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早先少年時大家誠誠懇懇說一句 是一句清早上火車站長街黑暗無行人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
每當心裡浮躁,
四叔總會想起
《從前慢》,
想起校園民謠,
想起那些不為
功名利益,
肆意燃燒的青春。
今天,
就和四叔一起,
回味那些陪伴我們成長的,
校園民謠。
無憂無慮的大好年華
如今,
走在柏油路,
被身邊的鋼筋水泥環繞,
四叔卻總愛哼起
《鄉間的小路》。
這是一首在上世紀70年代
流傳甚廣的臺灣校園民謠,
由齊豫作詞,
葉佳修作曲。
歌詞生動地描繪出
鄉間自然風光,
和夕陽牧歸的浪漫愜意,
旋律中蕩漾著歡快和童真,
歌曲意境如詩如畫,
令人沉浸其中。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
暮歸的老牛是我同伴
藍天配朵夕陽在胸膛
繽紛的雲彩是晚霞的衣裳」
還記得趙雷在
《我是歌手》上唱的
《成都》嗎?
這首歌可謂是一夜火遍
成都的大街小巷。
《我們的時光》
也是趙雷的一首原創歌曲,
這首歌同樣介紹城市,
而這次則講的是廈門。
「廈門的街頭走一走
尋找最好的時光
廈門的時光
是我們的時光
大海的波浪
翻滾著我們的嚮往
山谷裡何時會
再傳來我們的歌聲
那一些歡笑已過去
那些往昔會銘記」
耿耿於懷的青澀愛情
說起校園民謠,
懵懂的愛情
是永遠經典的話題。
四叔記得,
那時候班上有一股「三毛熱」
女生們都愛看三毛的書,
被三毛和荷西浪漫的愛情
深深打動。
《橄欖樹》
就是由三毛作詞的一首民謠,
它由李泰祥作曲,
由齊豫演唱收錄
在齊豫1979年7月9日發行的
同名專輯《橄欖樹》中。
這首歌曲表現出
和市場流行風格截然不同的
藝術氣息,
加之李泰祥亦古亦今的
編曲方式,
讓這首歌很快成了民謠中
唯美風格的典型代表。
《橄欖樹》不僅僅好聽,
更多的凝聚了三毛
對愛與自由的嚮往。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
我的故鄉在遠方
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流浪」
校園民謠裡還有個主角元素,
那就是情書。
四叔不禁想起,
曾經的校園裡,
男孩子們為了寫一封
滿意的情書,
簡直是摳破了頭。
當時真應多聽聽高曉松的
《模範情書》,
說不定能得到不少啟發。
這首歌原載於1996年發行的
《高曉松-青春無悔作品集》
由高曉松作詞作曲,
老狼原唱。
現在,
我們都已過了寫情書的年紀,
聽一首校園民謠,
卻能喚醒無數次
湧上心頭的悸動和甜蜜,
為那無數個晚自習後的夜晚,
為那些路燈下一去不回的告別。
老狼淡淡的聲音
配上高曉松優美的配詞
真的可以算得上是「模範情書」了。
我是你閒坐窗前的那棵橡樹
我是你初次流淚時手邊的書
我是你春夜注視的那段蠟燭
我是你秋天穿上的楚楚衣服
令人感慨的似水流年
80年代,
音樂教父羅大佑
開啟了音樂新篇章,
《光陰的故事》這首歌
總能觸動你的神經,
勾起人們對往事的懷念。
青春易逝,韶華易老,
流水帶走光陰的故事,
也帶走多愁善感的青春。
四叔聽前輩們說起
恢復高考後大學校園裡
唱起次數最多的歌就是
《光陰的故事》。
「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
改變了一個人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的青春」
怎麼樣,
這些歌曲有沒有讓
你重新感受到青春熱血?
那些穿著校服在籃球場
揮汗如雨的暢快,
那些騎著單車馳騁
鄉間小路的涼爽,
那些年少沒做完的夢,
那些還沒說出口的告白......
不如都放進歌裡,
讓一曲校園民謠
帶我們回到舊時光。
7月16日起
每周四晚21:10分
音樂的力量 超乎想像
四川衛視《五糧液·我們有歌》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