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教父」亨尼斯、谷歌工程師帕特森獲今年圖靈獎

2020-12-03 澎湃新聞
前史丹福大學校長約翰 L.亨尼斯 (John L.Hennessy,左)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退休教授戴維 A.帕特森 (David A.Patterson)。 ACM官網 圖

當地時間3月21日,美國計算機協會(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簡稱ACM)宣布,現代計算機體系架構的兩位先鋒:前史丹福大學校長約翰 L.亨尼斯 (John L.Hennessy)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退休教授戴維 A.帕特森 (David A.Patterson),因其開創性地提出計算機結構設計和評估的系統、量化方法榮獲2017年圖靈獎。

圖靈獎(A.M. Turing Award),由美國計算機協會於1966年設立,又叫「A.M. 圖靈獎」,專門獎勵那些對計算機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個人。其名稱取自計算機科學的先鋒、英國科學家艾倫·麥席森·圖靈(Alan M. Turing)。圖靈獎對獲獎者的要求極高,評獎程序極嚴,一般每年只獎勵一名計算機科學家,只有極少數年度有兩名在同一方向上做出貢獻的科學家同時獲獎。因此它也被稱為是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圖靈獎初期獎金為20萬美元,1989年起增到25萬美元,獎金通常由計算機界的一些大企業提供(通過與ACM籤訂協議)。目前圖靈獎由Google公司贊助,獎金為100萬美元。

對於今年兩位獲獎者,ACM官網的給出的獲獎理由是:亨尼斯和帕特森對基於RISC節能處理器的貢獻有助於實現移動和物聯網革命。與此同時,他們合作撰寫的重要教科書《計算機體系結構:量化研究方法》影響了幾代工程師和計算機設計師,並在過去的25年中推動了整個行業的創新步伐。

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也表達了對這兩人的敬佩和讚美,他對ACM表示,「這兩位的工作已被證明是整個行業蓬勃發展的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這兩位現代計算機體系架構的先鋒共同供職於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 。今年2月1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任命亨尼斯為新任董事會主席,取代此前長期擔任這一職務的埃裡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實際上,亨尼斯早在2004年,谷歌上市前幾個月就加入了谷歌董事會,迄今已有14年之久,他也被外界譽為「矽谷教父」。另外一位獲獎者帕特森,在2016年從加收大學伯克利分校退休後加入了谷歌大腦(Google brain),正式成為TPU項目團隊成員。

計算機體系結構的宗師

說到兩位獲獎者對計算機領域的貢獻,就不得不說到當今世界最主流的智能計算終端,也就是智慧型手機產品中採用的ARM架構,ARM的全稱是:Advanced RISC Machine。其中,RISC就是兩位獲獎者提出的。

RISC的中文翻譯為:精簡指令集計算機(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這種微處理器與之前的相比,速度更快、功耗更低。ACM的官網稱,若合計所有計算領域中的各類型RISC 處理器,全世界每年生產的超過160億個微處理器中,有99%是RISC處理器。幾乎是所有的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物聯網設備中,都有他們的技術。

帕特森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領導的團隊創造了RISC這個術語,他們在1982年建成並演示了第一臺RISC-1處理器。RISC-1原型擁有4.4萬個電晶體,性能超過了使用10萬個電晶體的傳統CISC設計。 亨尼斯於1984年與MIPS計算機系統公司共同開啟了史丹福大學團隊的工作。後來,伯克利團隊的工作由Sun Microsystems在其SPARC微體系結構中實現了商業化。

儘管許多計算機架構的設計師最初對RISC持懷疑態度,但MIPS和SPARC的成功,RISC設計成本低,以及研究進展增多等因素,使得RISC被廣泛接受。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RISC微處理器在整個行業佔據了主導地位。

計算機領域裡的「聖經」

這兩人的成就還不僅僅體現在推動計算機體系結構的商業化上。作為史丹福大學的校長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教授,亨尼斯和帕特森還共同編著了計算機領域裡的經典教材:《計算機體系結構:量化研究方法》。這本書也被奉為計算機領域裡的「聖經」,影響了幾代工程師和計算機設計師。

《計算機體系結構:量化研究方法》中提出了科學的新方法論,並通過向計算機架構社區傳播其中重要思想,大大提高了微處理器設計的進步速度。在這本書中,亨尼斯和帕特森鼓勵架構設計師們仔細優化自己設計的系統,以適應不同的內存和計算需求。他們的研究也促使人們將研究方向從尋求單純的性能提升轉向設計架構時考慮能耗、散熱,以及片外通信等問題。ACM官網稱,這本書具有開創性意義,因為它是第一本提供分析和科學框架的文本,為工程師和設計者評估微處理器設計的價值提供了方法和思路。

