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集協」啟動KTV曲庫正版使用「第一槍」
《十年》《聽海》《泡沫》……
銀樂迪國語歌曲排行上的《十年》和《泡沫》
純K排行榜上張惠妹的《聽海》替換成了張學友版
「十年之前,我不認識你,你不屬於我,我們還是一樣,陪在一個陌生人左右……」陳奕迅的《十年》是不少「麥霸」在KTV的拿手曲目。而現在,可能再也不能和一眾好友在KTV唱這首歌了。
日前,中國「音集協」發出公告,要求KTV終端生產管理商和卡拉OK經營者在今年10月31前,刪除或者不向消費者提供6609部音樂電視作品,其中就包括了陳奕迅的《十年》《K歌之王》《明年今日》、張惠妹的《聽海》《我可以抱你嗎》、鄧紫棋的《泡沫》、信樂團的《死了都要愛》、容祖兒《揮著翅膀的女孩》等熱門金曲。
這些被點名的歌曲,真的在KTV銷聲匿跡了嗎?杭州市民們的「拿手歌」還能唱嗎?
張惠妹《聽海》變成張學友版
杭州不少KTV都已著手下架點名歌曲
記者走訪了純K、好樂迪、銀樂迪、金曲KTV等杭城不少KTV發現,一些商家已將被點名歌曲下架或者是正在籌備中,但也有經營者表示未曾接到通知。
純K(西湖店)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表示,純K的VOD系統是自行研發的,收到紙質公告後,全國純K已下架6000多首曲目。記者在純K的點歌系統嘗試搜索,張惠妹膾炙人口的老歌《聽海》已找不到了,而取而代之的是張學友版本。此外,《十年》也由陳奕迅版替換成劉若英版,毛寧和楊鈺瑩合唱的《心雨》也只剩下小瀋陽反串的版本。
然而,記者依然在純K系統中找到了本次下架曲目中的鄧紫棋版《泡沫》。工作人員解釋說:「要求刪除的是豐華唱片公司出版的版本,只要不是這家公司的版本,仍可保留。」
隨後,記者來到好樂迪(慶春店)發現,《十年》《K歌之王》《下一站天后》等公告內的曲目仍可在點歌系統中找到,該店一位姓楊的工作人員透露:「收到了相關部門下發的文件,目前已經下架了名單中點播率較低的歌曲,而熱門歌曲只能說未來一定會下架,我們想爭取最後的時間保留這些傳唱度較高的歌曲。」
一面是熱門歌曲陸續下架,而另一面也有KTV經營方表示並不知情。銀樂迪(雙牛店)的工作人員趙先生就表示:「並未接到公司要求下架的安排和通知。」記者在該店的點歌系統上搜索發現,《十年》《泡沫》等點名歌曲赫然排列在國語歌曲排行前十位,光是信樂團的《死了都要愛》就能搜到16個版本。
「音集協」:歌曲下架實為防止侵權
KTV曲庫應予以全部刪除
記者就此事聯繫上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簡稱「音集協」)代理總幹事周亞平,他表示:「曲庫來自VOD商家。因此,為了從根源上解決版權問題,同時向這些商家發布了公告。對於KTV經營者來說,這些作品是構成侵權的,如果想要繼續使用,可以一對一去找這6000多首歌的權利人,獲得授權就可不刪除。」
「音集協」官網上發出的公告顯示:「『音集協』只能代表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和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的會員所授權的作品發放許可,所以非『音集協』或音著協管理的作品均不在許可範圍內。本次公布的6000多首音樂電視作品的權利人均非『音集協』會員,因此,『音集協』依照法律規定,通知KTV場所及KTV曲庫上線渠道(VOD商)予以全部刪除是嚴格依法辦事、行使著作權集體管理職責的行為。」
