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十年前,《地球脈動1》帶給我們絕美的世間萬物,讓人類感到震撼與敬畏。
從南極到北極,從赤道到寒帶,從非洲草原到熱帶雨林,再從荒涼峰頂到深邃大海。
我們看到了Okavango洪水的漲落及其周邊賴以生存的動物們的生存狀態,看到了罕見的雪豹在漫天大雪中獵食的珍貴畫面;看到了冰原上企鵝、北極熊、海豹等生物相互依存的嚴苛情景。
十年之後,它的第二季終於開播,以豆瓣10分滿分的勢頭將其他電影遠遠甩在身後。
第一集一出,其中一段【海灘群蛇追殺海蜥蜴】的視頻就引發微博大V的瘋狂轉發,一度成為微博熱搜。
好奇寶寶們是不是開始蠢蠢欲動啦!
不如跟著小編一起先睹為快吧!
注意!前方高能!
驚得小編手裡的滑鼠都扔飛出去了,
怎「震撼」二字了得!
短短幾分鐘,小心臟跟坐「過山車」似的,
搭配音樂,越發驚險刺激!
鬼知道這群剛出生的海蜥蜴到底經歷了什麼!
這就是《地脈》最擅長的敘事方式,站在人類的視角,將動物的打鬧嬉戲、爭權奪勢、逗趣求偶刻畫得更加生動形象。透過鏡頭裡的每一雙眼睛、每一聲啼名、每一幕轉身的背影,我們總能感受到地球生命的「渴望」、「驚恐」、「喜悅」、「悲悽」、「執著」、「守候」。
(旁白:嘿!快給我粗壯如槳的臂膀來個特寫!「狗刨」姿勢向前衝刺一百米,勝利就在前方!)
沒錯,他就是鼎鼎大名
拖延癌晚期的「閃電」—侏三趾樹懶
所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這隻成年公樹懶一改往日拖延遲緩,不遠百裡,橫穿叢林,涉水渡河,只為眾裡尋她。
除此之外,你還將看到科莫多巨晰,青藏高原上的雪豹以及斯島黃眉企鵝 and so on……
《地球動脈》在紀錄片史上的空前成功,可以說必然將會對未來紀錄片的走勢產生深遠的影響。我把它的成功歸為以下3點。
如此超大片級別的良心巨製,拍攝過程的艱辛可想而知。《地球脈動 II》的製作團隊歷時 2089 個拍攝日,歷經 117 趟攝製之旅,走訪 40 個不同國家,才拍出了這部紀錄片。
單單為了拍攝《草原》一集,工作人員在兩年時間內到奧卡萬戈三角洲露營長達五個月之久,就是為了看沼澤獅獵捕非洲岬水牛。他們身處險境之中,不但衣服被劍葉草劃了個稀巴爛、身上被蚊子咬了個遍,還得時刻擔心可能會受到鱷魚的攻擊。
而在冰天雪地的南極,為拍一組企鵝的鏡頭可以在極地住三年,在四十度的沙灘暴曬幾個月,在雨林穿梭,在海上航行,對於紀錄片拍攝者來說要付出常人難以忍受的耐心和辛苦。
這一季拍攝中,令製片人最深刻難忘的便是對雪豹的拍攝過程。
雪豹,是高原地區距離人類最遠,最神秘的物種。它站在整個青藏高原生物鏈的最頂端,在整個野生動物的科研界,人們對這種動物認知甚少...
這一次,《地球的脈動 II 》 的團隊動用各種自動感應拍攝小型攝像機的高科技,把攝像機放在絕壁上雪豹可能經過的各個角落,守候了整整幾個月。
在布設了無數自動感應攝像機的守株待兔下,終於,他們拍到了無與倫比的畫面...
雪豹無比的接近攝像機,從觀眾角度看,就好像雪豹從自己面前經過一樣...
導演艾雷斯泰·法瑟吉爾曾表示,「《地球脈動2》運用前瞻性思維,在過去三年中我們採用超高清4K攝影機拍攝,同時使用了無人機和遠程控制拍攝技術。《地球脈動2》播出後極有可能成為4K電視機的助推器。」
在這點上,我們不得不佩服BBC攝製組的前瞻性,眾所周知一般大型紀錄片的拍攝都會有一個漫長的拍攝過程,短則二三年,長則八九年甚至數十年。這就要求拍攝方要充分考慮時效性,預估到片子播出時的播放技術普及和觀眾的接受度。也就說BBC必須在八、九年前就要為如今的4K、HDR鋪路,否則難以滿足當下觀眾的需求。
BBC紀錄片一直遵循的精神是「Let me tell you an interesting story」。是的,紀錄片和電影一樣,首先它要是一個好故事,觀眾才能身臨其境的觀賞,
《地球脈動》系列的編劇,也是紀錄片界的泰鬥級人物——大衛·愛登堡就是一位懂得如何把自然界的傳奇故事講好的生物學家。如果你看多了國內紀錄片和國外紀錄片,其中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國內紀錄片傾向於教化觀眾,而國外紀錄片則傾向於講故事。即使是自然題材的紀錄片也要有一個好的臺本,讓觀眾坐在沙發上聽你把故事講完。
在整部紀錄片中,漢斯·季默、Jacob Shea 與 Jasha Klebe 三位作曲家聯手,為《地球脈動》寫下四十九段標題交響曲,如「Epilogue」、 「The Sloth」、「Home to Dragons」等,統稱為:《地球脈動 II》組曲。
漢斯·季默
《地球脈動II》預告片的背景音樂譜寫的譜寫者。漢斯·季默鋼琴擅長高節奏性、高戲劇張力的配樂,由他配樂的電影超過一百五十部,包括《雨人》、《獅子王》、《珍珠港》、《盜夢空間》、《為奴十二年》、《小王子》、《蝙蝠俠》、《功夫熊貓》等每一部都堪稱「巨作」。
雅各布·謝伊
雅各布·謝伊畢業於加利福尼亞大學,主修作曲,畢業後長期與好萊塢頂級作曲家一同工作,他參與製作的電影插曲有《驚濤駭浪》、《變形金剛》、《馬達加斯加》、《卑鄙的我》等。
雅沙·克勒貝
由於自小接受嚴格的學院派教育,雅沙擅長嚴肅的自然紀錄片音樂譜寫——他的作品常出現在探索、歷史、國家地理等頻道。
毫無疑問,《地球脈動》「一生推」!
如果2016隻看一部劇,那非它莫屬!
(部分資料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