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榮貌和他的小船
4月16日中午11點左右,舟山東極男子金榮貌駕著船隻出海,到青浜島附近釣魚。按平常的規律,他一般會在下午4點左右回家。但這天,直到5點多鐘快吃晚飯,他都沒回來,家人急死了,和各路搜救船隻到海上到處尋找。
但是,兩天兩夜過去,除發現他駕駛的船隻泊在海面上外,並沒有發現他和釣魚用的小船。
金榮貌海釣了30餘年,是個水性極佳的職業潛水員,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近些年來,不少人熱衷海釣這個活動,海釣會讓人上癮嗎?這其中又有哪些風險?快報記者順便幫你八一八海釣那些事。
職業潛水員出門海釣失聯 大船找到了 小船和人不知所蹤
昨天下午,記者聯繫到金榮貌的弟弟金先生時,他正開著快艇在青浜島附近海域尋找哥哥。
「真是奇了怪了,他海釣的這個區域從來沒人出過意外啊!而且,以他的水性,就算意外落水或被潮水帶走一段路,也還是能遊回青浜的啊,怎麼會一點線索都沒有?」
金先生說,哥哥今年41歲,是青浜島技術最好的職業潛水員,從10多歲開始,就能駕著小船出海,20歲開始在海裡討生活,拱淡菜、摸黃螺、蠣黃等等,一般潛水到海深十幾米處,最深能潛到50米處,作業半個多小時左右,最多能在海底待3個多小時,可以說水性極佳。
如果說潛水是為了生活,海釣則是他最大的愛好。
金先生說,哥哥非常喜歡釣魚,不僅是頂尖的潛水高手,也是頂尖的釣魚高手。
「在同一個地方,別人釣不到魚,他一甩杆就能釣上四五條。一般他潛水回來就會趁鮮賣海產品,如果生意不好,當天海面又沒風沒浪,他就會提前回家,連個澡都不洗,直接拿著一根魚竿一個假魚餌就出去海釣了。
「前天中午11點左右,哥哥跟往常一樣,駕船出海海釣,船上放了一艘小的泡沫船,寬不到60釐米,長不到2米。
「海釣的區域離青浜島很近,最慢的船開開也就十分鐘左右。
「哥哥的動手能力非常強,這艘小船是他自製的。之所以大船帶小船,是為了節約成本,大船開出去,找個海面泊好,把小船放下去,馬力低,在附近海釣,省柴油。」
對金先生來說,哥哥海釣幾十年,又是在家門口,應是十拿九穩,不會出什麼意外。但當天下午5點多,身在沈家門的他接到嫂子電話,聲音帶著哭腔,說哥哥出去海釣,到現在還沒回來,打電話也關機了,讓他幫忙給手機定位,看看哥哥去了哪裡。
「我先是報110,110說這個得找海洋漁業部門,我趕緊聯繫,但對方說定不了位。」
「我心急火燎的,乾脆自個兒駕著快艇去青浜島。當晚8點左右,趕到那邊,但是,夜裡只依靠船上微弱的燈光,很難看到海面的情況。
「第二天一早,海面上霧氣很濃,六七隻快艇在哥哥常去的海域不斷尋找。他們找到了哥哥泊在海上的大船,但沒有發現小船和人。
「我覺得,哥哥很可能落水了,生還的可能性很低。而小船可能隨浪漂走了。
「我聽嫂子說,下午2點半時,她給哥哥打過電話,電話接起來,對面沒有聲音,過一會就掛掉了。再打過去就無法接通了。到四點左右,手機關機了。一般情況下,他都是這個時間回家的!」
「哎,要是這時候馬上去找的話,多半能找到哥哥。
「哥哥每次出去海釣,都把手機掛在脖子上,手機上套著一個防水套,不容易進水。
「2點半通電話時,可能哥哥已經落水了,手溼,觸控螢幕不好按。四點鐘打過去時,手機關機,說明手機可能沉到水裡,電板進水自動關機。」
最讓金先生想不通的是,以哥哥的水性,就算被潮水帶走一段路,也能遊回來啊!這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
你見過照片上的男子嗎?或者見過這條小船嗎?如果有,請跟「快找人」聯繫。
海釣為什麼會讓人上癮?
