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獅子與老虎究竟誰更厲害的話題都保持著很高的熱度,它們是現存最大的貓科動物,體型相近,生態位相近,當然最重要的是獅子與老虎已無交集,即便是同時擁有亞洲獅與孟加拉虎的印度,它們之間的棲息地也是分開的。
亞洲獅僅生存於古吉拉特邦的吉爾森林裡面,而老虎在印度的分布很廣,在50個國家公園和保護區裡,但唯獨缺了古吉拉特邦,看老虎和獅子直接分出勝負已是不可能的了,這就給人們留下了巨大的想像和討論空間。
獅子
近些年裡總是會傳出東北虎體型大不如前的說法,雖然這的確是事實,根據2005年俄羅斯、印度及美國一些科學家,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研究論文來看,當代東北虎體重較1970年之前下降了不少,雄虎平均體重為176.4千克,雌虎平均體重為117.9千克。
但也沒有傳聞中說的那麼誇張,東北虎目前依舊是最大的老虎之一,比如「阿穆爾虎工程」在錫霍特-阿林地區捕獲的一隻雄性東北虎,其體重就達到了206千克。
現代獅子一共可以分成兩個亞群,分別是:非洲獅群和亞洲獅群,亞洲獅群除了規模比非洲獅群小之外,其個體體型也不如非洲獅。
東北虎與非洲獅的體型相近,單挑結果肯定是不可預測的,那麼要論二者對野生動物的獵殺能力,誰的本事更高呢?
東北虎
獅虎理論戰力分析
決定獅子與老虎戰力上限的主要因素無非就是體型、牙齒爪子長度、四肢力量及咬合力這幾個方面。以目前的研究資料來看,想要獲取這幾個因素的數值並不難,所以理論上獅虎的戰力是很容易評估的。
就體型而言,目前來說非洲獅比東北虎是有一些優勢的,但遠遠沒有達到絕對優勢的地步。
從一些生態項目所捕獲測量的獅子數據,及一些研究論文中的引用數據,我們可以得知目前非洲獅雄獅體重多在186.55-225千克間,雌獅體重則為118.37-143.52千克,東非的獅子要比南非的獅子小一些。
非洲雄獅
爪子是與四肢力量相配合才能發揮作用的,就長度而言,老虎的爪子與獅子的爪子相差不大,且二者都是屬於貓科中爪子能夠自由伸縮的一派。
但若論四肢力量的話,老虎是具有較大優勢的。除了肉眼可見的四肢粗壯度以外,老虎的後肢能夠支撐整個身軀長時間站立,這是老虎能站起來快速揮動雙爪的前提條件。而獅子的四肢力量相對較弱,從它們捕獵時就能夠看得出來。
非洲草原上的獅子經常群體捕獵,在遇到大型獵物的時候,通常會跳到獵物的背上撕咬,但這樣做卻很容易掉下來,不是獅子的爪子不夠鋒利,而是它的四肢力量較弱,不足以長時間支撐獅子「掛」在獵物的背上。
獅子捕獵時跳到了獵物背上
犬齒長度與咬合力也同樣是一個組合,無法單獨發揮作用。老虎的犬齒長度是現代貓科裡面最長的(注意是整體長度,而不是比例),較大的東北虎犬齒肉眼可見部分能達6.4-7.6釐米,獅子的這項數值也差不了多少,約5.8-7.5釐米。
但就咬力而言,老虎則相對較高。不同動物之間的咬合數據是不能直接對比的,畢竟它跟體型、年齡、身體狀態等眾多因素有關,因此國際上引入了「咬力商」這個概念。
咬力商的概念比較複雜,就不深入探究了,這裡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是體重與咬力的一個比值。同體型的兩種動物,咬力商的數值越大,則咬力越大。
根據動物學家史蒂芬·羅發表在《生命科學》上的研究報告,我們可以知道一些常見動物的咬力數據,其中老虎的咬力商為127,而獅子的咬力商則為112。由此可見,獅子在犬齒咬力這方面,與老虎相比還是有不小差距的。
呲牙的猛虎
綜合來看,非洲獅與東北虎相比,在體重上略有優勢,但這個優勢並沒有達到絕對優勢的地步,它們依舊屬於同一個量級。
