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知識?-之二:傳輸線對數位訊號的影響

2020-12-05 電子產品世界

通過前面的研究我們知道數位訊號頻譜是分布很寬的,其最高的頻率分量範圍主要取決於信號的上升時間而不僅僅是數據速率。當這樣高帶寬的數位訊號在傳輸時,所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就是傳輸通道的影響。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1/337972.htm

真正的傳輸通道如PCB、電纜、背板、連接器等的帶寬都是有限的,這就會把原始信號裡的高頻成分銷弱或完全濾掉,高頻成分丟失後在波形上的表現就是信號的邊沿變緩、信號上出現過衝或者震蕩等。

另外,根據法拉第定律,變化的信號跳變會在導體內產生渦流以抵消電流的變化。電流的變化速率越快(對數位訊號來說相當於信號的上升或下降時間越短),導體內的渦流越強烈。當數據速率達到約1Gb/s以上時,導體內信號的電流和感應的電流基本完全抵消,淨電流僅被限制在導體的表面上流動,這就是趨膚效應。趨膚效應會增大損耗並改變電路阻抗,阻抗的改變會改變信號的各次諧波的相位關係,從而造成信號的失真。

除此以外,最常用來製造電路板的FR-4介質是玻璃纖維編織成的,其均勻性和對稱性都比較差,同時FR-4材料的介電常數還和信號頻率有關,所以信號中不同頻率分量的傳輸速度也不一樣。傳輸速度的不同會進一步改變信號中各個諧波成分的相位關係,從而使信號更加惡化。

因此,當高速的數位訊號在PCB上傳輸時,信號的高頻分量由於損耗會被銷弱,各個不同的頻率成分會以不同的速度傳輸並在接收端再疊加在一起,同時又有一部分能量在阻抗不連續點如過孔、連接器或線寬變化的地方產生多次反射,這些效應的組合都會嚴重改變波形的形狀。要對這麼複雜的問題進行分析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信號的幅度衰減、上升/下降時間的改變、傳輸時延的改變等很多因素都和頻率分量有關,不同頻率分量受到的影響是不一樣的。而對數位訊號來說,其頻率分量又和信號中傳輸的數字符號有關(比如0101的碼流和0011的碼流所代表的頻率分量就不一樣),所以不同的數字碼流在傳輸中受到的影響都不一樣,這就是碼間幹擾ISI(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ISI)。

為了對這麼複雜的傳輸通道進行分析,我們可以通過傳輸通道衝擊響應來研究其對信號的影響。電路的衝擊響應可以通過傳輸一個窄脈衝得到。理想的窄脈衝應該是寬度無限窄、非常高幅度的一個窄脈衝,當這個窄脈衝沿著傳輸線傳輸時,脈衝會被展寬,展寬後的形狀和線路的響應有關。從數學上來說,我們可以把通道的衝擊響應和輸入信號卷積得到經通道傳輸以後信號的波形。衝擊響應還可以通過通道的階躍響應得到,由於階躍響應的微分就是衝擊響應,所以兩者是等價的。

看起來我們好像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在真實情況下,理想窄的脈衝或者無限陡的階躍信號是不存在的,不僅難以產生而且精度不好控制,所以在實際測試中更多地是使用正弦波進行測試得到頻域響應,並通過相應的物理層測試系統軟體得到時域響應。相比其它信號,正弦波更容易產生,同時其頻率和幅度精度更容易控制。矢量網絡分析儀VNA(vector network analyzer)可以在高達幾十GHz的頻率範圍內通過正弦波掃頻的方式精確測量傳輸通道對不同頻率的反射和傳輸特性,動態範圍達100dB以上,所以現代在進行高速傳輸通道分析時主要會用矢量網絡分析儀去進行測量。

被測系統對於不同頻率正弦波的反射和傳輸特性可以用S參數(S-parameter)表示,S參數描述的是被測件對於不同頻率的正弦波的傳輸和反射的特性。如果我們能夠得到傳輸通道對於不同頻率的正弦波的反射和傳輸特性,理論上我們就可以預測真實的數位訊號經過這個傳輸通道後的影響,因為真實的數位訊號在頻域上看可以認為是由很多不同頻率的正弦波組成的。

