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工程」讓東南大學實現跨越式發展

2021-01-13 搜狐網
「985工程」讓東南大學實現跨越式發展
NEWS.SOHU.COM  2003年12月31日16:36  人民網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人民網江蘇12月31日電「一所大學要有朝氣」,這是東南大學校長顧冠群院士常說的一句話。這裡的「朝氣」,對內就是要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隊伍建設等方面,不斷地湧現出新思維、新方法和新成果;對外就是要成為一個推動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源」。令人欣喜地看到,「985工程」實施以來,東南大學到處都呈現出這種蓬蓬勃勃的「朝氣」。

  高峰學科:構造核心競爭力

  學科建設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也是直接影響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東南大學以「985工程」為契機,著眼於從深度和廣度兩個方面來發展、建設學科。該校堅持「揚優扶強、集成創新」的原則,一方面集中力量發展優勢重點學科,創建「發展極—生長點」模式的學科新格局,形成一批標誌性成果,建成若干個國內一流、國際有影響的「高峰」學科,強力構築學校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重點支持與國民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理工醫結合的新興交叉學科。

  依此思路,東南大學確立了4個「重中之重」學科建設項目,集中力爭發展優勢重點學科;組建了18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加強學科建設與經濟建設的結合;組建了一批新興交叉學科,培植新的學科增長點。在新一輪國家重點學科評選中,該校10個學科入選;2002年該校有10個學科被評為江蘇省重點學科。在傳統優勢學科建設取得累累碩果的同時,一些新興交叉學科取得了突破,如「生物醫學工程」學科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該學科的「吳健雄實驗室」在2002年度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評估中被評為全國6個優秀實驗室之一。

  與此同時,東南大學的學位授權點建設也得到快速發展,一級學科博士點增至15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增至59個,碩士點增至129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增至15個。在「2002年中國大學研究生、本科生各專業第一名」評選中,「交通規劃與管理」和「道路與鐵道工程」研究生專業,以及「交通工程」本科專業的排名列全國同類專業的第一。目前,該校博士點學科已覆蓋哲學、文學、理學、工學、醫學和管理學六個學科門類,碩士點學科則已覆蓋除歷史學、農學和軍事學以外的所有門類,以理工為特色、工理文管醫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學科結構已經形成。

  廣聚英才:人才高地顯優勢

  一流學科需要一流的人才,高水平大學需要高水平的師資。「985工程」的實施,為東南大學師資隊伍的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機遇。該校採用校內培養選拔、校外引進和兼職借聘等多種靈活方式,建設了一支適應學科發展和科技創新的人才隊伍。在「985工程」一期中,該校共投入近6000萬元,用於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建設。

  啟動「人才引進與培養基金」,加大對傑出人才的引進和對校內教師的培養。學校每年引進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及緊缺專業部分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150人,專任教師隊伍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的比例大幅度提高。同時從有關高校和研究機構及海外聘請知名教授120人,有力地保證了學校高水平教學科研的發展,促進了學校學科建設的發展。

  各類人才工程建設得到明顯加強。如「院士工程」和「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培養計劃,學校通過嚴格考核,遴選在科學研究、工程技術領域做出創造性成就的教授進行重點培養,撥出專款用於他們的學科建設,支持他們早出成果,多出成果。

  在引進人才和加強各類人才工程建設的同時,該校還加大了師資培訓力度,鼓勵教師在職進修,到2003年12月止,全校在職人員在職攻讀博士的有300多人;支持教師參加國際交流,2003年有400多人次教師以多種形式到國外學習。

  該校特別重視培育「創新團隊」,放手支持學科帶頭人自主地組建學術梯隊和工作班子,建設高水平的「國家隊」和「集團軍」,在科研上形成一股團隊合力。東南大學已經形成了若干支具有知識創新和技術攻關能力的精幹團隊,如該校的建築土木、電子信息、能源交通、生物醫學等學科的中青年學者群,享譽海內外。在國家首次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中,該校電子科學與技術和生物醫學工程兩個學科的學術團隊排名全國第一。

  目前東南大學已形成了一支以院士、特聘教授為「領頭雁」的結構合理的人才隊伍,截止2003年,教師中有兩院院士7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7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1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9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0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6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培養對象7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12人,江蘇省「333工程」培養對象71人,他們在各自的研究領域裡成就卓著。僅國家「863」計劃一項,東南大學就顯示出了卓爾不群的優勢。在國家「863」十五計劃主題專家評選中,該校有7名年輕專家入選,入選專家數與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並列全國高校第二。該校還有4位教授當選「863」十五計劃專項專家組成員,4位教授當選十五國防科研項目專家組成員。

