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人類,從一開始呱呱墜地到最後離開人間,我們每一位都需要經歷這個過程,誰也逃脫不掉。新生命的出現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一件很讓人愉悅的事。當人到了一定的年齡段,身體很多技能都和以前不一樣,或多或少都會面臨死亡,離世讓身邊的親人很難接受,只有滿心的傷心難過還有不捨得。有句話說得好「子欲養而親不待」。
我們不能等到親人離去之後才後悔莫及。如果能在家裡人生命的最後階段,給予他們足夠的陪伴和愛,這樣自己和家裡人都沒有遺憾。如果老人到了一定的年齡段,很多變化和行為都會和以前不一樣,實際上大家只要看一看自己家裡的老年人,就能夠有很清晰地發現了。
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休息,休息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可是睡覺是我們每一天都要重複的事情。很多父母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和體驗,很多父母很勤快,每天早晨起來給子女做早飯,晚上睡覺時給家人蓋被子,生怕子女過得不舒服。可是等老人到了一定的年齡段了,就很容易睡著,有的時候下午坐在沙發上和家人聊天,一會就不知不覺睡著了。因為老年人的各個器官和新陳代謝的技能都和以前不一樣了。因此才會變得很嗜睡,並且睡得還很沉,大聲喧譁都無法吵醒老人。
如果老年人再老一些,就和家裡的小孩子一樣,很多人說老小孩,就是說老人到了一定的年齡段,就會和小孩子一樣。小孩子要吃喝拉撒,如果人老了,自己的拉撒也會控制不住,父母養我們小,我們應該養父母老,這一直以來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因此此時我們要把更多的愛給父母,而不是抱怨和嫌棄。
在我們記憶裡父母的手掌是又寬大又溫暖,可是等父母在生命的最後時光裡,你就會感覺父母的手很容易變涼,有時候不注意還會感覺手掌是冰冰的,穿再厚好像也不管用。並且人會有些浮腫,這是由於身體內的氣、血、陰、陽在逐漸虧虛。此時老人們應該多多休息,多吃一些營養物質,然後經常給老人按摩,活動筋骨的話就能很大程度上緩解這些問題。
我們人體器官當中,心臟是非常重要的,人老了就可以想像得到,心臟會有很多問題,心臟和呼吸是分不開的,心臟有問題,喘氣也會很嚴重,呼吸就會不通暢。也許還有可能出現胸口悶透不過氣,此時我們就要格外關注了。此時老人不容易表達清楚自己想說什麼。
經常聽一些老人說起一些事情很身體,就好像人在離世的時候,會顯得特別精神,此時也會更加有活力,意識也會很清醒。此時大家都很高興,感覺老人是慢慢在變好,可是事實上有時正好相反,這是人的各項技能在還未消失之前的一種掙扎。此時大家都要有所準備,和老人做最後的告別。
一般來說到了這種程度的話,大家就別給老人餵太多的飯和水了,因為身體的消化系統已經無法正常工作的,餵得多了反而會嘔吐,更加不適。如果老人需要吸吸氧氣,那就給他戴上氧氣吸氧,不需要吸氧氣就多帶老人通通風,去外面呼吸呼吸新鮮空氣。
人生就是生老病死循環往復,每個人都要經歷。實際上更多的愛和陪伴應該在平時,從生活中給予這些點滴的細節,如果老人生命到終點時,大家也要竭盡所能滿足老人遺願。很多老人很喜歡孫子的,要帶孩子多見見他們,也給老人留下一些美好記憶。關愛父母是我們每個人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