自己將仙藥服下,以拯救天下蒼生。結果吃下仙藥的嫦娥就飛升成仙,住到了月亮上去,從此與桂樹和玉兔相伴。
這個故事道出了古人對月亮的思考,也紮根在了中華民族的魂上,成為了華夏子弟心心念念的「登月夢」。可惜因為清朝的封建腐朽和閉關鎖國,我們的登月夢被美國搶先了一部,在1969年時,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率先登上了月球,還說出了那句經典的話:
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讓我們回到1969年那個時間。早在1962年的時候,美國就開啟了雙子星計劃,阿姆斯特朗就是計劃中的太空人之一,並且先後幾次登上過太空,積累了飛船的實際操作經驗,因此在後來的阿波羅計劃中,阿姆斯特朗才得以成為1967年登月太空人候選人之一,並且成為後來登月的阿波羅11號的指令長。
1969年7月16日,阿姆斯特朗所在的阿波羅11號終於點火起飛,並且在7月20日晚上8點成功在月球登陸,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之後,阿姆斯特朗打開了艙門,在7月21日凌晨2點56分,正式將人類的腳印印在了月球的土壤之上,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踏足月球的人。
而後,他們在月球上插上了美國的星條旗,表示身為美國太空人的他們到達了月球。當時這一段還受到了無數的質疑,因為在月球上並沒有大氣,自然也不可能產生風,但在插在月球之上的美國國旗卻出現了「隨風飄揚」的運動感,讓人對阿波羅登月的真實性產生了質疑。
但後來這些質疑的聲音也得到了回應。原來在太空中是失重的狀態,為了不讓旗幟隨便亂飄,他們使用了一根鐵絲來收攏旗幟,而且在鐵絲展開之後還能支撐國旗保持舒展的狀態。
可他們把星條旗拿出來之後,卻沒有充分打開鐵絲,導致星條旗出現了波浪狀的彎曲,加上月球沒有風,重力也比地球小得多,他們在插旗的時候又很用力,導致鐵絲不斷晃動,這才帶動了旗幟運動,看起來就像是「隨風飄揚」一樣。
總之,阿姆斯特朗一行人將旗幟插上之後,就開始了對月球的考察任務,完成任務之後就立即返航了。而今,距離那面旗幟已經被插在月球上已經過去了51年,現在那面旗幟怎麼樣了呢?
這51年來,人類航天技術已經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發展,對月球的觀測直接通過各種衛星即可得知月球地表的情況,其中也包括了阿姆斯特朗當年留下的腳印和插上的國旗。
那個腳印到如今依然還保存完好,畢竟月球沒有大氣,也沒有劇烈的地質活動,因此那枚腳印直至現在還沒有遭到一絲一毫的破壞。反倒是星條旗因為承受著月球白天黑夜300度的溫差,加上各種宇宙射線的不斷照射侵蝕,雖然依然屹立在月球土壤之上,但是顏色已經慢慢褪去,即將變成一片雪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