在其他硬體裝備上面,東北虎則比獅子有優勢,同樣的,這個優勢也沒有達到絕對優勢的地步。所以獅虎之間的戰力差距其實非常小,只能說在理論上,東北虎因四肢力量和咬合力都比較大,所以勝算會更高,但在實際戰鬥中,二者的勝負結果是不可測的。
獅虎狩獵數據分析
論獵殺能力,歸根結底還是得回歸到實際的狩獵行為上面。獅子與老虎都是自己所屬生態環境中的頂級捕食者,所處的生態位類似,能夠限制眾多食草動物及部分食肉動物的種群發展。
因此,狩獵成功率、獵物喜好、對次級猛獸的抑制能力、種間競爭的勝負等等,都是考量狩獵能力的重要標準。
老虎咬死豹子
一項針對錫霍特-阿林山脈東部東北虎的研究表明,東北虎對獵物的喜好傾向於大型有蹄類,其中馬鹿、野豬及狍子,佔據了該地區老虎飲食構成裡面的前三,其次還有香樟、駝鹿等,也是老虎的主要常規獵物。
另一項針對俄羅斯遠東地區東北虎的捕食行為的研究顯示,東北虎在捕食鹿類的時候,其狩獵成功率能夠達到38%左右,而捕食野豬時,這個概率則能夠達到54%。
另外,東北虎對次級猛獸的抑制能力是很強的,比如它長期打壓灰狼的發展,在種間競爭中佔有絕對的優勢。
錫霍特山脈東部東北虎及狼的獵物喜好
因老虎是高度獨居的動物,生活的環境多為有較多地面植被覆蓋的密林,造就了它「首重擊殺」的狩獵手段。老虎通常會藉助遮蔽物的掩護,靠伏擊的方式殺死獵物,超強的咬合力配合長長的犬齒,通常能夠做到一擊必殺。
所以東北虎的整個捕獵過程是很乾脆凌厲的,基本上被它按倒的獵物,都會在幾秒鐘內喪生。
獅群的主要獵物也都一些體型較大的有蹄類,但由於它們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這裡有著相當數量的獸群,每年都會產生大量的動物屍體,所以食腐在非洲獅的身上佔有較大的比例。部分地區的非洲獅,腐肉甚至能夠佔據其飲食構成的50%以上。
不過獅子終歸還是草原上頂級的捕食者,狩獵才是主流。一項針對南非開普省阿多大象國家公園內獅子食性的研究分析表明,非洲獅對疣豬、羚羊、水牛等有蹄類動物的獵殺成功率,均沒有超過25%。
阿多的非洲獅狩獵成功率
在種間競爭上面,非洲獅對次級猛獸的抑制能力也稍弱,比如對斑鬣狗群體、對非洲野犬群體,都無法做到類似於東北虎對狼群的抑制那麼高效。
不過這也是情有可原的,畢竟非洲草原上大環境擺在那,這裡有著世界上最豐富的野生動物種類和數量,斑鬣狗與非洲獅的競爭程度,遠沒有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東北虎與灰狼那麼激烈。
非洲獅與斑鬣狗爭鬥
東北虎的對手是大棕熊
俄羅斯遠東地區,是東北虎最大的棲息地,這裡生活著約600多隻野生東北虎。在如今森林普遍缺乏大型野生動物的前提下,與這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東北虎的生境內,同樣生活著遠東豹、灰狼、黑熊、野豬及棕熊等猛獸。尤其是棕熊,體型龐大,性格暴躁,它可能是東北虎最大的「敵人」了。
在現實生活中,也的確發生了「熊虎爭鬥」的現象,老虎的獵物清單裡有棕熊,而棕熊同樣也捕食東北虎。
在微生境分布上,遠東豹與東北虎棲息地重疊的不多,黑熊喜歡在海拔較高的山地,只有烏蘇里棕熊與東北虎,棲息在海拔較低的林區,這就使得它倆之間的見面機會要大許多。
1973年,《國際野生動物雜誌》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裡面詳細記載了12起棕熊捕食老虎的事件,其中還含有成年雄性東北虎,這就說明烏蘇里棕熊的實力並不在老虎之下。那麼老虎與棕熊的爭鬥,究竟誰更佔上風呢?
