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昨晚(8月18日)10點40分,香港迎來了2020年第一個8號風球「海高斯」,凌晨1點30分,天文臺升級為9號風球,隔壁澳門更是在凌晨5點掛出了10號風球。
圖:中央氣象臺
跟往年一樣,從昨天下午起,香港天氣就變得陰沉沉:
到了晚上,港島的浪直接拍上了岸邊,比人還站得高:
但仍有市民不懼危險,在海邊「追風」......
圖:香港01
作為每年的颱風重災區,大澳今年依然經歷了狂風暴雨,水位上漲了足足3米。
不過,見慣了大風大浪的大澳居民早就波瀾不驚了,即使水已至腳後跟,這裡的人也能在颱風中淡定飲早茶。
圖:香港01
巴士、天星小輪停駛,港鐵露天段暫停服務,商家提早關閘落門......似乎已成為每年颱風季的正常操作。
一覺醒來,打工仔們緊張地盯著香港天文臺,生怕突然掛回3號風球。
但該來的還是會來,李超人雖然退休了,「神秘的李氏力場」卻不減當年。
就在剛不久,當天文臺宣布降至3號風球後,香港的巴士站隨即便出現人龍,排隊的都是要回公司上班的打工仔。
圖:香港01
那麼你呢?港漂的你在香港的颱風天有怎樣的體驗?
今天,我們向港漂讀者徵集了他們在8號風球下的經歷,這些經歷或是爆笑的,或是有趣的,或是崩潰的,或是走上人生巔峰的......如果你覺得自己過了一個平淡無奇的颱風天,那麼來看看這群港漂們都經歷了什麼。
● ● ●
「颱風天的我,就是這段時間的樂山大佛本佛。」
@隔壁小王
先給各位看一下,最近的樂山大佛是什麼樣的:
圖源豆瓣,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沒錯,因為這段時間內地洪澇災害非常嚴重,洪水都已經漲至樂山大佛的腳腳了。萬萬沒想到,遠在香港的我,竟然也會有大佛的體驗!
為啥?因為我家廁所漏水了!
我在香港的住所是一棟比較老舊的樓房,廁所窗戶是那種百葉窗式的,輕飄飄的,還生鏽了,關也沒辦法關上。
雖然我內心對它的「抗造」能力已經有心理準備,但颱風來的那一剎那還是被驚到了!這也太「嬌無力」了!竟然一吹就碎了!
更崩潰的是,我家廁所的排洩也有點堵,水流得比較緩慢,所以......你們應該也猜到了......
坐在馬桶上的我,腳踩水流,就一樂山大佛的即視感......
來,再回顧一下
每次上廁所都滴了一身水,上大號更是像洗個了澡......
最後,我只能把家裡的紙箱拆了,將兩塊紙皮疊在一起,蓋在廁所的窗戶上,然後眼不見心不煩,回臥室打坐。
誰叫我是樂山大佛本佛呢!
「颱風!你欠我的薯條和麥樂雞塊用什麼來還!」
@康角灣一號
事情已經過去了四年,但颱風「妮坦」帶給我的傷害至今記憶猶新。
2016年8月,當時我還在香港做記者,那天天文臺突然放出通知,說晚上要掛8號風球,大家趕快回家!
於是,當所有人都衝向港鐵站、準備回家避颱風的時候,剛參加完記者會的我卻要逆著人流,趕回公司。
那時是下午5點,飢腸轆轆的我決定回公司前先買個飯,不過很多商店已經提前關門了,所以我衝向了「平民百姓永遠的食堂」——麥當勞,買了一個麥樂雞+薯條+檸檬水的套餐。
正當我左手提著麥當勞紙口袋右手撐著一把小破傘、準備在某個十字路口過馬路的時候,突然不知道哪裡來的一陣妖風——
嚯!說時遲那時快!我的麥當勞紙口袋就這麼被吹落到地上!
當時我的第一反應是:撿起來!
誰知剛蹲下去,又一股強風吹來,然後!我眼睜睜看著!我的麥樂雞塊和薯條!旋轉跳躍!被吹起!又落下!然後在馬路中間灑了一地......
還浸泡在混雜著塵土的髒水中......
此刻我內心的淚水,已經和那天的雨一樣大了。
更鬱悶的是,明明颱風都那樣子了,居然還有人看熱鬧,當時迎面過馬路的人都邊走邊看著我笑......
