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開中國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125年的風雨兼程,造就了它的大格局:從滿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到緊跟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家國情懷、變中求新日益成為它最閃耀的名片。這所「有作為、有理想、有精神」的頂尖名校,就是位於海河之畔、渤海之濱的天津大學。
北洋起家,學科優勢明顯
天津大學歷史悠久、底蘊厚重,建校可以追溯至1895年。彼時甲午戰敗、山河凋零,在辦學以求自強的時代浪潮聲中,天大的前身北洋大學正式創立,從此開啟了「興學強國」的漫漫徵途。
歷經百餘年上下求索,這所強勢崛起的老牌名校不斷沉澱、百鍊成鋼。經過幾代天大人的不懈努力,天津大學現已發展成為學科特色鮮明、教學科研亮眼的國內一流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在2020年ARWU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天津大學首次進入全球200強名單,創造了新歷史,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
長期以來,學校堅持「強工、厚理、振文、興醫」的學科發展理念,形成了工科優勢明顯、理工結合,經、管、文、法、醫、教育、藝術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學科布局。截至2020年10月,已建有4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0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2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本碩博貫通的良性人才培養體系不斷完善優化,同時帶動學科建設蓬勃發展,為其領跑全國奠定堅實基礎。
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天津大學共有25個一級學科參評,進入A類學科數達到14個,位居前列。其中,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進入A+檔、4個學科進入A檔、9個學科進入A-檔。此外,11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前百分之一,其中3個進入ESI前千分之一。有高峰也有高原,這便是近年來學校學科實力持續增長的最好象徵。從「天大行動」到「天大方案」,再到「天大方案」2.0的迭代,不僅展現出天津大學在學科創新方面的強大能力,更讓眾人看到一個頂尖牛校引領新工科建設的決心與擔當。
如果說學科建設是持續發展的基石,那麼學生培養就是教育教學的根本。多年來,天津大學在教學成果方面厚積薄發。9個國家級教學團隊、42門國家級精品課程、全國「強基計劃」試點高校、首批「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入選學校……一系列國家級榮譽稱號充分彰顯其教學實力的強勁。不久前,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立項結果,天津大學以19個獲批項目,位列全國第一,在構建新工科人才培養體系上再獲突破!
聚焦前沿,科研成果豐碩
得益於牢固的學科基礎和豐厚的歷史底蘊,天津大學的科學研究總是能緊跟時代趨勢、躍動時代脈搏,以實際行動踐行「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聚焦世界科技發展前沿,紮根國民經濟主戰場」的莊嚴承諾。
近五年來,學校承擔了數千項國家級科研項目,所獲經費累計突破40億元。就在不久前公布的2020年度國家自然基金項目評審結果中,天津大學集中申報期共獲批項目356項,資助率27.26%,側面顯示出其科學研究的絕對硬實力。
優質科研項目離不開優質科研平臺的強有力保障。天津大學致力於打造重大實驗平臺,現已形成「國家級引領、部省市級共同支撐」的良好局面,包括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工程實驗室、4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8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6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一系列科研平臺。
基礎牢、平臺強、環境好,科研成果自然也是遍地開花。2015年至今,共獲國家三大獎20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5項、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以及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0項。
來源:天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