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漫畫探索國漫IP跨界營銷3.0新時代

2020-11-28 北青網

近年來,國漫IP已經從垂直內容升級成為一種文化符號,國產漫畫風生水起,表現搶眼,備受觀眾追捧,"國漫崛起"的話題一再被提及。藉助國漫IP強大的影響力來吸引年輕客群,成為品牌營銷越來越頻繁使用的方式,品牌致力於將喜愛國漫文化的年輕群體拉攏進來,為品牌累積更多潛在用戶,實現品牌聲量與銷量的雙向提升。

風口已來 國漫進入IP發展新時代

長時間以來國產漫畫沒有一個很好的發展,抄襲和低幼,一直是制約國漫成長的兩大桎梏。原創難、技術有限,許多動漫就開始模仿甚至抄襲,粗製濫造的項目數不勝數,一度有人認為國漫也會隨之走向下坡路。

近年,隨著IP熱席捲文化產業,以快看漫畫為首的網絡漫畫平臺強勢崛起,很快就填補了市場的窟窿,同時把目光瞄準了原創國產漫畫。作為動漫行業的內容源頭,幾十年來一直不溫不火的國產漫畫儼然成了"風口上的豬",有越飛越高的趨勢。如今國產漫畫市場有上百萬的從業者,以及超4億的受眾,其市場規模無比龐大。

IP是泛娛樂產業生態鏈的串聯者。作為IP的重要源頭之一,漫畫IP因創作投入小、形象清晰具體,容易改編成網路遊戲、影視作品等因素,在近年備受青睞。國漫產業正逐漸進入以IP為核心,跨形態、跨媒介、跨行業融合發展的新時代。

業內專家表示,從商業化運作角度,國內市場一定意義上已經形成對國產原創漫畫的孵化模式,通過用戶付款、IP版權交易等盈利模式獲取經濟效益。IP作為泛娛樂產業生態鏈的串聯者,從IP源頭起到最終變現,IP價值一步步升級,靠的是IP原創內容的精品度、社會認可度、粉絲效應等因素。處於上遊的IP內容開發包括動漫、影視、文學的開發,優質的內容是吸引粉絲的基礎。中遊通過動漫、遊戲、影視的作用放大並增強IP影響力,強化對核心粉絲的影響。下遊則為通過多渠道變現,變現渠道以遊戲、衍生品居多,因其盈利模式清晰易於變現。

而快看漫畫始終深耕於原創國漫ip的製作,旨在產出高質量、類型豐富的原創內容;開創長條彩漫下拉式閱讀模式,更適合於漫畫閱讀體驗,適配手機用戶碎片化時間進行閱讀,帶來了更好的用戶體驗,因此市場佔有率更大、用戶粘性更強。產業鏈上,快看漫畫也在逐步發展中進行高質量IP的打造,有多部作品已實現動畫、影視、廣播劇的開發,在後續可布局衍生品開發,提供優質內容,完成產業鏈的打通。數據顯示,快看漫畫一共有超過3000部漫畫,全網超過80%頭部漫畫IP均出自該平臺,如:《吾凰在上》、《貧窮父女》、《甜美的咬痕》、《DOLO命運膠囊》等。

激活國漫ip經濟藍海 "次元破壁"是關鍵?

隨著00後和Z時代的崛起,二次元文化正在突破圈層限制,躋身主流。據艾瑞數據預測顯示,2020年中國的泛二次元用戶規模將近4億,在線動漫用戶規模也達到2.5億多。可以看得出如今的"國漫"市場正在走向康莊之道。

今天,品牌年輕化顯然成了各大廣告主的共同訴求。品牌通過與國漫ip聯名深度挖掘Z世代市場喜好,抓住粉絲的心理訴求,創新的營銷模式,聯動內容端和產品端,將國漫IP的長尾效應發揮出來,為品牌謀求更加長遠的利益發展。 這也將快看漫畫成為各大廣告主的首選營銷陣地。

作為國內最大的漫畫平臺,快看漫畫有超過2億用戶,其中50%以上為00後,被移動網際網路數據服務公司QuestMobile 評為"最受00後歡迎app"。

目前,快看漫畫聯合天貓同好派打造了"國漫有YOUNG"為主題的國漫活動,活動邀請斯凱奇、上好佳、娃哈哈、Begirl等眾多知名品牌跨界合作。之所以能引發這麼多強大品牌的合作,更多是來自快看漫畫的國漫IP有著2億年輕用戶的受眾群體,同時結合天貓強大的電商能力,為國漫IP內容提供了更好的價值延伸性。於此同時,此次活動還在上海徐家匯站打造了國漫地鐵,形成了IP的線上、線下整合營銷的影響力,為國漫出圈提供了很好的模式。(手機淘寶/天貓,搜索"快看漫畫同好派"即可看到國漫有YOUNG專題活動)