烏蘇里棕熊
根據對東北虎的獵物及糞便分析,科學家們發現了熊類佔東北虎飲食構成的比例為7.1%,其中1%是棕熊。秋季是東北虎捕食熊類的高發期,專家們猜測這個季節是熊類貼秋膘的重要階段,它們會在林中瘋狂覓食,造成較大的動靜,因此與東北虎發生「遭遇戰」的概率要大許多。
WCS的一項研究則提到了東北虎在棕熊的飲食構成裡面,也佔據了0.5%的比例。1944-1959年間,俄羅斯遠東地區有32起東北虎襲擊棕熊的事件被記錄了下來,同一階段,亦發生了4起棕熊捕殺了幼年的老虎及母虎。
在一項研究黑熊、棕熊及東北虎的生態關係項目中,人們記錄下了44起發生在錫霍特-阿林保護區內的「熊虎衝突」,其中12起是東北虎被棕熊殺死了,22起是棕熊被東北虎殺死了。
熊類佔東北虎飲食構成的比例
綜合來看,東北虎最大的對手的確是棕熊,而烏蘇里大棕熊也的確有能力與老虎一戰,但就事實而言,老虎在這段爭鬥中是佔據上風的。畢竟老虎的生活每日都是茹毛飲血,早已練就了獵殺絕技,而棕熊呈雜食性,其主要食物也是植物性質的。
非洲獅能拿下長頸鹿
非洲大草原,被譽為地球上最具野性的地區之一,這裡有著世界上最大、最多的獸群,同樣也匯聚著世界上最強悍的猛獸群體。而在眾多捕食者當中,最閃耀的莫過於非洲獅群。
在非洲獅這一群體中,實力最強的則為雄獅。獅子是貓科動物裡面比較特殊的存在,不僅過著群居的生活,而且性二態十分明顯。雄獅頭上脖子等地方有長長的鬃毛,體型也比雌獅大出近三分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雌獅負責捕獵,雄獅的主要任務就是守衛領地,防止入侵者。但這並不意味著雄獅一生就不用捕獵,事實上整個獅子物種裡面,捕獵能力最強的還是雄獅。
大型非洲野水牛、鴕鳥等獵物,幾隻雌獅一般搞不定,而如果有雄獅參與就另當別論了。就像普通家庭生活裡,常常是女人負責做飯,而世界上頂尖的廚師,則多為男性。
獅群狩獵場景
非洲獅的主要獵物是一些中大型的有蹄類動物,比如疣豬、角馬、湯姆森瞪羚等等,而非洲野牛、斑馬等體型較大的有蹄類動物,雖然亦是獅子的常規獵物,但並不是佔主要成分。
單個雄獅的狩獵能力上限是成年長頸鹿,並且需要極大的運氣,目前單獅最高捕獵記錄為一隻235.6千克的雄獅,獵殺了一頭764.2千克的成年長頸鹿。
此外單獅狩獵超大型獵物的記錄寥寥無幾,至於傳言中獅子能捕食大象,則是誇大其詞了,獅群的食譜裡面的確有大象,但通常是以獅群獵殺幼象為主。
獅子狩獵長頸鹿
總的來說,由於獅子所要對付的獵物群體往往呈大型群居,且體型較大,而稀樹草原上依靠追逐的方式也不利於瞬間擊殺,這就養成了非洲獅「首重傷害」的狩獵方式。它們往往會用爪子、牙齒等裝備對獵物造成重大傷害,從而限制獵物的行動,然後才是進行咬殺。從這方面看,似乎老虎的獵殺能力更為高超一些。
(關注我,了解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