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彩超是唯一能直觀顯示心臟瓣膜病變的儀器,通過彩超的測量,醫生可了解瓣膜病變的程度以決定治療方式。可以說,幾乎所有的心臟病都能用彩超確診。
臨床上,多患者捧著心臟彩超報告來諮詢問題,比較常見的有3個——
1.二尖瓣(或三尖瓣、主動脈瓣等)輕度反流或者輕度二尖瓣(三尖瓣、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有問題嗎?
這個從字面上看,就是由於輕度瓣膜關閉不全,導致心臟收縮時有部分血液回流,看起來好像是有大麻煩,但是並非完全如此。
血液在心臟中的正常循環過程如下:
血液從全身的靜脈系統匯總,最後通過上腔靜脈和下腔靜脈回到右心房。在心臟舒張時,三尖瓣開放,血液流到右心室,然後心臟收縮,三尖瓣關閉,肺動脈瓣開放,右心室裡的血液被射到肺動脈裡,進入肺循環。之後從肺循環回來的血液通過肺靜脈回到左心房。在心臟舒張時,二尖瓣開放,血液流向心室,當血液充盈滿後,心室收縮,二尖瓣關閉,主動脈瓣開放,心室強有力收縮將血液射向主動脈,然後到達全身。當然,左右心室基本上是同時收縮的。
從這裡可以知道,瓣膜相當於一個活瓣,只能單向開放,以保證血液正常流動。從理論上來說,正常人心臟的瓣膜關閉應該天衣無縫,不會有血液漏回去。其實不然,隨著心臟彩超技術的發展,心臟彩超的敏感性提高,人們已經發現,在正常人心臟瓣膜的關閉中,也會存在小小的縫隙,導致有少量的反流出現。所以,正常人也可以出現輕度的瓣膜反流,也就是輕度的關閉不全。所以,如果您沒有症狀,心臟超聲沒有看到其他問題,例如瓣膜的損害,心房或心室的擴大,心肌收縮力下降等,那麼這個反流就是正常的,自然不需要治療。
如果反流程度是中度,那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器質性原因,或者是瓣膜本身的問題,或者是由於心室擴大,使瓣膜相對關閉不全,需要進一步檢查。
2.心臟彩超報告心臟收縮功能正常為何還會出現心衰?
有些患者問:我的心臟彩超結果上說,心臟收縮功能正常,為什麼我還會有氣促?
首先,我們要知道心臟彩超的這個結果是怎麼來的:從心臟彩超看心臟收縮功能正常與否,主要是看左室射血分數這個指標,英文代號LVEF,這個左心室射血分數等於每次左心室收縮時射出的血液量除以左心室舒張末期所充盈的血液總量的比值,就是說左心室內舒張末期的血液有多少在左心室收縮時被射出去的比例。通常不低於50%為正常。左室射血分數的確是判斷左室收縮功能的一個重要指標,但是它也是有缺陷的,例如對有嚴重二尖瓣反流的患者,在左心室收縮時,有大量的血液反流到左心房,僅有少量的血液通過主動脈達到全身的重要器官,相當於無效做功,這也會造成心衰。這個時候測左室射血分數就是正常的,甚至會很高,因為它有很多心室的血液被射到了心房。
這裡還有一個方面,就是這個患者的心室收縮功能是正常的,但是可能心室的舒張功能出問題了。心臟收縮的力量叫收縮功能,這個容易理解,那什麼是舒張功能下降呢?舒張功能就是心室在舒張期擴張的能力,舒張能力越強,產生的負壓越高,就越能將心房的血液吸入心室。如果舒張功能差,相當於心室肌肉僵硬,舒張期不能將血液很好地吸入心室,那麼在舒張期就會有大量的血液殘留在心房中,使心房的壓力增高,自然,從肺裡流到左心房的血液也會殘留在肺裡了,肺裡面的壓力增高,就會出現肺水腫,就是急性左心衰,這就會表現為突然發生的氣促。這時測量的左室射血分數也是正常的。這種由於舒張功能下降導致的心衰叫做舒張性心衰,最新的專業名稱叫左室射血分數保留的心力衰竭。
舒張功能不全多見於高血壓左心室肥厚、冠心病的早期、肥厚性心肌病等。一般來說,在疾病早期,會先出現舒張期心衰,之後隨著病情的發展,才會出現左室射血分數下降的收縮性心衰。舒張性心衰相對而言,預後要好些,治療效果也好些,積極的治療甚至可以逆轉心功能,完全恢復。所以這時及時幹預,避免由舒張性心衰進展為收縮性心衰非常重要。
所以左室射血分數正常並不等於心臟的所有功能都正常。舒張功能差也會出現心衰,左室射血分數低,自然不好,提示收縮力下降。左室射血分數正常,也不可大意,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可能是正常的,可能是假象,也可能是舒張性心衰。
在某些疾病的早期,例如高血壓、冠心病,常常導致心臟的舒張功能下降,這時測量收縮力的指標例如左室射血分數(LVEF)是正常的。舒張功能下降可能在平時不會有什麼症狀,但在某些誘因下同樣會導致心力衰竭,引起突然發生的氣促等,所以舒張功能下降同樣不可以大意。
3.在心臟彩超上有什麼指標會提示舒張功能下降呢?
其實,這對於我們醫生來說,也是一個難題,現在心臟彩超中有一些指標可以提示舒張功能下降,但是也不是很明確。我們該怎麼認識這個呢?
在心臟彩超的報告單中,有「E峰」和「A峰」的數值,還有一個「E/A」的數值,這就是目前用得最多的判斷左室舒張功能的指標。所謂E峰,就是在左室舒張早期,由於左心室肌肉舒張產生吸力,使血液由左心房通過二尖瓣快速流入左心室,這是在二尖瓣測量到的最高血液流速,專業上叫「舒張早期血流峰速度」。這個值越大,說明流速越快,就是左心室舒張產生的力量越大,左心室的舒張功能越強。
所謂A峰,就是在舒張晚期,左心室基本已經沒有什麼吸力了,這是依靠左心房的收縮,將血液射入左心室,那麼,這個時候在二尖瓣口測量到的最高流速,就是A峰的數值,專業上叫「舒張晚期血流峰速度」,這個數值就反映了由於左心房收縮將血液射入左心室的量。依靠左心房收縮射入的血液在左心室的血液中僅佔很少的部分,這個數值應該是小於E峰的。那麼對於一個正常人來說,E/A應該是大於1的。
對於舒張功能下降的患者,在舒張期舒張產生的負壓有限,這是由左心室吸入的血液減少,那麼相對而言,在舒張晚期,由左心房收縮而射入的血液就增多,那麼這個E/A比值就會下降,可能會等於1,甚至會倒置出現小於1的情況,這就提示了舒張功能的下降。
這個比值在衡量舒張功能不全時,有一定的局限,主要是對於有些中度的舒張功能不全,這個比值可能會出現假性正常化;而在重度舒張功能不全時,甚至會出現E/A比值增大,大於2的情況。
還有兩個相近的報告經常見到,就是「左室順應性下降」或者「左室馳緩性下降或弛緩異常」。所謂順應性或者弛緩性,就是某一個物體在外力作用擴張的能力,容易擴張為順應性大,不容易擴張,就是順應性下降。舒張功能下降,自然就不容易擴張,順應性就減退,所以順應性下降或者弛緩異常提示舒張功能下降,不過一般來說,使用順應性下降或弛緩性下降這個描述,對舒張功能下降不是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