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這顆藍色星球上,幾乎只要是有水的地方,就存在著生命。而且迄今為止,科學家們也沒有發現任何可以脫離液態水仍然保持活動狀態的生命形式。所以我們才會常常說「水是生命之源」。尋找生命,科學家們的第一反應是要先找到水。
2005年初,惠更斯號降落在泰坦的表面,它拍攝到一篇平坦的戈壁灘,上面布滿了大小不一的石塊,很像是被水流衝刷形成的鵝卵石,後來公布的資料顯示,這些石頭不是鵝卵石也不是乾冰,而是真正的水冰。
2008年6月,NASA公布了兩張重磅照片,第一張是由鳳凰號在第20個火星日拍攝,在一個溝槽中,有一片白色的物質,第二張照片於4天後拍攝,依然是這個溝槽,但是那些白色物質的明顯縮小了。在零下幾十度的溫度中,白色會揮發,這只能用水冰來解釋。科學家們發現,火星上的水冰,比我們原以為的要豐富的多。
2015年7月,新視野號近距離地飛掠過冥王星,通過分析他發回的照片,科學家們發現了暴露在冥王星地表的水冰,更奇怪的是,新視野號只在冥王星的紅色區域發現了這些裸露的水冰,冥王星上的水冰也比我們原以為的要多得多。
2016年9月,NASA的天文學家宣布,找到了一個關鍵證據,證明歐羅巴表面由巨大的噴泉,為了採集這些噴泉的羽流,進一步分析生命存在的可能性,NASA現在正在推進一項名為歐羅巴計劃的工程。
2017年4月,NASA召開新聞發布會,一名卡西尼項目的科學家激動地宣布,誕生地球生命形式的所有條件,在恩克拉多斯的冰下海洋中都滿足。從這一刻起,尋找外星生物的頭號目標,就從歐羅巴轉移到了恩克拉多斯。
2018年8月,朱諾號在探測木星大紅斑的時候發現,木星內部的氣體可以分為三層,科學家用紅外光譜儀探測最深層的時候,意外地發現它蘊含大量的水冰,根據這一結論可以推算,木星所蘊藏的水量,遠遠超過了我們的地球。
2018年8月,信使號獲得的數據顯示,水星存在上萬個直徑在2.5-15千米的隕石坑,這些隕石坑要比普通的隕石坑淺了10%左右。這是怎麼回事呢?用積累水冰的厚度來解釋,是最合適的。這是以前我們從未發現過的超厚冰層。
上面的這一切都像我們表明,太陽系中的水比我們過去以為的要多的太多了。正是這些新發現,讓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們相信,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很可能存在著外星生命,而水正是科學家們千方百計搜尋地球外生命的關鍵線索。
但問題來了,要尋找外星生命,就一定要先找到水嗎?這會不會是科學家們的一種思維禁錮呢?跳出這個思維禁錮,會不會更有助於人類提早發現外星生命呢?
想要探索更多宇宙的奧秘,了解更多科普知識
大家可移步山東和校園,更多精彩內容等待你的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