除漁獲快感 更享受自由和徵服的感覺
海釣在發達國家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和高爾夫、馬術、網球並稱四大貴族運動。
海釣的樂趣可能只有真正體驗過的人才能懂,與礁石作伴,與海浪共舞,那種寧靜和城市裡的喧鬧形成鮮明對比。
一位資深海釣愛好者邵先生向記者介紹,海釣分為幾類:筏釣、魚排釣、灘釣、船釣。前兩者適合初學者,技術相對簡單,安全性高,像船釣就屬於專業玩家了,需要租船出海,花費成本較高,加之海上風浪變化莫測,存在一定危險性。
難度最大的是「磯釣」,也就是在海邊或海中磯石上釣魚,對技術、設備要求高,環境情況複雜,一定要穿救生衣和專門的磯鞋,而且需要結伴而行。
邵先生投身海釣14年了,目前在東極島上開著一家飯店,也是島上數一數二的海釣高手。風平浪靜時,他會帶著客人出海,早上5-6點鐘出門,到晚上天黑才返回。
在他看來,海釣是會上癮的。他說,第一次吃自己釣上來的海魚,那種成就感無與倫比。
出海釣魚一般幾個人合租一條船,不同季節去不同海域,根據距離不同,從500-1000元/天不等。這還是小頭的開支,對於專業玩家而言,有的一套名牌釣具就是幾十萬元。
除了漁獲的快感,更多的是享受其中的自由和徵服感,很多人一入釣門,便一發不可收。在專業的海釣論壇上,他們會結伴一起去南海、中沙群島、澳洲和東南亞各國,然後曬圖、總結心得體會,獲得點讚。
「每次面對大海,生活中所有壓力都會得到釋放。雖然一站好幾個小時,但心情會格外好。」邵先生說,他這幾年認識了很多珍稀魚類,以前市場上是根本買不到的。不過,他們很多時候也不吃,都會放生。
海釣是一項危險運動
有時就算扔一個菸頭 也關乎生死
不過,海上的危險無時不在,就算你熟悉水性,在大海裡也可能遭遇不測。
近幾年,有關海釣出事的新聞經常能看到:比如2015年,寧波兩名鄞州的海釣愛好者在奉化裘村的海域遇險,其中1人泡在海水裡3個小時才獲救。
海釣對個人要求很高。除要掌握攀巖、登山、航海、遊泳等技能,還需要相當的體能,光設備就有50-80多斤重,還需忍受高溫煎熬。很多海釣發燒友,最後都成了半個魚類學家和技術控。
舟山普陀海釣協會會長「老狼」說,水深、風向、潮水的漲退、水流的方向,都非常關鍵,有時就算扔一個菸頭,也關乎生死。
「不確定因素太多,出事的這艘船按理是不可以出去海釣的。」老狼說,他們建議愛好者可以加入海釣俱樂部,年費500元/年,包含保額100萬元的保險,還有免費培訓。另外,任何人出去海釣,都會相互通知,這樣萬一有事也好找。
海釣論壇上,常有人發文感嘆:
「前年我一個朋友,關係很不錯的,去磯釣的時候,因為選的位置不好,被浪卷到礁石下,最後沒救過來。去年也有一個朋友出事了。」
對此,海釣運動的業內人士提醒愛好者:在參與海釣運動之前,要做足功課,了解海域水情、天氣、釣場環境等情況,帶足救生裝備,以防患於未然。
寧波釣魚協會常務副主席張亦軍說,因為多數海釣人士沒有經過專業培訓,也沒有專業機構和組織在管理,保障體系確實不完善,國內海釣幾乎每年有死人的案例發生。
寧波一家海釣俱樂部「海之友」會長「遠帆」建議,市民在出海前,一定要購買海釣專項保險,配備救生衣、磯釣鞋等安全裝備,施釣時以2至3人為一組,帶好手機等通信裝備,方便相互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