對於一個單端的傳輸線來說,其包含4個S參數:S11、S22、S21、S12。S11和S22分別反映的是1埠和2埠對於不同頻率正弦波的反射特性,S21反映的是從1埠到2埠的不同頻率正弦波的傳輸特性,S12反映的是從2埠到1埠的不同頻率正弦波的傳輸特性。對於差分的傳輸線來說,由於共有4個埠,所以其S參數更複雜一些,一共有16個。一般情況下會使用4埠甚至更多埠的矢量網絡分析儀對差分傳輸線進行測量以得到其S參數。

如果得到了被測差分線的16個S參數,這對差分線的很多重要特性就已經得到了,比如說SDD21參數就反映了差分線的插入損耗特性、SDD11參數就反映其回波損耗特性。

我們還可以進一步通過對這些S參數做過反FFT變換得到更多信息。比如對SDD11參數變換得到時域的反射波形(TDR:Time Domain Reflection),通過時域反射波形可以反映出被測傳輸線上的阻抗變化情況。我們還可以對傳輸線的SDD21結果做反FFT變換得到其衝擊響應,從而預測出不同數據速率的數位訊號經過這對差分線以後的波形或者眼圖。這對於數字設計工程師都是些非常有用的信息。

用矢量網絡分析儀(VNA)對數位訊號的傳輸通道進行測量,一方面借鑑了射頻微波的分析手段,可以在幾十GHz的頻率範圍內得到非常精確的傳輸通道的特性;另一方面,通過對測量結果進行一些簡單的時域變換,我們就可以分析出通道上的阻抗變化、對真實信號傳輸的影響等,從而幫助數字工程師在前期階段就可以判斷出背板、電纜、連接器、PCB等的好壞,而不必等到最後信號出問題時再去匆忙應對。