由「音集協」委託代收歌曲版權費的浙江天合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透露,目前正在與KTV經營者協商下架歌曲一事,具體細節不便告知。
6000多首歌曲被下架,消費者唱歌的選擇是不是會變少?好樂迪的工作人員楊先生表示,歌曲一般分MTV、演唱會、綜藝節目等多個入庫版本,某個版本下架後,還可選擇其他版本替代。如果所有版本都找不到,還可以通過手機上的點歌軟體將歌曲本地保存,再上傳到包廂點歌臺。前提是手機上的點歌軟體已獲得該歌曲授權。
KTV經營者或將面臨法律風險 每年KTV版權費超10萬元
「嚴格按照公告執行,這6000多首歌我們都不能播了,肯定會受到影響。」金曲KTV的張經理表示,目前還在多方核實、商討中,歌曲尚未全部刪除,但會積極配合實施。
「因為版權問題,我們的歌越來越少勢必會影響K歌體驗,也就是說我們的顧客會流失。但如果不下架,我們經營方就有可能面臨法律風險。」張經理顯得左右為難。
而對此感到為難的不僅僅只有經營者,記者隨機在KTV中採訪了10位顧客,多數客人還是希望KTV在尊重版權的基礎上提供更多的歌曲以供選擇。
市民熊先生認為,版權是很重要的,但作為顧客來說,如果唱歌的時候,沒有想唱的歌曲,也就沒什麼意思了。「畢竟一家KTV不是說裝修豪華就能吸引客群,歌曲量也是經營者需要考慮的因素。」
市民範小姐則表示,如果是某一個公司授意,籤署了版權的話,可以接受KTV適當收取一些版權費,但是這些歌曲如果再也點不到,直接下架了,這樣對於我們消費者來說還是有些遺憾的。
「如果KTV裡沒有我想唱的歌,我可能就通過手機軟體在家裡『喊麥』了。」市民王女士坦言,現如今手機上的唱歌軟體也因為便利、不受時間限制等優點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
事實上,著作權的費用也確實會讓KTV背上不小的「經濟包袱」。對此,張經理算了一筆帳——根據「音集協」在公告中披露的卡拉OK著作權使用標準來看,各省區收費不同。浙江收費在10元/天/終端,據此計算,如果一家杭州的KTV擁有30個包間,那麼其每月要為「音集協」的作品支付9000元左右的版權費用,一年下來則需要支付超過10萬元。
權利人起訴難、成本高造就KTV版權亂象
「音集協」啟動KTV曲庫正版使用「第一槍」
KTV作為常見的大眾娛樂休閒場所,曾一度被音樂人視作「侵權重災區」,杭州版權管理中心維權部負責人邱林峰認為,如今,「音集協」發布下架公告可以說是啟動KTV曲庫正版使用的「第一槍」。
「未經歌曲權利人同意,擅自引用相關歌曲構成了侵權行為,而為防止這樣的行為由「音集協」代行規定,向KTV經營者收取版權費。」邱林峰透露,「多年來,無數音樂權利人就版權問題起訴過多次,但由於涉及到的KTV等經營場所遍布全國,數量難以估計,訴訟成本又高,許多起訴最後都不了了之,導致維權成本大大高於企業上繳的版權費或者賠償金額,使得權利人根本拿不回成本。」
而對於不少KTV經營方只將公告中所列出的特定MTV版本刪除,仍舊保留該歌曲的演唱會版本的現象,邱林峰也做出了解釋。「簡單來說,「音集協」主要負責圖像侵權,而音著協負責音樂侵權,這也正是此次公告中所列作品皆為MTV形式的音樂電視作品的原因。KTV經營者如果下架歌曲MTV版本,保留了演唱會版本,雖然能在這次『圍剿』中逃過一劫,但這也牽涉到演唱會錄製者的版權,始終是一種迴避法律責任的行為。」
邱林峰坦言,KTV的版權亂象在於從業者的版權意識不強。「KTV從業者所要考慮的成本不僅僅是豪華的裝修、高級的音響和美味的餐食,如果一家豪華KTV只擁有5首歌曲,顯然吸引不了消費者。」邱林峰認為,每一首歌曲的版權都應該被列入成本預算,KTV曲庫正版使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