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們專程前往蘇州,拜訪樓氏電子在蘇州的工廠,同時這裡也是全球最大的麥克風生產基地,為大家來探訪累計出貨120億個麥克風背後的故事。
樓氏電子在麥克風產品方面於蘇州和馬來西亞均設有工廠,蘇州工廠佔集團總生產的60%以上。
蘇州工廠目前除了矽麥克風的生產之外,也負責做高端陶瓷電容器的生產,主要應用於航空航天,通訊和醫療等領域。樓氏的動鐵單元和助聽器元器件則主要分布在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的工廠生產。
樓氏蘇州工廠在1996年落地蘇州工業園區,於2004年開始生產矽麥克風,2015年樓氏電子搬入了蘇州相城經濟開發區進行規模升級,佔地約80畝,隨著產量及銷量的逐步上升,蘇州工廠已經成為樓氏電子麥克風最主要的生產場地。
當走進樓氏電子麥克風生產車間內部的時候,我們發現了2件很特別的事情:
1、車間內工作的人員僅有300人左右。
2、整個麥克風車間佔地僅佔樓氏蘇州基地總面積的1/3。
不禁讓人驚訝於幾百人的車間是如何承載樓氏全球大部分客戶的需求呢?於是我們帶著這2個疑問走進樓氏蘇州工廠的內部,並有幸與樓氏電子中國區消費電子事業部產品管理副總裁兼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陸文杰先生進行深度溝通交流,來一起解開疑問。
樓氏電子麥克風生產線的技術與產能
樓氏電子蘇州工廠擁有業內非常完備的MEMS處理工藝。
採用全自動化半導體封裝線。
執行業內最嚴格的麥克風測試系統。
可以提供從矽麥克風應用分析,產品設計,工藝開發,封裝測試到終端產品技術支持的完整解決方案,為不同領域的客戶提供及時,高效的聲學體驗。
樓氏電子的歷史要追溯到十九世紀四十年代
人們剛剛從二戰的陰影中走出來,但是很多退伍歸家的老兵,卻因為長時間炮火的轟炸,聽力嚴重受損,甚至雙耳失聰,而當年助聽器的喇叭都非常大,佩戴不方便、重量很重。
基於此,樓氏電子的創始人Hugo Knowles發明了助聽器,為後來廣大失聰人士帶來了巨大的福祉。
因助聽器採用體積小,高靈敏度的動鐵單元,導致其具有體積小,方便佩戴等優點,受到了退伍老兵的熱烈反響,也是從此時,動鐵單元便成為了聽力輔助設備的最佳選擇。
Hugo Knowles 1946年在美國伊利諾州的艾塔斯卡 (Itasca),成立了Knowles樓氏電子。
樓氏發展至今,如何定位,如何協同布局
此建立後,樓氏電子又先後與許多領域進行合作。
自1946年以來,樓氏集團不斷推出多種微聲、機電以及其他相關領域的技術平臺,以幫助客戶開拓業務潛能,並在聲學研究上擁有自己獨特的技術優勢,一直是助聽器市場上最大的零部件供應商。
同時樓氏也將其獨特的技術應用到電子消費品市場(如手機、PDA、PC及筆記本電腦),可以提供麥克風部件,揚聲器,也可以提供產品(如耳機、USD接口音頻適配器),公司在美國、英國、丹麥,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中國、中國臺灣、日本,韓國等設有工廠,分公司及行銷中心。
率先布局智能麥克風,引領市場發展
除了傳統的麥克風之外,樓氏電子持續創新,針對目前市場發展非常快速的智能耳機、智能音箱等諸多便攜產品,樓氏專為這些產品提供了非常低功耗的智能語音解決方案。
樓氏的智能麥克風是一顆集麥克風與DSP一體的產品,具有業內領先的低功耗表現。通過智能麥克風,廠商可以通過這個平臺介入其他連接方式、例如亞馬遜、Google的智能語音服務。
此外, 2019年6月12日,樓氏和Amazon一起宣布了第一個hand-free的藍牙語音開發套件。
AISonic智能麥克風耳機開發套件是全球第一個被亞馬遜AVS認證的參考設計,完全符合AMA規範,可以幫助OEM/ODM快速開發產品推向市場,為消費者提供完全Hand-free的語音交互體驗。
總結
2018年樓氏電子全球業績56億人民幣,較去年增長11%,截至目前,樓氏電子麥克風已經累計出貨120億顆,這一數據還在逐年上升。
作為業界領先的高性能音頻解決方案提供商, 樓氏在提供更好的音頻質量, 並使消費者能夠更好地控制語音技術的同時,也為市場注入了新一輪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