這本書1990年出版,現在英文已經更新到了第6版,中文也已更新到第5版,向一代又一代的工程師、科學家傳遞著他們二人的方法論。

攜手領獎,最大贏家是谷歌

在ACM官網公布兩位獲獎者的名單後,谷歌首席架構師、谷歌研究院的高級研究員,也是谷歌的人工智慧團隊谷歌大腦(Google Brain)的負責人傑夫·迪恩(Jeff Dean)第一時間在自己的個人推特上表示了祝賀,也恭喜了谷歌的團隊。

Jeff Dean推特截圖。 

儘管圖靈獎頒給了兩位個人,但這次圖靈獎的最大贏家顯然是谷歌。亨尼斯從今年2月份接棒施密特,成為谷歌母公司的董事長,成為各大媒體的焦點。但實際上,亨尼斯在很早之前就對谷歌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眾所周知,史丹福大學一直鼓勵「科研成果轉化」。在亨尼斯當然斯坦福校長期間,一直鼓勵學生和教授們創業、創新。他認為,創業精神是學校根基的一個重要部分。也正是如此,外界將其稱為「矽谷教父」。而兩位谷歌的創始人都是斯坦福的學生,並且早在2004年,谷歌上市前幾個月,亨尼斯就加入了谷歌董事會。

相比之下,帕特森與谷歌的淵源開始較晚,但也作用不小。帕特森在加入谷歌是已經是69歲了,但他加入谷歌后,進入了谷歌大腦團隊,並成為TPU的項目正式成員,推動和深入了谷歌TPU項目的研發。

外界對於TPU並不陌生,它是谷歌圍棋項目AlphaGo背後的「英雄」,是谷歌專為加速深層神經網絡運算能力而研發的晶片。

在去年4月一篇有75位聯合作者的論文中,谷歌團隊對TPU進行了分析:與同期的CPU和GPU相比,可以提供15-30倍的性能提升,以及30-80倍的效率(性能/瓦特)提升。今年2月份,谷歌正式將TPU全面對外開放,成為Google雲計算資源的一部分。

兩位圖靈獎最終集結谷歌,也讓外界對谷歌的未來發展充滿就期待,不知道未來的谷歌是否會在可晶片、計算機硬體方面有更多的投入和產出,正在形成完整的計算機生態。

附:ACM官網對兩位獲獎者的背景介紹

約翰 L.亨尼斯 (John L.Hennessy),2000-2016 年擔任史丹福大學校長。他還是斯坦福 Knight-Hennessy 學者計劃的主任、思科系統公司的董事會成員、Gordon and Betty Moore 基金會董事會成員和 Alphabet 公司董事會主席。Hennessy 在維拉諾瓦大學獲得電氣工程學士學位,在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獲得計算機科學碩士及博士學位。

亨尼斯獲得眾多榮譽,包括 IEEE 榮譽獎章、ACM-IEEE CS Eckert-Mauchly 獎(與 Patterson 共享)、EEE John von Neumann Medal(與帕特森共享)、Seymour Cray 計算機工程獎以及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頒發的創始人獎(Founders Award)。亨尼斯還是 ACM 和 IEEE 會士,同時還是美國國家工程院、美國國家科學院和美國哲學院院士。

戴維 A.帕特森 (David A.Patterson)是谷歌的傑出工程師(Distinguished Engineer),也是 RISC-V Foundation 董事會副主席,他提出了一個開放、免費的指令集架構,通過開放的標準協作開啟了處理器創新的新時代。從 1976 年到 2016 年,帕特森一直擔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科學系教授,本、碩、博均畢業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計算機科學系。