(上海徐家匯國漫地鐵站)

 

(上海徐家匯國漫地鐵站)

早在2019 年,斯凱奇ENERGY 20周年之際,斯凱奇就以快看漫畫為核心陣地,集結七大漫畫IP女主角組成"ENERGY少女團",用她們的故事和態度"釋我能量",展現每個人專屬的ENERGY女子力。

本次快看漫畫與天貓同好派聯合舉辦的"國漫有YOUNG"國漫IP跨界活動,將繼續為斯凱奇賦能。以《黑夜有所斯》《女巨人也要談戀愛》《甜美的咬痕》等為ip推出"斯凱奇潮酷裝"產品,讓斯凱奇以陪伴者的身份深入到二次元的世界,用年輕人的語言和方式與斯凱奇目標人群進行溝通,引發年輕群體的情感和文化共鳴,將平臺粉絲轉化為實際購買力,大幅提升斯凱奇在年輕潮流圈層中的品牌好感度。如果說"魔女潮酷裝"是迎合Z世代消費潮流,那麼,推出聯名零食禮盒也十分有趣。快看漫畫獨家ip《吾凰在上》、《不可愛的她》、《再度與你》與上好佳合作的"上好佳超甜投餵系列——上好佳定製禮盒"整合營銷活動賺足了眼球。

(斯凱奇魔女潮酷裝系列)

上好佳作為一個家喻戶曉的知名品牌,已經有54年的品牌歷史,同時較早的進入中國市場,也形成了一定的中國文化。不過作為老品牌,始終沒有受到年輕人的關注。面對新生消費主力Z世代和尚未充分挖掘的消費市場,快看漫畫助力上好佳打破次元壁,以流行二次元文化帶動產品升級。這將對上好佳的品牌產生革新塑造,引發了二次元圈層及00後年輕群體追捧熱潮。

(上好佳超甜投餵系列)

除此之外,國民品牌娃哈哈也正式破圈率先與快看漫畫合作,憑藉國漫ip《谷圍南亭》的賦能,將旗下產品娃哈哈八寶粥革新塑造,深入Z世代消費市場。娃哈哈作為國民品牌具備"新國潮"的基因,《谷圍南亭》大有國風漫畫復興之勢,兩者"一味經典,天生有料"的中國韻味,肩負著國產品牌崛起的使命。

(娃哈哈八寶粥《谷圍南亭》合作系列)

民族品牌加上國漫ip的強強聯合,並非lP流量的簡單導入,而是希望國民品牌能與國產動漫IP雙劍合璧,推動雙方IP品牌的打造及商業價值的相互賦能,從而產生"1+1>2"的營銷效果。同時也是娃哈哈借勢《谷圍南亭》深耕國漫粉絲圈層,通過一系列新潮又巧妙的形式進行內容營銷的創新嘗試,讓雙方的文化輸出有了共同的落地點,再配合巧妙用心的構思,使品牌傳播更加深入人心,成為了今年最抓人眼球的跨界形式。

(Begirl《吾皇在上》定製系列)

當然,以上只是快看營銷合作的冰山一角,如Begirl、德芙冰巧等眾多新生品牌和新生產品,從品牌初始就在進行年輕市場的塑造與定位。得年輕人者得未來,漫畫是現代中國年輕人的語言和精神家園。快看漫畫藉助漫畫內容的多元化勢能,幫助品牌與不同圈層的年輕人進行互動和溝通,進一步提升品牌在年輕人心中的位置和價值。對品牌來說,這是抓住年輕人的機遇。

正因為如此,快看漫畫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國內外品牌年輕化及本地化的首選。

責任編輯:範逸昕(EK004)