相關焦點

  • 射頻衰落模擬器在信號衰落測試中的應用介紹
    信號在空中傳播期間,會存在衰落現象。這意味著如樓宇、山坡或者樹木等障礙物都有可能吸收或反射信號,對其幅度和相位產生明顯影響。由於反射、衍謝和本地散射作用,在基站和接收機之間可能形成多個信號傳輸路徑(見圖1)。
  • 射頻電路的原理及應用
    二.射頻電路的原理及發展   射頻電路最主要的應用領域就是無線通信,圖1.1為一個典型的無線通信系統的框圖,下面以這個系統為例分析射頻電路在整個無線通信系統中的作用。在這個系統中,數字處理部分主要是對數位訊號進行處理,包括採樣、壓縮、編碼等;然後通過A/D轉換器轉換器變成模擬形式進入模擬信號電路單元。  模擬信號電路分為兩部分:發射部分和接收部分。  發射部分的主要作用是:數- 模轉換輸出的低頻模擬信號與本地振蕩器提供的高頻載波經過混頻器上變頻成射頻調製信號,射頻信號經過天線輻射到空間中去。
  • 詳談視頻監控系統的信號傳輸的一些方式
    視頻監控的傳輸系統主要由控制信號線纜、視頻同軸電纜組成,其作用是把視頻監控系統的前後端設備進行可靠的連接傳輸。傳輸的信號為音視頻信號、控制信號。常用的傳輸線纜有同軸電纜、雙絞線和光纖。傳輸方式有視頻基帶傳輸、寬頻共纜傳輸、網絡傳輸和無線傳輸等,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下視頻監控系統的信號傳輸的一些方式。
  • 簡述樓宇對講系統的傳輸方法
    ●第一種,視頻信號的基帶傳輸方式; ●第二種,把視頻信號調製成射頻信號的傳輸方式; ●第三種,視頻信號轉換成數位訊號的傳輸方式。 2、把視頻信號調製成射頻信號的傳輸方式 此種傳輸方式把視頻信號轉換成射頻信號,經放大後,使用同軸電纜最遠距離可達5KM,但其傳輸設備需要相關的調製和解調電路,成本較高,此種方式被廣泛應用到電視信號的傳輸上。
  • 知識科普,數位訊號與模擬信號的區別
    不同的數據必須轉換為相應的信號才能進行傳輸:模擬數據一般採用模擬信號(Analog Signal),例如用一系列連續變化的電磁波(如無線電與電視廣播中的電磁波),或電壓信號(如電話傳輸中的音頻電壓信號)來表示;數字數據則採用數位訊號(Digital Signal),例如用一系列斷續變化的電壓脈衝(如我們可用恆定的正電壓表示二進位數1,用恆定的負電壓表示二進位數0),或光脈衝來表示。
  • 模擬信號與數位訊號
    我國和歐洲的工頻信號的頻率為50Hz ,美國為60Hz 。調幅波的射頻信號在 530Hz~1600kHz之間。調頻波的射頻信號在880MHz~108MHz之間。甚高頻(VHF)和超高頻(UHF)視頻信號在6GHz以上。
  • 優質信號源對微波與射頻設備的重要性
    在本文中,將會以Active Technologies 最新的高級任意波形發生器/函數發生器為例,講解現今優質信號源為滿足激勵多樣化通信電子設備進而觀察響應並驗證設備行為或者查找錯誤的要求創建生成多樣化信號的能力。需要特別注意現代信號處理與傳輸模式,比如基帶、中心頻率、射頻和超寬頻等,例如擴展頻譜是WiFi和WiMAX收發器的基礎特性。
  • 射頻流盤在信號監測中的應用
    隨著數位訊號處理技術的發展、數據總線帶寬和存儲介質讀取速度的提高,目前有越來越多的技術手段可以將一段頻譜信息實時、無失真、連續的的記錄下來,通常稱作射頻流盤(RF Streaming)。監測人員可以採用頻譜分析、數位訊號處理、統計分析、解調、解碼等方法對記錄信號進行後分析,也可以模擬現場電磁環境把記錄信號用信號源重新發射出來。
  • 射頻電路原理及主要應用
    二、射頻電路的原理及發展射頻電路最主要的應用領域就是無線通信,圖1.1為一個典型的無線通信系統的框圖,下面以這個系統為例分析射頻電路在整個無線通信系統中的作用。在這個系統中,數字處理部分主要是對數位訊號進行處理,包括採樣、壓縮、編碼等;然後通過A/D轉換器轉換器變成模擬形式進入模擬信號電路單元。模擬信號電路分為兩部分:發射部分和接收部分。發射部分的主要作用是:數- 模轉換輸出的低頻模擬信號與本地振蕩器提供的高頻載波經過混頻器上變頻成射頻調製信號,射頻信號經過天線輻射到空間中去。
  • 視頻模擬光纖傳輸技術知識有哪些 視頻模擬光纖傳輸技術知識講解