  瞄準前沿:高新技術結碩果

  東南大學科技綜合實力是全國高校十強之一,其科研經費位居全國高校前列,多年來穩居江蘇高校之首。「985工程」的實施,又為東南大學的科學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機。該校科研立足創新,瞄準前沿,結出了累累碩果。

  該校年度科研經費2000年為1.8億元,至2002年超3億元。截止2003年11月底,到校科研經費比去年同期增長28.23%。近三年來,該校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由2000年的151項增加到2003年的277項;獲資助數也有大幅增加。在「973」項目中,該校2002年獲資助項目和資助金額與2000年相比,分別增長200%和331.8%。專利申請數和授權數多年來穩居全國高校前列,2003年該校專利申請已達到181項,其中發明專利135項,實用新型專利46項。2002年該校還被負責國際空間站上惟一大型物理實驗(AMS)實驗的丁肇中教授相中,成為大陸首家全面參與AMS(02)實驗的大學。

  2002年,東南大學名列「國內和國際論文總數較多的20所高校」之中,EI和ISTP論文分別列全國高校的第12位和第9位,SCI論文中數學學科列第18位,充分展示了該校理科的發展與水平。

  在國家「863」計劃項目中,東南大學發揮學科和人才優勢,承擔了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農業技術、先進位造與自動化技術、能源技術、資源環境技術等主題領域的眾多研究項目,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突破並掌握了相關的關鍵技術,縮短了我國在某些領域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培育了一批高技術產業生長點。在信息技術領域,東南大學領導我國第三代移動通信(CDMA)系統的研製,該項目被分別列入科技部「863」計劃重大產業化項目和信息產業部移動通信專項研究基金重大項目,2002年初通過驗收,結束了我國在移動通信技術上受制於人的歷史。這一成果被568名院士評為中國2002年度十大科技成果之一。該成果即將進入產業化階段,將產生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目前,該校已進軍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後3G)的研究開發;在新材料技術領域,該校承擔的「863」計劃重大專項34』蔭罩式全彩色等離子體顯示器(PDP)項目,在理論研究、結構設計優化、製造工藝和驅動系統等方面取得了創新和突破,申請發明專利15項,授權6項,開闢了低成本PDP的技術途徑,成為跨國公司和國內大企業爭先搶奪的技術。以上兩項已成為我國「863」計劃標誌性成果。在其他技術領域,該校的功能基因組和生物晶片技術、光電子技術、集成電路設計技術、納米技術、機器人技術、潔淨煤技術等研究專項都取得了重要成果。這些項目的研製開發,極大地推動了社會進步和經濟建設,推動了東南大學學科的發展,為該校創建知名的高水平大學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統計,2002年該校「863」項目立項課題數為29項,共獲課題資助經費達5000多萬元,在全國高校中位居清華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之後,排名第五。在國家「863」計劃十五周年表彰決定中,東南大學4名專家榜上有名,其中顧冠群院士、尤肖虎教授等兩人獲得江蘇省僅有的2個「863」計劃突出貢獻獎。

  近年來,東南大學科研成果獲獎級別逐年提高。2002年該校1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成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03年該校又獲得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共建共贏:在貢獻中求發展

  東南大學黨委書記胡凌雲認為,現代大學,只有與社會的發展緊密結合,為國民經濟建設提供智力支撐和技術支持,才能真正體現其價值。東南大學要緊緊圍繞「政府最關心的、企業最感興趣的、老百姓最需要的」這三個「最」來開展教育教學和科技創新。

  堅持走研究型大學的發展道路,堅持走與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相結合的建設道路,是新世紀東南大學新的辦學方針。在這一方針的指導下,東南大學通過合作共建,促進轉化,利用自身的學科優勢和一流技術,努力為國民經濟建設和江蘇省「兩個率先」發展戰略作貢獻。僅列舉數例如下:

  ――該校交通學院的「道路交通系統規劃的成套技術研究與仿真設備開發」成果,已經在南京、鄭州、合肥等30多個城市直接應用,並作為全國「暢通工程」的推廣成果在全國600個城市推廣,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該校材料系「1860MPa級PC鋼絞線用小方坯連鑄連軋盤條的產業化研究」項目,成功地解決了相關技術難題,形成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成套控制技術。目前,沙鋼集團已經採用該技術實現規模化穩定生產,2001年和2002年兩年的合計銷售收達7.32億元,利稅達1.81億元。

  ――該校交通學院、土木學院的「鋼橋面環氧瀝青混凝土鋪裝技術及應用」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並在南京長江二橋工程實踐中得到成功應用,僅節省橋梁結構造價就達3000萬元。

  ――該校化學化工係為紅太陽集團公司研製的「5000噸/年吡啶工業化技術」,去年被列為國家「十五」重點扶持項目和國家重點技術改造項目計劃,投資總額1.82億元。該項目投產後將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年產值可達2億元,利稅7000萬元。

  ――該校機械工程系與南京依維柯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技術合作,開發出了依維柯26座和30座二款高檔新穎客車,投放市場後2001年全年銷售額達2億元。該車型還參與軍車招標成功,定貨量一次超過2000輛,產值達10億元。

  2000年底,東南大學在南京成功舉辦了「首屆科技成果展示會」,之後,該校又組織了以科技成果巡迴展為主題的「大江南北行」活動,在該校領導的帶領下,組織院士、長江學者、博導等科研人員500多人次,帶著近1000項科研成果,走遍了江蘇省的鎮江、蘇州、揚州、徐州等13個地級市,籤訂了大批合作項目,三年來共籤訂合作意向648個,協議金額達8億多元,涉及投資30個億。

  東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的建設也取得了優異成績,截止2003年4月,園內單位總數達93家,總註冊資本金達4.3萬元。2002年度實現銷售收入4.2億元,淨利潤3111萬元,上繳稅收1861萬元。園內企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長率達78.2%,實現利稅年均增長率達106.1%,實現了高速增長。此外,還以科技成果作價入股組建13家科技型公司,共計形成總註冊資本金價值2.2萬元,轉化國家「863」計劃、「十五」科技攻關等重大技術成果17項,轉讓價值5956.5萬元。在剛剛結束的國家大學科技園評估中,在全國22家國家級大學科技園中名列第八。

  創新為先:譜寫育人新篇章

  複合型、創新人才的培養是高水平大學的重要標誌之一。東南大學在「985工程」的支持下,以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學習實踐創新相互促進,教學科研服務緊密結合的思想為指導,改革教學內容、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走出了一條具有東大特色的教書育人之路。

  加強專業結構的調整,進行新一輪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突出「寬口徑、厚基礎」和「強能力、高素質」。自2001年以來,該校新增了15個本科專業,使本科招生專業達55個。2002年,該校啟動了省、校級品牌與特色專業建設計劃,2003年已有17個專業被評為省級品牌、特色專業建設點。

  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實現人才培養載體的創新。至2003年10月底,東南大學所承擔的教育部「新世紀教改工程」8個項目已全部通過鑑定與驗收,研究成果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三年來,該校還承擔了24項江蘇省「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立項研究課題,其中重中之重和重點項目9項。該校承擔的6門教育部新世紀網絡課程也已經完成,其中《大學物理網絡課程》被評為教育部優秀網絡課程。「十五」期間將重點建設教材248本,其中國家及部重點教材52本。2001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選,該校有7項獲獎;2002年該校獲全國高校優秀教材共8種,2002年獲江蘇省高校優秀課程(群)14門。

  建設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平臺,注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近年來,東南大學的實踐教學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2001年捧得第七屆「挑戰杯」;在2002年第三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獲得兩項金獎,與清華大學等4所高校金獎數並列第一;在2003年800多所高校參加的「大中華兩岸四地高校資訊科技網上大賽」中獲得亞軍;三年來,該校學生在其他各類國際、國家級競賽中,獲獎人數近500人,其中國際特等獎3人,國際一、二等18人,國家特等獎2人,國家一等獎27人。

  東南大學建立了多個國家級人才教育和培養基地,為創新人才的培養提供新的平臺。該校主持的國家電工電子基礎課程教學基地,中期評估成績優秀;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也以較好的成績通過了中期評估,並在全國產生了重要的影響。2003年11月,東南大學與清華大學等聯合舉辦「中國人文教育高層論壇」,海峽兩岸三地200多位著名學者出席,盛況空前;2001年東南大學被批准試辦示範性軟體學院;2003年該校又成為全國9大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之一。