相關焦點

  • 快看!天貓與快看漫畫十一玩穿越
    十一期間,快看漫畫聯合天貓同好派打造了「國漫有YOUNG」為主題的國漫活動,活動邀請斯凱奇、上好佳、娃哈哈、Begirl等眾多知名品牌跨界合作。此次活動還在上海徐家匯(002561,股吧)站打造了國漫地鐵,形成了IP的線上、線下整合營銷的影響力,為國漫出圈提供了很好的嘗試。
  • 跨次元營銷怎麼玩,看看2020快看漫畫都做了什麼?
    作為00後最喜愛的APP之一,快看漫畫一直在探索與年輕人溝通的方式,成為品牌年輕化的首選合作平臺。剛剛過去的2020年,快看漫畫有哪些類似這樣令人印象深刻的跨次元營銷案例呢?   甜系二次元零食,撩動粉絲   延續2019年「超甜投餵」系列合作,快看漫畫又帶著上好佳甜甜的粟米條寵粉了。漫畫CP相互投餵粟米條,讓虐狗的漫畫內容植入先吸引眼球。
  • 快看和騰訊在一起後,國漫APP再無敵手?
    近期,整個ACG行業被一個大事件刷屏了——國內知名的原創漫畫平臺「快看漫畫」獲得來自騰訊的巨額投資,陳安妮的1%夢想再添1.25億美元籌碼。因為一直以來騰訊旗下兩個較為頭部的二次元相關的內容產品——騰訊動漫、波動星球,都曾與快看漫畫在漫畫市場上各自圈地,爭奪用戶。
  • 《颯漫畫》宣布停刊,扛得住抄襲敵不過時代
    雖然近些年國漫崛起的口號越來越響,但「國漫」和「國漫」的悲喜並不相通,熱鬧都是國產動畫的,國產漫畫只覺得它吵鬧。國產漫畫市場發展速度遠沒有動畫快,而且紙質國漫雜誌還進入了衰落期。
  • 明日之子X快看漫畫
    5月22日,周杰倫官方二次元形象「周同學」在快看漫畫首發多款造型,正式向外界宣告再跨界。多說一句,除了上述「明日教師團」,這次節目還請來極少在綜藝中露面的樸樹,擔任「首發客座教授」,緊扣這次樂隊主題。選手真人漫提前流出如果只是發布了導師的「紙片人」形象,所謂的「二次元」綜藝就未免太過單薄。於是,節目推出了「追番計劃」。是的,看綜藝還能追番。7月6日起,節目還未播,40位明日學員的真人漫畫陸續在快看漫畫社區中流出。
  • 快看漫畫D輪融資1.77億美元,希望以用戶數據推內容
    成立於2014年的快看漫畫,早期以條漫、高清、全彩等特點獲取大量年輕用戶。依靠團隊的內容基因和數據化驅動,快看漫畫在漫畫內容的篩選、製作、推廣上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論。目前快看平臺上不僅有夏達、丁冰、周洪濱、幽·靈、使徒子等知名大神,還有慄子liz、清英等眾多新生代作者。
  • 《不說謊戀人》騰訊視頻熱播 快看漫畫漫改劇再下一城
    535萬讀者追捧的同名漫畫《不說謊戀人》打破次元壁,紙片人有了現實版的演繹。作為該劇的聯合出品方,快看漫畫也迎來又一部漫畫的影視劇改編。  「史上最甜偶像劇」早在2018年5月,《不說謊戀人》便敲定了漫改劇的計劃。彼時,漫畫《不說謊戀人》已經完結,成為快看漫畫平臺人氣最高的戀愛漫畫之一。
  • 內容產業全球化新風向,快看漫畫發布「哥倫布」計劃
    而韓國則是屬於另闢蹊徑,抓住了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成功逆襲,比如現在大家熟悉的「條漫」,以及從漫畫連載到影視化的全產業鏈條,完全證明了漫畫出海及商業化的可行性。2021年,快看漫畫預計實現海外流水3億人民幣,而在不久的將來實現4000萬的海外月活,相當於打造一個海外版的快看漫畫。3國漫出海,中國內容產業出海再加速講完商業,再來講講文化。
  • 月蝕動漫獲快看漫畫600萬A輪融資,成都動漫團隊發力新IP開發與國漫...
    11月5日,位於騰訊眾創空間(成都)的月蝕動漫公布已獲快看漫畫600萬A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付費閱讀模式下的小說漫改作品和精品原創漫畫作品的開發,未來,快看漫畫也將為月蝕動漫開放版權庫。早期月蝕動漫種子輪也獲得過成都本土資本原力創投的百萬級融資。
  • 從快看條漫大賽出道 漫畫新人不再「用愛發電」