帕特森曾獲得眾多榮譽,包括 IEEEJohn von Neumann 獎章(和 Hennessy 共享)、ACM-IEEE CS Eckert-Mauchly 獎(和亨尼斯共享)、ACM Karl V. Karlstrom 傑出教育家獎等。2004 年到 2006 年,Patterson 擔任 ACM 主席。他是 ACM、AAAS、IEEE 三會會士,也被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矽谷教父」將發表演講 他「斜杠人生」的秘訣是……
    記者從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獲悉,美國計算機科學家、谷歌母公司主席、第十任史丹福大學校長約翰·軒尼詩應邀參加於本月30日召開的第三屆論壇,並將發表關於《AI,賦能美好生活》的演講。因與另一位計算機科學家大衛·帕特森教授合作「開創了一種系統的、定量的方法來設計和評估計算機架構,並對微處理器(RISC)行業產生了持久的影響」而獲得計算機領域的世界最高獎項——圖靈獎。他也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家。
  • 2018圖靈獎授予三位「AI教父」,十年三次榮獲計算機界諾獎
    今天,美國計算機協會宣布,2018年圖靈獎(被稱為諾貝爾計算機科學獎)將頒發給三個人工智慧巨頭:傑弗裡·辛頓(Jeffrey Hinton)、延恩·勒昆(Yan Lekun)和約舒亞·本吉奧(Joshua Bengio)。三位獲獎者將分享由谷歌資助的100萬美元獎金的一部分。傑弗裡·辛頓(71):多倫多大學名譽教授,谷歌大腦人工智慧團隊高級研究員。
  • 圖靈獎獲得者John Hennessy將參加CNCC2020
    John Hennessy和David Patterson獲得了2017 年圖靈獎,這讓兩位學者走進了大家的視野。當看到這兩個名字的時候很難想到他們與我們之間的聯繫,但是當你在手機上滑動拇指刷視頻時,或者足不出戶點上美味打開平板刷劇時,你都享受了來自他們的研究成果。
  • 24名圖靈獎得主、81位諾獎得主聯名支持拜登,川普做錯了啥?
    近日,一份由 24 位圖靈獎得主共同籤署的文件曝光。他們共同籤署了文件,以支持前副總統拜登在 11 月的美國總統競選。要知道,當今在世的美國圖靈獎獲得主,也只有 35 位,而已經有 24 位發表集體聲明,其中一些科學家的發明,已經成為全球網際網路基礎的技術。
  • 2019圖靈獎出爐,兩位皮克斯元老為什麼能獲得計算機行業「諾貝爾獎...
    來源:鈦媒體圖靈獎獲得者:派屈克·漢拉漢(右)和艾德文·卡特姆(左)北京時間3月18日晚,ACM(國際計算機協會)正式宣布,將2019圖靈獎榮譽授予皮克斯(Pixar)聯合創始人、計算機圖形學專家派屈克·漢拉漢(Patrick M. Hanrahan)和艾德文·卡特姆(Edwin E. Catmull)。
  • 圖靈獎神秘獲獎者會是誰呢?
    圖靈獎神秘獲獎者會是誰呢?圖靈獎,由美國計算機協會於1966年設立,又叫「A.M. 圖靈獎」,它是計算機界最負盛名、最崇高的一個獎項,有「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之稱。讓小編為你講解第三十一屆到第四十屆的圖靈獎獲獎者。
  • 這7位圖靈獎得主
    這7位圖靈獎得主,竟然今日才入選ACM Fellow,他們可是程式設計師「祖師爺」7位圖靈獎得主計算機科學許多基礎研究的關鍵是ACM研究員。要知道,ACM—美國計算機協會是世界著名的重要計算機組織,會員是其重要榮譽之一。計算機領域的諾貝爾獎由ACM頒發。今天(2021年1月14日),當ACM新選出的研究員名單公布時,七位靈魂獎得主的名單令人驚訝。
  • 三名深度學習技術科學家獲「計算機界諾獎」圖靈獎
    美國電子計算機協會27日宣布,加拿大蒙特婁大學教授約舒亞·本希奧、谷歌副總裁傑弗裡·欣頓和紐約大學教授揚·萊坎(中文名楊立昆)因在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方面的貢獻獲得2018年度圖靈獎。圖靈獎以已故英國著名數學家艾倫·圖靈的名字命名,被譽為「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獎金為100萬美元,由谷歌公司提供。
  • 這7位圖靈獎得主才入選ACM Fellow,他們可是程式設計師「祖師爺」
    所以就在今天(2021年1月14日),當ACM的新入選Fellow名單公布,7位圖靈獎得主在列的事實,令人意外。而量子位進一步獲悉,原來這還是今年ACM專門新增了「特殊通道」,才讓這7位圖靈獎得主集體入選Fellow。他們當中有Unix作業系統、Go語言發明者,也有快速排序算法的提出者,堪稱程式設計師們的「祖師爺」陣容。
  • 谷歌AI掌門人Jeff Dean獲馮諾依曼獎
    IEEE 馮諾依曼獎(IEEE John von Neumann Medal)於 1990 年由 IEEE 創辦,旨在表揚在計算機科學和技術領域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學家。該獎項以對計算機科學具有重大貢獻的現代計算機創始人之一約翰·馮·諾依曼命名。馮諾依曼一度被後人譽為計算機之父,而圖靈則是被譽為計算機科學之父、人工智慧之父(另一說是約翰·麥卡錫)。
