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訊 記者 劉瀾瀾 鄭夢婷)連日來河北省一直高溫,一則關於「一天當中何時加油更划算」的話題討論相當熱烈,不少網友甚至搬出中學物理中的液體密度理論,結合熱脹冷縮的物理特性,最後得出結論:早晚氣溫低時加油更划算。但事實的確如此嗎?
記者隨機採訪了幾位駕駛人,駕駛人眾說紛紜,有說划算的,也有說不划算的。那究竟在氣溫低的時候加油劃不划算呢?我們來到了中國石油第31加油站,請專業人員來揭曉答案。
準備工作完畢後,我們就開始了對市民常用的92號汽油進行密度測試。本次測試模擬城市早上和中午的溫差,比較一下25℃和35℃兩個溫度的汽油密度和質量的相差幅度。當室外環境為25℃時,汽油的密度為0.734g/ml;室外環境為35℃時,汽油的密度為0.7335g/ml。
以普通家庭轎車50升的油箱為例,根據公式質量(g)=密度(g/ml)×體積(ml),將25℃和35℃兩個溫度的汽油換算成質量數值的話,兩者之間僅僅相差了20g。如果以92號汽油的平均密度0.73375g/ml計算,大約相當於0.0273L汽油。那麼,在加滿油的情況下兩者能夠相差多少錢呢?按照目前每升6.65元的油價來計算,一箱油才差一毛八!
中國石油第31加油站站經理李興波表示,理論上「氣溫較低時加油比較划算」這種說法沒有問題,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因為加油站的儲油罐大都深埋在地下,而且均有一定程度的防護層,汽油溫度並不會如大家想像中那樣隨外界氣溫的變化而劇烈變化,而是保持相對穩定的溫度與密度,所以出油量相差無幾。
此外,李站長也提醒,夏天溫度升高汽油體積會發生一定膨脹,所以加油不宜加滿,否則容易導致溢出,甚至帶來安全隱患,建議最好不要超過油箱的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