    不少人對漫畫望而卻步,更多懷揣動漫志向的人摸黑前行。但十年飲冰,難涼熱血。只需要一根小小的火柴點燃心中的那團火,這些人就會投入百分百的熱情在漫畫創作中。 今天故事的3位主人公:灰核、紙皮人、Djade,起初來自不同的行業,有剛剛畢業的95後,有收入不菲的職場前輩,但對漫畫有著相似的追求,快看漫畫條漫大賽成了那根火柴,激勵他們走上了同樣的職業漫畫家之路。
  • 又雙叒徵稿,快看漫畫成「新人投稿第一站」
    百萬籤約獎金池、千萬流量扶持、影視開發機會、單行本開發、保底收入……為尋找更多優秀國漫作者,快看漫畫新一輪大型漫畫徵稿賽事——「快看原創條漫挑戰賽」來襲,並推出一攬子激勵措施。上一波徵稿賽事的餘溫未散,快看又馬不停蹄地在11月20日推出新的賽事。對此,快看漫畫表示:「好內容永遠不嫌多,以後類似的徵稿活動只增不減。」
  • 在IP不再是熱詞的今天,IP營銷還能怎麼玩
    在正在熱映的《大偵探皮卡丘》、《哆啦A夢:大雄的月球探險記》背後,其營銷宣傳公司小桌電影再一次被關注,從2015年轟動全國的3D版《哆啦A夢:伴我同行》起連續四年作為《哆啦A夢》系列電影的宣傳公司,四年間他們還做諸多IP類影視作品的宣傳營銷推廣,例如《銀魂》真人版、《環太平洋(601099):雷霆再起》、《快把我哥帶走》、《精靈旅社3》等等。
  • 「首發」完成600萬元A輪融資,快看漫畫加持下的「月蝕動漫」如何...
    談及此次投資,月蝕動漫創始人賀小桐告訴獵雲網:「我們和快看漫畫本身合作就比較緊密,也一起在做一些頭部作品。除此以外,快看漫畫也看好我們的創始團隊。」投資方快看漫畫方面則表示,堅定看好中國原創動漫的價值。
  • 中國國際漫畫節:引領中國動漫風氣,尋找IP升級力量
    本屆金龍獎最大贏家當屬快看漫畫。最具網絡人氣漫畫獎的金銀獎花落快看旗下《甜美的咬痕》(伊凱、銳思)與《別鬧!我想靜靜……》(卞麗君),快看漫畫CEO陳安妮戰勝其他五位競爭對手,站上最佳動漫與遊戲經紀人獎金獎的領獎臺。
  • ACGN行業進入億時代,二次元未來峰會,我們和騰訊、B站、快看等聊了...
    近一年時間過去,整個 ACGN 行業都在高歌猛進:漫畫平臺快看完成 1.77 億美元融資,多家動漫 CP 獲數千萬投資,數家二次元遊戲公司擬上市,掌閱科技完成 IPO,閱文集團已於香港上市,B 站也被傳出將啟動美國上市……好消息不斷傳出。2017 年,商業化的進程也在進一步加快,漫畫的付費閱讀如火如荼,動畫付費及與廠商合作植入都不再新鮮,還有了更多動漫 IP 的影視、遊戲改編。
  • 年輕不是阻礙,快看漫畫徵稿大賽首設校園賽道
    「快看原創條漫挑戰賽」開啟,快看漫畫又雙叒舉辦漫畫比賽啦!為打破參賽壁壘,快看漫畫此次特別開設校園賽道。讓年輕與稚嫩不再成為學生群體畫漫畫的阻礙。上一波徵稿賽事餘溫未散,快看又馬不停蹄地在11月20日推出新的賽事。
  • 專訪|快看漫畫創始人陳安妮:如何實現人生1%的奇蹟
    同期推出的營銷漫畫《對不起,我只過1%的生活》描繪了陳安妮對夢想的堅守,微博轉載量超40萬,閱讀人數破2.5億,評論近10萬條。快看漫畫APP連續三天位居APP STORE第一,在兩個月內成功吸引超200萬次的下載,這個團隊隨之迎來第一筆300萬美元的融資。
  • 快看漫畫產品分析報告:從好看的漫畫到好玩的二次元社交
    影視化開發方面,快看計劃做到「重點發力於IP開發,已經多部作品進入影視開發」其中,聯合出品的漫改電影《快把我哥帶走》以及真人劇無疑是快看漫畫影視化的重要步驟。這部漫畫作品在快看漫畫APP上獨家連載,連載至今109話,總熱度超過186.93億,收穫了6392萬高贊、733萬人關注以及120萬條熱評。
  • 跨界合作 | 埃依斯航天攜手人氣漫畫非人哉祝賀天問一號環繞火星成功!
    2020年7月23日,中國首次自主執行火星探測任務,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出徵火星,開啟了屬於中國人自己的行星探測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