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任何足夠先進的技術都等同於魔術。——亞瑟
在浩瀚無垠的宇宙當中,地球只不過是滄海一粟,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曾經思考過很多事情,其中有一件事情最為著名,那就是我從哪裡來?關於人類文明的起源一直是個謎,在很長時間之前,人們一直相信是神創造的人,關於東西方還有兩個不同的版本。
在東方有一個傳說女媧創造人,"俗說天地開闢,未有人民,女蝸摶黃土作人",在西方則都是亞當和夏娃。除此外,還有關於史前瑪雅人的說法,史前是否存在人類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就在上個世紀,美國的一個電器師傅發現了一枚三叉插頭,這枚插頭卻來自10萬年前,難道文明真的被毀滅或者重啟過嗎?
人類的起源和發展
在歷史上,關於人類起源的爭論一直起著主導地位的是神所創造人類。不過隨著科學的發展,達爾文提出的物種進化論推翻了"宇宙開始是一片混沌狀態,上帝不滿意這原始的混沌,於是開始了創造天地和人類"這種神創論,他把物種進行了重新的定義,而物種進化到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人盡皆知的事實。
最初人們是由南方古猿慢慢的進化而成的,不過,現在仍有人對物種進化提出了一個疑問。猿類通常是彎曲行走,而人類則是站立行走,那麼當初那個南方古猿究竟是怎麼站起來的?除此之外,還有人在地球上發現了一些特別的東西,也來質疑物種進化論。
曾經有人在珠穆朗瑪峰周圍看到了一些非常特別的事情。他在遠古的三葉蟲化石上發現了人類的腳印,人們也發現了埃及法老身上的人造心臟,甚至包括幾十億年前的核反應堆,這些被發現的事實都印證了在幾十億年前是有人類文明存在,而且當時的科技還比較發達,就在上世紀的90年代。一位美國電工發現了距今10萬年前的插頭。隨即人們就產生了很多疑問,人類究竟是怎麼來的,過去真的存在比人類現有科技還發達的文明嗎?
鑲嵌在石頭中的物品
電力能源是世界清潔能源之一,但是電力的發展史卻並不是很長,從安培發現電磁現象為止也才兩三百年的時間。不過,在上個世紀的九年代末,美國電工的一項發現讓人們質疑了電力究竟存在了多少年。
這位電工老師正在享受難得的假期,想好好放鬆一下,在他漫步到小溪旁邊的時候,突然腳底仿佛被什麼扎了一下。本來以為是被石頭砸了一下,當他低頭看去眼前的那一步,讓他非常的不解,因為扎他的並不是什麼石頭兒,是一塊兒三叉插頭。這種插頭他最熟悉,他本身就是電工。本來他想把插頭拔出來,可是無論他怎麼努力,插頭一直都紋絲不動。
為了能夠讓插頭完整的出來,他把周圍全部清空,最終,他發現這個插頭並不是單獨的,而是鑲嵌在一塊兒石頭中。他因為特別的好奇,索性就把石頭帶著插頭拿回了家。但之後這個插頭卻備受關注,甚至引來了專業的人員。
10萬年前的插頭
這個電工在回家之後把插頭進行了非常細緻的處理,他發現插頭與石頭渾然天成,有一點兒不像是被人為放進去的。隨後他便把這件事情報給了當地的報社。哪知經過報社刊登,這一則消息備受爭論。甚至引起了當時科學家的青睞。很快專業的人員就找到了這個男子並把石頭帶走了。
這塊石頭是一塊沉積巖歷史非常悠久,經過專業儀器的測量,發現石頭當中還有個同位素來自十萬年前。裸露出來是插頭金屬的部分,這個插頭常年在小溪的旁邊,讓水浸泡了很久,但是外面金屬卻沒有被鏽蝕放到現在這基本是不可能的,無論你防鏽措施做得多好,經過10萬年的時間,任何金屬都會生鏽。
當時專家們還在討論一個問題,這個插頭究竟是被鑲嵌在石頭當中的還是原來就有的,經過一系列複雜的專業檢測得出了結論。這塊兒石頭是後來形成的,而插頭則是原先就有,形成過程有一點類似於琥珀,這一結果也就向外界證明了這個插頭是10萬年前的作品。
插頭的謎團
發現10萬年前插頭,這些消息在科學界迅速引爆,相比於其他人單純的好奇,科學家則討論的有關於插頭兩點問題,首先插頭的原材料是什麼?現在世界上發現的任何金屬都無法達到這種狀況,歷經了十萬年的風雨,他仍然沒有被腐蝕,甚至到現在科學家做過實驗,他還能使用。
第二點則是插頭的基座。現在插頭基座大部分都是卷的但是這個插頭的基座卻不是我們熟知的橡膠也不是木頭,它是一種比較特殊的物質,如果科學家能夠把這兩個問題弄明白,那麼將會是驚天地發現。
這一消息讓很多人興奮,也遭到了很多人質疑,有一個地質學家說這個時候有可能是人工合成的,不過經過同一素的檢測證明了這塊石頭就是10萬年前。還有人說為什麼不把這塊石頭和插頭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其實可以加不願意研究,他們有一部分私心,根據《物種起源》,我們知道人類是由原來進化而來的,當時的猿類不可能製造這種插頭。如果科學家真的研究了,很可能就會把物種進化論推翻,到時候關於人類起源則又成了一個謎題。
世界上的知識是趨近於無限的,人類所了解到知識非常的狹隘,而人類的社會也因為探索知識的步伐而在進步。地球在雨中當中就像沙漠中的一粒沙子一樣,我們僅僅能夠了解我們所知道的,而對於以前是否存在過人類,我們卻不得而知,興許我們通過科技的發展,在未來的某年裡就會知道人類的起源究竟是什麼樣的。
參考文獻
《風俗通》《創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