  • 2009年圖靈獎得主Chuck Thacker
    他是加州大學計算機大學的校友,也是瑞士聯邦大學的榮譽博士,因為發明了世界上第一部上網計算機,他於2004年獲得美國頒發的德雷珀獎,他就是Chuck Thacker。Chuck Thacker自小立志成為工程師,因此他從小學習就很努力,總嘗試以不同的角度去觀察事物。青年時期,Chuck博覽群書,大量的閱讀幫助他認識到哪種技術將會成為發展趨勢,他深深體會到,新事物總是從舊事物中發展而來的。
  • 想一睹「文青」氣質的諾獎得主?來這裡就對了
    拍攝首張黑洞照片的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負責人謝普德•多爾曼,因此獲得了2020年基礎物理科學突破獎,他也將參加世界頂尖科學家引力波峰會。【矽谷為什麼成為矽谷】圖靈獎素有「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之稱。兩位圖靈獎得主約翰•軒尼詩和姚期智將會和大家分享什麼前沿動態呢?
  • 矽谷印度工程師越來越多,把種姓歧視也帶來了
    雖然更多印度工程師進入矽谷工作,在印度當地盛行的種姓制度也隨之而來。低種姓的工程師們表示,美國科技公司不理解種姓歧視,也沒有明確禁止基於種姓的歧視。矽谷一直存在多樣性問題:其仍然由白人和亞裔男性主導,黑人和拉丁裔員工的代表性仍然不足。但多年來,隨著有關精英管理的爭論愈發激烈,科技行業對印度工程師的依賴導致了另一種歧視的滋生,這就是種姓制度下的歧視。而像凱拉這樣的「達利特」工程師說,美國僱主沒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
  • 全球資訊網之父榮獲2016年計算機界「諾貝爾獎」圖靈獎 獎金百萬美元由...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當地時間4月4日,全球資訊網發明者蒂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榮獲由美國計算機協會(ACM)頒發的2016年「圖靈獎」,該獎通常被稱為是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
  • 2018年圖靈獎發布 三位人工智慧先驅獲獎
    3月27日,ACM(美國計算機協會)宣布,有「深度學習三巨頭」之稱Yoshua Bengio、Yann LeCun、Geoffrey Hinton共同獲得了2018年的圖靈獎,這是圖靈獎1966年建立以來少有的一年頒獎給三位獲獎者。ACM同時宣布,將於6月15日在舊金山舉行年度頒獎晚宴,屆時正式給獲獎者頒獎,獎金100萬美元。
  • 谷歌傳奇Jeff Dean獲2021年IEEE馮諾依曼獎
    谷歌AI掌門人,知名學者Jeff Dean獲IEEE馮諾依曼獎。比如計算機天才科學家Gordon Bell,圖靈獎得主John Edward Hopcroft,吳恩達的導師、UC伯克利分校Michael I. Jordan教授都曾獲得該獎項。
  • 中國唯一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
    3月27日AMC又宣布了2018年圖靈獎的獲得者,美國的三位深度學習巨頭共同獲獎,圖靈獎這一計算機領域的「諾貝爾獎」,中國也有一位科學家也曾在2000年獲得過此項殊榮,這個人就是目前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教授姚期智。
  • CAAI頭條丨圖靈獎得主新鮮出爐:迪菲-赫爾曼密鑰算法研究者獲得
    )密鑰交換協議/算法,惠特菲爾德·迪菲(Whitfield Diffie)和馬丁·赫爾曼(Martin Hellman)兩人獲得了今年的圖靈獎。圖靈獎始於1966年,是由美國計算機協會(ACM)承辦,它是計算機領域國際學術性質的團體,也是全球最大的科學和教育社團。同諾貝爾相似,圖靈獎每年都會給在計算機科學領域帶來巨大貢獻的科學家以獎勵,包括硬體、軟體或者理論創新。
  • 一文了解72名圖靈獎獲得者
    從「圖靈機」到「圖靈測試」,從破譯德軍的 Enigma 到自殺之謎,圖靈一生都是傳奇,關於圖靈的故事我們不在這裡贅述。今天我們更想聊聊,計算機領域最高獎項 —— 圖靈獎(Turing Award)。為紀念艾倫·麥席森·圖靈在計算機領域的卓越貢獻,美國計算機協會於1966年設立圖靈獎,此獎項被譽為計算機科學界的諾貝爾獎。
  • 為了科學,24名圖靈獎得主聯名支持拜登
    MIT CSAIL則表示,喬·拜登獲得了35位在世圖靈獎獲獎者中的24位的支持。這是圖靈獎54年以來歷史上首次,得獎者聚集在一起以認可一位總統候選人。今年6月23日,川普宣布暫停 H-1B、H-2B、L 和 J 非移民工作籤證發放,其中H-1B籤證適用於技術型人才。這項政策隨後觸怒了美國科技界。H-1B籤證禁令很可能對亞馬遜、谷歌、微軟、Facebook、IBM、蘋果、英特爾等科技巨頭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