    視頻模擬光纖傳輸技術知識有哪些二、光纖傳輸設備的類型光纖傳輸設備傳輸方式可簡單的分成:多模光纖傳輸設備和單模光纖傳輸設備。多模光纖傳輸設備所採用的光器件是LED,通常按波長可分為850nm和1300nm兩個波長,按輸出功率可分為普通LED和增強LED——ELED。
  • 矢量信號與射頻信號源有何區別?
    原理是運用頻率合成單元產生連續可變的微波本振信號和一個頻率固定的中頻信號。中頻信號和基帶信號進入矢量調製器產生載波頻率固定的中頻矢量調製信號(載波頻率就是點頻信號的頻率),此信號和連續可變的微波本振信號進行混頻,產生連續可變的射頻信號。射頻信號含有和中頻矢量調製信號相同的基帶信息。射頻信號再由信號調理單元進行信號調理和調製濾波,然後被送到輸出埠輸出。
  • 高頻電路和射頻電路有什麼區別
    數字電路處理數位訊號,數位訊號只有高低兩種信號(比如,CMOS工藝的數字電路工作範圍0-3.3伏,0-0.8伏認為是低電平,2.4-3.3伏認為是高電平,其他電壓認為是無效,將所有電信號分成高低電平組成的序列),適於高速處理、高精度處理、和計算機接口,直接用計算機處理。
  • 射頻電路和數字電路有何區別?射頻電纜和雙絞線的聯繫與區別?
    射頻電路和數字電路有何區別?   對於高速數字電路而言,雖然還是關注電壓,但是其設計方法和射頻電路的設計方法相近,也需要考慮阻抗阻抗匹配,因為反射電壓的存在會導致額外的誤碼率。;   4.通常,射頻模塊的輸入/輸出阻抗很低,典型值為50歐,較低的阻抗有利於將功率傳送到某個模塊或者部分電路,因為對於給定的功率P,由P=V2/Z知V2正比於Z,阻抗低的話,也就是說可以用較低的電壓傳送相同的功率;   5.射頻模塊優先選擇更大的漏極電流,這對於給定的電壓更有利於功率的傳輸;   6.通信系統中,對於接收機,射頻信號在解調前,需要進行功率變換
  • 射頻系統中的濾波器基礎知識詳解
    打開APP 射頻系統中的濾波器基礎知識詳解 發表於 2017-12-04 19:07:45   濾波器是射頻系統中必不可少的關鍵部件之一,主要是用來作頻率選擇----讓需要的頻率信號通過而反射不需要的幹擾頻率信號。
  • 超高速雷達數位訊號處理技術簡介
    二、超高速數位訊號處理在雷達中的應用1.距離高解析度雷達數位訊號處理距離高解析度雷達具有多種優點[1].對於最為常用的線性調頻脈衝(CHIRP)信號,為實現0.1~1m的距離解析度,要求信號帶寬可以達到150~1500MHz[2],因此是超高速數位訊號處理技術的主要應用之一.
  • PCB設計中射頻接口和射頻電路的特性
    不過,目前市面上有一些EDA軟體具有諧波平衡(harmonic balance)、投射法(shooting method)…等複雜的算法,可以快速和準確地仿真射頻電路。但在學習這些EDA軟體之前,必須先了解射頻電路的特性,尤其要了解一些專有名詞和物理現象的意義,因為這是射頻工程的基礎知識。
  • 如何使用示波器進行射頻信號測試
    隨著無線通信、雷達、衛星通信、光通信等領域對於信號傳輸速率或者解析度要求的提升,採用的調製制式越來越複雜,信號帶寬也越來越寬。現代的實時示波器由於晶片和材料工藝的提升,已經可以提供高達幾十GHz的實時測量帶寬,同時由於其時域測量的直觀性和多通道等特點,使其開始廣泛應用於超寬帶信號以及射頻信號的測量。
  • 射頻是什麼?有什麼作用?及射頻的原理和組件介紹
    任何電路中的任何時變信號都會產生EMR,其中包括數位訊號。在大多數情況下,此EMR只是噪聲。如果沒有造成任何麻煩,則可以忽略它。在某些情況下,它實際上可能會干擾其他電路,在這種情況下,它會變成EMI(電磁幹擾,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因此,我們看到RF設計不僅僅在於生成EMR;它還涉及到控制EMR。
  • 基站射頻卡時鐘樹設計方案
    儘管數字操作多種多樣,在某些時候信號必須調製成一個載波,它可以在824MHz~2.62GHz範圍內並以模擬信號傳輸。大多數基站架構的地址多信道協議包括LTE、WiMax和多載波GSM使用的單級模擬轉換方法,如圖1所示。
  • 射頻晶片基礎知識科普
    無線通信系統中,一般包含有天線、射頻前端、射頻收發模塊以及基帶信號處理器四個部分。隨著5G時代的,天線以及射頻前端的需求量及價值均快速上升,射頻前端是將數位訊號向無線射頻信號轉化的基礎部件,也是無線通信系統的核心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