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人類是怎樣產生的?人們被這個問題困擾了很久。如果遵循進化論,人類是猩猩進化而來,為何進化過程會有缺失環節?人類為何會成為地球上唯一擁有智慧和情感的生物?關於人類的許多疑問都在指向一個事實---人類的存在是不可思議的奇蹟,是科學界難以解釋的未解之謎。而孕育了人類這個智慧生物的地球,更是宇宙中一顆看似平凡,實則非凡的星球。如果說人類的存在是奇蹟,那麼孕育了人類的地球是否「受了外力安排」?
相信每一位網友都曾有過疑惑:在浩瀚宇宙中,人類是否是唯一生命體?宇宙中類似地球這樣宜居的星球還有多少?也許是由於近年來越來越多關於外星人的報導,讓大家有了一種錯覺---地球是宇宙中一顆很普通的星球,浩瀚的宇宙中還有很多類似地球的宜居星球,所以宇宙中也應該存在很多和人類一樣的智慧生物。然而事實真是這樣嗎?一切得從2000多年前開始說起。
2000多年前,那時候的人們認為「咱們地球是宇宙的核心」,所有星球都圍繞著地球在轉動,這樣的思想一直持續了1800年,直到大概500年前有一位學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就是哥白尼。哥白尼是波蘭的一位天文學家,他通過觀察和計算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很有可能不是所有東西都圍繞地球在轉,而是地球在繞著太陽轉。哥白尼剛提出這個想法的時候,所有人都不接受,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後來越來越多的天文學家通過研究和計算,漸漸贊同哥白尼的觀點。
於是天文學家們從「天動說」就漸漸轉向了「地動說」,地球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也從一開始的「獨一無二的宇宙核心」,漸漸變成「浩瀚宇宙中無數個普通星球中的一顆」。這種想法被稱作「哥白尼原則」。後來1924年美國著名天文學家愛德文.哈勃通過天文望遠鏡觀測有了新的發現---宇宙中不僅有銀河系,還有其他星系。哈勃的發現讓人們明白了宇宙比想像中要大很多,於是人們更加堅定的認為「地球是宇宙眾多星球中的平凡一顆」。後來這個想法發展成為一種理論---平庸理論。但是在這個「平庸理論」的基礎上就會產生一個矛盾:宇宙中應該還存在很多像我們一樣的生命體!
於是從上個世紀80~90年代開始,世界各地的天文學家和名牌大學的教授就形成了一些組織,要去尋找地外文明,這個計劃被稱作「SETI」。人類尋找地外文明的主要方式是通過接收電磁信號。天文學家們認為如果地球之外有高等文明的話,他們就會發出一些「有規律的」信號,只要能接收到這類信號,就能證明有「地外文明」存在。
然而幾十年過去了,人類對於外太空的文明探索始終沒有任何收穫,天文學家開始懷疑「有沒有可能是《平庸理論》錯了」,也就是說「地球並非一顆平凡的星球」?其實早在1951年,著名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費米就提出來一個有名的「費米悖論」,這個論點簡單的歸納就是:從多年來天文學家掌握的宇宙尺度和年齡來推斷,宇宙顯然存在著眾多和人類一樣,甚至比人類高等的地外文明;但是從人類實際掌握的證據來看,地外文明的假設又得不到任何實質性的證據支持。
由於人類對宇宙的探索至今沒有發現任何地外文明跡象,現代科學學說出現了三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外星文明真的存在,外星人的科技遠遠高於地球人,並且外星人早就洞察到了人類,在某處默默觀察人類,甚至偽裝成了人類,所以我們無法發現(這想法有點像電影黑衣人)。也可能人類與外星人處在不同維度,就像擁有二維視覺的螞蟻無法發現三維人類一樣。第二種觀點認為,外星人不存在,因為地球是一顆佔據天時地利的稀有星球,這樣宜居的星球存在於宇宙本來就是一個奇蹟(關於地球的特殊性感興趣的話會具體講述)。
第三種觀點認為,所謂「宇宙」很可能只是一個伺服器,「地球」和「人類」只是一堆虛擬網絡數據,存在只是因為被刻意創造。由此產生的「地球監獄說」、「地球實驗室說」也得到了大批科幻小說、科幻電影愛好者的支持。
當然了,這些假設都很有趣,但實際上這些設想也缺乏支撐的證據。如今人類探索宇宙已經近百年,浩瀚的宇宙依舊有太多的謎團無法解開,地球為何會有剛剛好適合孕育生命的液態水、大氣層、氧氣、南北極、四季?為何會有質量大小合適的月亮作為衛星?為何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距離不遠不近,剛好處在狹窄的「適居帶」?等等一系列問題似乎都指向了一個客觀現實---地球的存在是宇宙中的一個奇蹟,在宇宙中,地球這樣滿足諸多宜居條件的星球也許僅此一顆,而我們正好居住在這一顆「奇蹟之星」,所以我們人類的存在到底是幸運呢?還是被「刻意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