  可以說「985工程」的實施,為百年名校東南大學創建高水平大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近三年來,東南大學的各項事業日新月異,突飛猛進,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新世紀的中國高等教育呈現出千姿百態、千帆競發的競爭局面,東南大學在未來的發展中將發揚「爭創一流、止於至善」的精神,揚帆急進,努力實現本世紀中葉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的宏偉藍圖。來源:人民網




相關焦點

  • 東南大學:中國「985、211、雙一流」大學!卻很少人知道
    東南大學坐落於六朝古都南京,是享譽海內外的著名高等學府。學校是國家教育部直屬並與江蘇省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985工程」大學,「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之一。2017年,東南大學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名單。
  • 南京985?東南大學你到底是誰?
    一流大學及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共12所,居中國第三。這座集現代化與歷史氣息為一體的城市,高校林立,擁有3個大學城。光是985&211院校,就有8所。作為南京唯二的985院校,東南大學本應該與南京大學齊名,卻常常被誤認為「福建大三本」,這到底是是怎麼回事?今天我的任務就是為東南大學正名,帶大家深度了解這所「正兒八經」的985院校。
  • 南京兩所985大學錄取分數,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哪所高校更強?
    這幾個城市,幾乎已經囊括了我國絕大多數985大學,剩餘的985大學幾乎都是各自地區高等教育的扛把子,今天,我們關注的是南京的兩所985名校,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說起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就不能不提建國前的國立七校之一的,其實在這之前,他還有一個更加響亮的名字,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南京大學在50年代院系調整時分出了眾多院系,但最主要的還是現在的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
  •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大學排名——東南大學第一!華科力壓上交!
    本期我們就來介紹一下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大學排名情況,以下就是完整排名:東南大學東南大學的辦學前身是始建於1902年的三江師範學堂,之後歷經國立東南大學、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工學院、國立南京大學工學院、南京工學院時期,1988年更名為東南大學,2000年南京鐵道醫學院等院校併入組建新東南大學。
  • 985大學提前保送的小秘密!985大學分檔排名
    最後,希望各位考生,都能保送到自己喜歡的大學,即使不能保送,也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實現夢想。你的夢想大學時哪一所呢?  985大學的分檔排名!  差別無處不在,就算是985大學,也存在著不同的檔位劃分,在學生、家長、企業眼裡都有著不同的份量。
  • 僅僅一個學院就成為985工程院校——國立中央大學
    它就是國立中央大學,國立中央大學成立於南京,是民國時期的最高學府,也是當時學科和設備最齊全的大學,是全國僅僅有的兩所綜合性大學。在新中國成立後南京不在是全國首都,國立中央大學接到教育部通知被分流。文學院,理學院--南京大學工學院部分院系--南京工學院--東南大學工學院水利系--河海大學工學院化工系--南京化工學院--南京化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師範學院--南京師範大學農學院--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林學系--南京林業大學南京大學氣象工程系--南京氣象學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985大學有幾所 985學校名單一覽表 985大學什麼意思
    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簡稱 「985工程」,也稱「世界一流大學」工程。 名稱源自1998年5月4日,江澤民在北京大學百年校慶上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講話。最初入選「985工程」的高等學校共有九所,被稱「九校聯盟」,截至2013年年末,「985工程」共有39所高校。
  • 東南大學和中南大學各有什麼優勢?
    下面先對兩所院校辦學實力進行一下比較: 東南大學 東南大學,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是中央直管副部級高校,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是雙一流A類高校。
  • 考研擇校分析 — 東南大學
    東南大學是我國最早建立的高等學府之一,學校坐落於歷史文化名城南京,素有「學府聖地」和「東南學府第一流」之美譽。學校建有四牌樓、九龍湖、丁家橋等校區。東南大學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重點建設的大學之一,2017年進入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名單。
