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熱和能
第1節 分子熱運動
第2節 內能
第3節 比熱容
教學要求:
掌握納米技術應用;物質世界從微觀到宏觀的尺度物質由分子和原子組成,固、液、氣態分子特性及外在特徵,原子的核式模型;分子動理論;分子熱運動,熱運動與溫度的關係,分子間作用力及種類;擴散現象及範圍;分子動能、分子勢能,內能,熱傳遞,熱量及其單位;內能的改變方式(做功和熱傳遞);比熱容的物理意義、定義、單位;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屬性,水的比熱容及其特點;熱量計算公式;第十四章 內能的利用
第1節 熱機
第2節 熱機效率
第3節 能量的轉化和守恆
教學要求:
掌握熱機,熱機的能量轉化,熱機的種類,內燃機的四個衝程,熱機的效率;燃料的燃燒及能量轉化,熱值及其單位;能量守恆定律。第十五章 電流和電路
第1節 兩種電荷
第2節 電流和電路
第3節 串聯和並聯
第4節 電流的測量
第5節 串、並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
教學要求:
掌握帶電、兩種電荷、摩擦起電、電荷相互作用、電荷量及單位、自由電子;驗電器的作用;電流的形成,電流的方向規定;電路及其組成,通路、短路、斷路,常見電路元件的符號,電路圖;常見的電源——電池、發電機;物質的導電性,常見的導體和絕緣體;生活、生產中採用簡單串聯或並聯電路;串聯和並聯電路的結構、特點、作用、區別;兩個用電器的串、並聯電路、電路圖;電流(強度)的意義,單位,測量工具;使用電流表;串、並聯電路中的電流的規律及公式(僅限於兩個用電器)。第十六章 電壓 電阻
第1節 電壓
第2節 串、並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
第3節 電阻
第4節 變阻器
教學要求:
掌握電壓的概念、單位、測量工具,常見的(36V、220V、1.5V)電壓值,電源的作用,電池串聯後的電壓值;用電壓表測電壓值;串、並聯電路中的電壓的規律及公式(僅限於兩個用電器);半導體,超導現象,超導體;導電性,電阻的概念、單位,電阻器及其符號;電阻大小與長度橫截面、材料的定性關係;滑動變阻器的構造、符號、作用、使用方法(4個接線柱);串、並聯電路中的電阻規律及公式(僅限於兩個用電器);第十七章 歐姆定律
第1節 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係
第2節 歐姆定律
第3節 電阻的測量
第4節 歐姆定律在串、並聯電路中的應用
教學要求:
掌握歐姆定律的內容、公式;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第十八章 電功率
第1節 電能 電功
第2節 電功率
第3節 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
第4節 焦耳定律
教學要求:
掌握電能及單位,電能表的作用、讀數方法;電功及其單位,電流做功的過程就是電能轉化的過程;電功定義式;電功率的意義、定義、定義式、單位;電功率和電流、電壓之間的關係及公式;額定功率、實際功率;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電流的熱效應及能量轉化;焦耳定律。第十九章 生活用電
第1節 家庭電路
第2節 家庭電路中電流過大的原因
第3節 安全用電
教學要求:
掌握家庭電路的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輸電線:火線、零線,電能表,總開關,保險裝置——保險絲,空氣開關,兩孔插座,三孔插座,漏電保護器等),家庭電路中電流過大的原因,家庭電路中的電流與用電器的總功率的關係及公式;兩種類型的觸電;試電筆的使用,幾種容易觸電現象,觸電急救措施;保險絲材料的選擇,安全用電常識。第二十章 電與磁
第1節 磁現象 磁場
第2節 電生磁
第3節 電磁鐵 電磁繼電器
第4節 電動機
第5節 磁生電
教學要求:
掌握磁性,磁體,磁極,磁極間的相互作用,磁場,磁場的方向,磁感線,條形、蹄形磁體的磁感線,磁化,日常中的磁現象;磁極相互作用、磁場形狀;奧斯特實驗及其意義,電流的磁效應,電流的磁場及方向,電磁鐵,鐵心的作用;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的形狀、極性與電流方向的關係;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電磁繼電器讀圖;通電導線在磁場中會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與電流及磁場的方向都有關係、能量的轉化;電動機的原理、工作時的能量轉化;法拉第實驗,電磁感應,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感應電流的方向與誰有關,電磁感應中的能量轉化;發電機的原理、能量轉化。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傳遞
第1節 現代順風耳──電話
第2節 電磁波的海洋
第3節 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
第4節 越來越寬的信息之路
教學要求:掌握電磁波及應用,電磁波可以傳播信息、可以在真空中傳播及速度,波長、頻率和波速的關係。
第二十二章 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第1節 能源
第2節 核能
第3節 太陽能
第4節 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教學要求:
掌握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核力,核能,裂變,聚變;核能的優劣,核汙染;太陽能的利用方法(直接利用和間接利用);能量的轉化與轉移的方向性,不可逆過程,內能只能從高溫物體轉移到低溫物體;能源危機,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