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Chernobyl's Control Room Is Now Open to Tourists … for 5 Minutes)
圖:記者參觀車諾比核電站4號反應堆的控制室
作者 | 小小
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
1986年4月26日,車諾比核電站4號反應堆發生爆炸,造成歷史上最嚴重的核洩露事故。如今30多年過去了,當年核事故發生的核心地帶——4號反應堆控制室將首次向遊客開放。
不過,由於這個控制室的輻射水平仍然超過正常水平4萬多倍,為此人們待在裡面的時間最多限制在5分鐘,而且必須穿上防護裝備,並帶上頭盔和口罩。之後,參觀者需要接受兩次放射檢查,以測量他們暴露在其中的輻射水平。
這是前往車諾比旅遊的典型流程,在旅程開始、中期和結束時,人們都需要通過輻射檢查站。遊客不允許獨自遊覽,由於存在持續的輻射問題,他們必須與旅遊團待在一起。
今年6月份,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倫斯基(VolodymyrZelensky)在容納放射性物質的巨大圓頂建築落成儀式上,宣布車諾比為官方旅遊景點。但實際上,車諾比此前早已成為另類的旅遊目的地,其中有些部分已經對公眾開放了近十年。
今年5月份,隨著HBO迷你劇《車諾比》放映後,車諾比成為了熱門旅遊景點,預訂量增加了大約30%。
但除了某些研究人員和清理工人外,4號反應堆仍然對大多數公眾關閉。不過現在,多家車諾比旅遊公司已經證實,這個反應堆的控制室將向希望靠近當年災難現場的勇敢者開放。
控制室在爆炸中遭到嚴重破壞,它曾是負責管理反應堆運行的地方,也是反應堆爆炸當天做出許多決定的所在。核事故發生後,4號反應堆及其控制室被防止輻射擴散的所謂「石棺」蓋住,現在外面又被新的圓頂建築覆蓋。
據悉,車諾比核電站的其他部分仍然禁止進入,包括存放清理車諾比使用的被汙染機器的地方。
遭到高劑量輻射可能導致身體器官組織損傷和急性疾病,以及增加患癌的風險。然而,烏克蘭官員認為,只要遵守規則,目前對遊客開放的地區可以保證安全。
更多精彩內容:
車諾比的黑麥和水釀成伏特加 你敢喝嗎?
來自英國和烏克蘭的一支科學家小組製造出第一瓶特殊的伏特加酒,將其稱為「阿託米克(Atomik)」伏特加酒,其獨特之處在於釀酒過程使用的水和穀物都來自車諾比核電站禁區。
儘管1986年車諾比核電站洩漏事件之後,當地政府宣稱該地區2.4萬年內不適合人類居住,但是「阿託米克」伏特加酒製造者承諾:我們製造的伏特加酒不會比市場上其他任何酒產品具有更多的放射性。
「阿託米克」伏特加酒創始人在車諾比禁區種植了黑麥,經檢測這些農作物呈輻射陽性,但是這種伏特加酒聯合創始人、樸茨茅斯大學教授吉姆·史密斯(Jim Smith)教授說:「在蒸餾過程中,黑麥中所有汙染物質都會過濾消失,發酵的液體將被淨化,水和其他稀釋物質將被去除。」
車諾比核事故後 人們為何忙著服用碘片?
在HBO迷你劇《車諾比》(Chernobyl)中,有這樣一個場景:前蘇聯核物理學家烏拉娜·霍米約克(Ulana Khomyuk)意識到附近某個地方發生了大規模放射性物質洩漏事件後,她立即服用了碘片。隨後,她還鼓勵自己遇到的每個人也這樣做。那麼,霍米約克為何要服用碘片?像碘這樣的簡單元素如何能夠防止輻射?
簡而言之,碘沒有任何直接的抗輻射效果,但可能提供間接的保護。碘無法阻擋自由飛行的中子,也不能清除飲用水中的放射性塵埃。然而,它確實能改變我們身體的行為方式,以降低放射性物質構成的風險。
「禁區」開放後,他們走進了車諾比
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位於蘇聯時期烏克蘭普裡皮亞季市的車諾比核電站的第四反應堆發生了爆炸,這座在蘇聯時期曾被譽為「模範市鎮」的東歐小城一夜之間變成了「地獄般的死亡之城」,數十萬居民被迫撤離。
如今,距離核電站事故已經過去了33年,一部由HBO出品的迷你劇——《車諾比》在網絡上的「走紅」又重新引發了人們對「車諾比事件」的熱議。
如果說在2011年前,人們對「車諾比」的好奇只能停留在想像,而在那之後,這座「被人類拋棄的城市」重新向世人打開了「窗口」。2011年,烏克蘭政府宣布將車諾比核電站周圍廢墟地區變成旅遊景點,向遊客開放。今年4月,白羅斯宣布開放車諾比核電站禁區內95個被棄村莊,供遊客參觀。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好奇世界,與你一起探索未知。
關注網易科技微信號(ID:tech_163),發送「知否」,即可查看所有知否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