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種植#我們在養殖蘭花的過程中,常常發現盆內有很多黑色的小蟲,這些小蟲叫鼠婦,鼠婦看起來令人噁心,名字聽起來怪怪的,很多人都很陌生,鼠婦是一種隱藏在蘭花盆內的害蟲,現有蘭花資料當中幾乎沒有關於鼠婦的記載,但它卻一直危害著蘭花,喜歡啃食蘭花的根系。
鼠婦屬於甲殼綱,等足目,潮蟲亞目,潮蟲科,鼠婦屬,可入藥,有平喘,利尿,解毒,止痛,鎮靜的作用。鼠婦還有另外一些名字,如:潮蟲、西瓜蟲、負蟠、鼠姑、鼠黏、糰子蟲、地蝨婆、地蝨子等,在全國各地都有分布,個頭大的在1cm左右,算是蘭花害蟲當中個頭較大的了,身體形狀為長橢圓形,扁平,腦袋很小,背部稍隆,體軀能像刺蝟一樣捲曲成球形。
鼠婦身體顏色常為黑褐色,腹部為灰白色,小蟲在成長階段全身都是灰白色,幼蟲為淡黃色,鼠婦的外殼較硬,將身體分割成9段,第一段頭部較小,長有兩根觸角,最末端的屁股寬大呈半圓形,著生兩根短翹的尾巴,殼下面長有7對腿,可以在地上快速爬行,也能在不光滑的表面快速攀爬,在20~25℃之間較為活躍,在房前屋後的石塊、磚塊、牆角、瓦礫下面、盆裡、壇內均可以找到,城市道路旁和小區內的綠化帶內也有很多。
鼠婦對人沒有危害,喜歡群生,我們在給蘭花翻盆或者採用浸盆澆水的時候,會發現盆內會有好多的鼠婦,並不是單只出現,鼠婦喜歡潮溼的環境,所以也被稱為潮蟲,而蘭花盆的生長環境正好與鼠婦的生存環境吻合,都是喜歡潤而不溼的環境,盆的大量的腐殖質也是鼠婦最喜歡的食物,鼠婦主要是以腐爛的樹枝葉等腐殖質材料為食,但有時候也會啃食蘭花的莖葉及根系。
蘭花盆的鼠婦有的是植料裡面帶的,有的是外面環境中怕進去的,特別是樹皮類植料,在上盆前沒有用藥物殺蟲或高溫蒸煮,是很容易把蟲卵帶入盆內的,這些蟲卵就會在盆內孵化並快速繁殖,然後啃食樹皮類的植料,時間長了就會把盆內的樹皮植料快速消耗掉,讓植料變成細的糞便,有一部分會隨澆水流走,有一部分會滯留盆中,影響盆內的透氣性,特別是盆底部會堵得比較嚴重,啃食蘭花的根系後還會讓病菌有可乘之機,使蘭花生病。
鼠婦在春夏秋三季都會發生,冬季可在盆內越冬,不太容易被我們發現,白天都是躲在盆裡面,晚上才出來活動,鼠婦雖然喜歡潮溼的環境,但怕水,我們在大水衝淋蘭花的時候,特別是直接將蘭花浸入水中,鼠婦會紛紛從盆內爬出來,這時候才會被我們發現。
鼠婦的防治並不難,在蘭花上盆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先對植料進行殺蟲工作,可以在植料當中放入溴氰菊酯和速滅殺丁,我建議用開水浸泡植料或高溫蒸煮植料,這樣比較方便,也徹底,然後將蘭花放置在蘭架上面,蘭架要光滑,粗糙的蘭架鼠婦可以很容易爬上來,直接將蘭花放置在地面的是非常容易進鼠婦的,而且鼠婦發現盆內環境合適,會長期呆在裡面並產卵。對於已經發現了鼠婦的蘭花,可用殺蟲劑進行殺滅,普通的殺蟲劑都可以殺死,如:滅絕粉、蟑螂淨、菊酯類藥劑等,也可以在植料表面放小白藥、潮蟲粉來殺滅。作者:梅飛,文章和圖片供大家參考和欣賞,歡迎留言補充,蘭花吧,2012年至今專注蘭花知識的傳播,每天發布專業的蘭花知識,帶你深入了解蘭花,輕鬆養好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