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博士生受邀在《自然•納米技術》發表關於納米科學教育的評論
2013年11月出版的《自然》雜誌子刊《自然·納米技術》中,我校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協同創新中心和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博士生何玉明與其它來自世界各地包括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美國康奈爾大學、西北大學等學校的7位同學一起,受邀對各自在納米科學方面所受的研究生教育發表了評論。何玉明是亞洲地區唯一被邀請的學生。
近年來,納米科學與技術快速發展,並不斷與其他學科交叉融合,已經引起科學界和產業界的極大關注。該領域的國際權威雜誌《自然·納米技術》不僅緊密跟蹤納米前沿研究的進展,同時也一直關注各大學和科研機構在研究生培養和教育方面的方法。為此,《自然·納米技術》出版了本期聚焦納米科學教育的專刊,邀請了來自世界範圍從事納米及相關領域研究的8名學生撰文分享他們各自接受教育的經歷、經驗和觀點,以促進國際各教育機構之間的溝通與交流。
何玉明從合肥工業大學本科畢業後,考入我校攻讀博士學位,師從潘建偉院士和陸朝陽教授,開展基於半導體自組裝量子點的光學量子調控方向的研究。該研究團隊完成的高品質單光子源方面的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納米技術》和《物理評論快報》上,並被英國物理學會新聞網站Nanotechweb和Nature China等專題報導。
在這個關於納米科學教育的評論中,何玉明從對量子信息和納米科技這一交叉領域的方向的興趣說起,重點闡述了研究生期間在科大所接受的一系列紮實的課程教育和系統性科研方法和實驗技術訓練,以切身體會分析了科大研究生教育對未來的科研事業的重要幫助。此外,應主編要求,他還對中國研究生教育的普遍現狀做了簡要評論,特別指出近年來國家中科院人才計劃和中科院中科院人才計劃等項目的實施對師資國際化和科研教育水平提高的顯著促進作用。
何玉明同學的成長經歷是科大研究生教育的一個縮影。作為創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的一個關鍵要素,科大一直把研究生教育作為重中之重,樹立「質量優異、追求卓越」的價值理念,以育人為核心,注重博士生的全面發展。最近,在教育部2011協同創新中心的支持下,學校進一步提高研究生待遇,優化師資,擴大研究生國際化視野,提升研究生教育的國際競爭力。
以潘建偉院士領導的科研團隊為例,該團隊學術氛圍自由寬鬆,而在科研水準上向國際一流研究機構看齊,要求非常嚴格。潘建偉培養的學生中已有數人獲得歐洲物理學會菲涅爾獎、求是傑出青年科學家獎、陳嘉庚青年科學家獎,多人入選國家國家創新人才計劃青年項目、中科院中科院人才計劃、瑪麗居裡學者、洪堡學者、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等。
連結:http://www.nature.com/nnano/journal/v8/n11/full/nnano.2013.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