狼狽的我,就這樣緊攥著僅剩的檸檬水(還好麥當勞的飲料是用有把手的塑膠袋裝的)風雨兼程地回到了公司。那天晚上,我就靠著這杯檸檬水充飢。
如今四年過去了,所有的尷尬和狼狽都已經煙消雲散,但我還是想問出那一句——
「妮坦!你欠我的薯條和麥樂雞塊用什麼來還!」
「人生中唯一一次憑100步登頂微信步數」
@老廢物樂園
2018年颱風「山竹」那年我還住在堅尼地城,當時我看新聞上說好像這次颱風特別厲害,掛上10號風球了都。
然而,我住的那塊地兒卻異常平靜,完全感覺不到朋友圈的風風雨雨,我從窗子往外一望,竟然還看到有人出攤。
當時不知道怎麼腦殼一熱,我突然冒出個想法,要不下樓買個菜吧?
是的,在香港10號風球的當天,我非常淡定地出門買了個菜,還跟樓下的小攤say了個hi。
外面的情況也的確很平靜,我買好東西後又很淡定地回家,那天一整天我都沒覺著有啥特別的。
直到晚上,好笑的來了。
我跟往常一樣打開微信步數,竟然發現!自己登頂了!要知道,本懶癌晚期的「阿宅」從來沒有過這種高光時刻......
更好笑的是,別人登頂都是2萬、3萬步數,而我,僅僅用了100步。
因為颱風天所有人都窩在家不敢出門哈哈哈哈哈哈哈。
「香港8號風球!我人生中第一個10w+是你給的!」
@小助理
2018年9月,當時我入職香港一家新媒體公司5個月。
初入職時我不知道哪來的自信,跟上司信誓旦旦定下了一個小目標——半年內寫出一篇10w+的文章。誰知5個月過去了,10w+的邊兒都還沒摸到,打臉已經在路上了,搞不好還會影響我的bonus!
那可不行!
於是我更加縝密地搜羅著與香港相關的各種選題,然後某一天,我突然看到香港天文臺發出的預警,說周日可能會掛8號風球!
我知道,我的機會來了!
我出動了我的「三寸不爛之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跟其他同事battle了數十個回合,終於爭取到這篇稿子的寫稿權。
雖然要犧牲周末時間加班,但為了我立的flag,衝鴨!(一個提醒:沒事兒真的不要隨便亂立flag)
不過中途出了個小狀況,我的室友們提議當天大家都別出門,提前買好食材在家辦一個「火鍋趴」。
身為火鍋狂熱愛好者,這種事我怎麼能拒絕呢?所以當時隱隱擔心「打邊爐」和「追熱點」顧不過來。
盼望著,盼望著,周日很快就到了。我起了個大早,打開電腦瀏覽新聞,收集材料,整理文章的布局和思路。
室友們也陸續起床了,開始張羅火鍋,雖然她們都表示「沒關係你忙你的,火鍋我們來做就可以」,但我實在不好意思不幹活兒白吃,於是就寫一段稿子,然後衝去廚房炒火鍋底料;再寫一段,再去廚房幫忙洗菜。
後來火鍋正式上桌後,我吃了大概15分鐘就坐不住了,心系稿子(這句話希望老闆可以看見)——畢竟這種話題,晚一個小時可能就少10,000閱讀量。
最終的畫面是:吃幾口火鍋,回屋寫幾段;出來燙塊毛肚,回屋配圖片;再出來,再回去,再出來,再回去......
終於,在下午2點左右,把文章推送出去了。
最後的閱讀量沒有讓我失望,甚至還有點出乎意料,不僅是職場生涯的第一個10w+,還是公司成立以來第一個100w+。
心裡一塊大石頭落下,至少初入職場放出的「狂言」,不用被打臉了。
最後我想感嘆一句,如果不是稿子纏身,在狂風暴雨的颱風天,跟室友們圍在家裡熱氣騰騰地打著邊爐,這種感覺真好啊!
● ● ●
當然了,港漂們在颱風天的體驗絕不止這一些。
比如@西西里的小胖貓 說昨天台風來的時候,她正坐在家裡數錢(?),結果風一吹桌上的錢都散了,害得她趴地下找錢來著,內心不停在「少100!少500」和「啊!找著了」之間來回交替。
@star 表示沒啥特別感受,只是憤怒譴責了雨聲太吵,昨晚戴著耳塞都睡不著,以至於今天上班都沒精力了呢。(@star 特別強調希望她的上司可以看到這一段)
而從事媒體行業的@可樂,她說每年不管掛多少號風球,公司永遠要有人上班,尤其是新聞相關崗位,24小時都得有人值班。
「以前每年都能刷到什麼感謝記者冒著颱風辛苦播報新聞的帖子,但其實真正的新聞從業者都已經習慣了。」
「對於我們來說,颱風只是一個普通名詞,跟疫情、示威一樣普通,颱風天出外景只是一個常規的工作安排而已,這是我們的本職工作。」
圖:TVB
職位的確沒有高低之分,但正如疫情中的醫護人員一樣,颱風天的記者也值得一聲感謝。
最後來聊聊,關於香港8號風球,你有怎樣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