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期間,教育部部長袁貴仁表示,「985」、「211」已經關上大門,不會再有新的學校加入。不過,《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指出,要以重點學科建設為基礎,繼續實施「985工程」和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
《綱要》中提到的「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在高教界又被稱為小「985」,對入選高校的學科水平要求很高:1.國家發展急需的能源、資源和環境等重點領域以及與國民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經濟等優勢學科;2.所建平臺的水平和相關支撐學科的水平應在國內處於前列;3.所建平臺需與相關行業主管部門籤署共建協議,並需有其行業主管部門的政策或資金支持。
不難看出,這是繼「211」和「985」工程後,我國未來在高教發展上的又一個戰略重點。
目前,全國已經有20多所高校入選了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這些高校均是國家「211」工程但非「985」工程院校。從入選高校看,都是在某一方面實力超強,佔據領軍地位的高校。比如,北京科技大學的冶金、中國礦業大學的煤炭開採、西南交通大學的軌道交通等,都是全國頂尖甚至全國第一。
因此,考生在填報志願的時候,不妨多關注一下這些小「985」高校中入選優勢學科創新平臺的專業方向。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優勢學科創新平臺:油氣資源勘探開發與轉化
該校資源與信息學院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將針對我國油氣勘探逐漸向深層、深水和複雜構造區拓展所面臨的重大難題和國際學術前沿,以國家重點學科——礦產普查與勘探為核心,依託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地質學兩個博士授權一級學科,整合有關實驗室,開展複雜地質油氣資源勘探理論與技術研究方向建設。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油氣資源勘探開發與轉化創新平臺」項目以該校礦產普查與勘探、油氣井工程、化學工藝、油氣儲運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等5個國家重點學科為核心,依託4個博士授權一級學科,通過平臺中各個學科之間的交叉、滲透與相互支撐,將涵蓋的16個二級學科凝練為「複雜地質油氣資源勘探理論與技術」、「複雜油氣工程理論與技術」和「油氣高效清潔轉化理論與技術」3個研究方向。
北京科技大學
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冶金工程研究院和新材料研究院
北京科技大學於1952年由北洋大學等5所國內著名大學的礦冶系科組建而成,現為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以學科為基礎,以研究方向、創新團隊為縱向構架,研究基地為橫向構架交叉形成的科技平臺為支撐,以「冶金工程研究院」、「新材料研究院」為頂峰,形成了雙塔形式的研究院架構,明確了「頂層科學設計、底層充分論證,集中優勢力量,建設雙塔式高水平研究院」的建設思路。
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優勢學科創新平臺:煤炭資源安全開採與潔淨利用
中國礦業大學(徐州)「煤炭資源安全開採與潔淨利用」創新平臺以建設「煤炭資源安全開採與潔淨利用」國家實驗室和國家工程實驗室為方向,緊緊圍繞煤炭資源的評價勘查、安全開採與潔淨加工利用等我國煤炭科技發展中的重大戰略需求和關鍵理論技術問題進行跨學科攻關。
該校「煤炭資源安全開採與潔淨利用」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有5個建設方向:(1)煤礦重大災害防治的關鍵理論與技術;(2)綠色開採與礦區生態重建理論與技術;(3)深部開採巖體力學理論與巖層控制技術;(4)潔淨能源和綜合利用關鍵理論與技術;(5)煤炭資源勘查與地質保障理論與技術。
北京林業大學
優勢學科創新平臺:應對全球變化的森林生態系統恢復重建與可持續經營
該校「應對全球變化的森林生態系統恢復」創新平臺項目下設4個建設方向(子平臺),分別為:(1)林木良種與生物學基礎優勢學科創新平臺;(2)優質高效森林培育、經營與利用研究方向;(3)脆弱生態系統退化機制與恢復重建研究平臺;(4)森林與溼地生態系統保護研究方向。
華東理工大學
優勢學科創新平臺:煤的清潔高效利用與石油化工關鍵技術
華東理工大學「煤的清潔高效利用與石油化工關鍵技術」優勢學科創新平臺瞄準《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戰略目標及重點領域,立足國家能源戰略需求,旨在增強我國以煤、石油為原料的高效、清潔利用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共設置如下5個子平臺:「煤的清潔高效轉化技術」、「石油化工過程大型工業反應技術」、「煤和石油基化工的物理化學基礎」、「先進過程裝備技術」、「先進過程控制技術」。
西南交通大學
優勢學科創新平臺:軌道交通運輸工程
西南交大「軌道交通運輸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以高速鐵路、高速磁浮軌道交通、重載鐵路、新型城市軌道交通為核心的現代軌道交通體系為研究對象,重點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軌道交通運輸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
該創新平臺涵蓋的主要學科領域包括交通運輸工程、土木工程、機械工程、電氣工程,相關學科領域有材料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力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包括5個子平臺:高速列車模擬運行子平臺、線橋隧綜合試驗子平臺、磁浮列車綜合試驗和高速鐵路供電及自動化子平臺、列車控制系統關鍵技術子平臺、軌道交通運輸組織與調度指揮仿真子平臺。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地球系統過程與礦產資源
該校優勢學科平臺建設項目的主題為「地球系統過程與礦產資源」,六個優勢學科方向為「地球淺表系統」、「地球深部系統」、「金屬礦產」、「能源礦產」、「水資源」和「方法技術」。
學校將以「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和10個省部級實驗室以及「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地球化學」、「礦產普查與勘探」、「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和「地質工程」等5個國家重點學科為依託,建設「地球系統過程與礦產資源」優勢學科創新平臺。
部分高校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一覽
南京理工大學「精確打擊、高效毀傷與主動防護」優勢學科創新平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飛行器設計製造與飛行安全」優勢學科創新平臺
北京交通大學「軌道交通安全科學與技術優勢學科創新平臺」
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創新平臺
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與公共政策」優勢學科創新平臺
北京化工大學「綠色化工與材料」優勢學科創新平臺
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與公共政策」優勢學科創新平臺
西南大學「教師教育」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和教育部與農業部共建「農林實踐基地」項目建設優勢學科創新平臺
陝西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優勢學科創新平臺
哈爾濱工程大學「現代艦船與深海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
河海大學「全球水循環與國家水安全」優勢學科創新平臺
合肥工業大學「節能環保汽車及其製造裝備技術」優勢學科創新平臺
武漢理工大學「綠色建材與新材料」優勢學科創新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