  • 東北、西北、中北、東南、西南、中南,這六所方位大學的實力如何
    1、東南大學東南大學是985工程大學,「雙一流」建設高校,位於江蘇南京,長三角經濟發達地帶,六所學校中地域最好。東南大學的建築學、土木工程、藝術學理論、生物醫學工程、交通運輸工程5大學科排在A+,傲視群雄。從高考理科的收分來看,東南大學在全國各省的收分,要高於中南大學不少,絕大多數省份兩校分差都在10多分,少數省份超過20分。
  • 21考研擇校—東南大學
    東南大學坐落於六朝古都南京,是享譽海內外的著名高等學府,素有「學府聖地」和「東南學府第一流」之美譽。學校是國家教育部直屬並與江蘇省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之一。2017年,東南大學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名單。學校建有四牌樓、九龍湖、丁家橋等校區,還設有無錫分校和蘇州校區。
  • 全國39所985工程大學,各省份各有多少?
    「985」工程大學名單(共39所) 1999年首批「985工程」大學(9所):就是現在的C9成員(率先建成世界一流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 天文學專業排名前六的「王牌」大學:五個「985工程」,一個「211...
    NO.1南京大學 首批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211工程「、」985工程」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前身天文學系創建於1952年,是全國高校中歷史最悠久、培養人才最多的天文學專業院系,擁有目前國內唯一的天文學一級重點學科。南京大學天體物理學科建立於1952年,1988年、2001年連續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綜合實力在全國同類學科中名列前茅。
  • 考研東南大學專碩,通信息工程或軟體工程方向,哪個前途更好?
    根據問題描述,一位在南京一所普通大學在讀的通信工程專業本科大學生,希望考研改變命運,未來能有一個更好的前景和錢景,涉及到了跨專業轉科問題,目標定為東南大學的電子與通信專碩,或者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碩。其次、「有目標才有動力」,努力才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橋梁,考研定位東南大學的優勢專碩學科,無可非議。
  • 985/211大學王牌專業最全匯總
    卓越大學聯盟  簡稱E9,是由9所工業信息化部和教育部直屬的985工程大學組成的高校聯盟。其成員包括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天津大學、同濟大學和西北工業大學,這九所以理工科為特色的國家"985工程"一流大學,組成了"卓越人才培養合作高校聯盟"(簡稱"卓越大學聯盟")。
  • 東南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揭牌 2020年開始招收本科生
    新華網南京10月28日電(龐雪汀 唐瑭)10月28日上午,東南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揭牌儀式舉行。據了解,該學院的前身是2009年成立的東大生命科學研究院,將致力於培養精於醫科、工科領域的交叉學科人才。此前,東大生科研究院就設有碩士、博士點,新成立的生科學院將於2020年開始招收本科生。
  • 全國39所985大學排名及分布,看看哪三個省份985高校最多
    985是名校和重點大學的標籤,我國有3000多所高校,但是國家重點建設的985工程高校卻只有39所,都可謂是百裡挑一的學校,是中國一流大學的代表。國家開展985工程建設已有20餘年,這39所高校在國家扶持下,都取得了巨大發展,實力與名氣都與其它高校拉開了巨大的差距,其它非985高校想追上它們,短時期內非常難,幾乎不可能。
  • 南京大學VS東南大學,2020年孰強孰弱?各省錄取分數線一探究竟!
    江蘇省是我國頂尖高校眾多的幾個省份之一,共有2所985、11所211和15所雙一流院校,其中唯一的2所985院校分別是南京大學與東南大學。很多網友可能不知道,早在民國時期,南京大學與東南大學其實是一家——國立中央大學,兩者均創辦於1902年的三江師範學堂,直到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後才被拆分為眾多大學,其中南京大學與東南大學是此次拆分的主體,南京大學保留了文、理學院,東南大學則繼承了工學院,並逐漸發展成如今的綜合性985院校南京大學和以工科為主的院校東南大學。
  • 兩所簡稱相同的985大學,名字常被誤解,院士產出量卻很硬核
    而除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頂尖名校繼續優秀外,一些平時相對低調不起眼的985高校,也有著高光表現,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一南一北的兩所「東大」。其中,東南大學位於「六朝古都」南京,但很多人從名字的地域指向來看,會誤認為在福建,所以就有了「福建大三本」的調侃;而在東北大學上學的同學,常會遇到被問「在東北哪所大學上學」的尷尬。
  • 985大學最新排名,中央民大名次墊底讓人揪心不已!如何考上985?
    中國最好的大學,非985大學莫屬。雖然985工程已成「過去式」,但每一所985大學,都特別在意自己的這個「標識」。一所大學,到底屬於「985圈層」,還是屬於「211圈層」,待遇是完全不一樣的。曾經在「985圈層」呆過的大學,一直都是高分考生的心頭之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