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8 日,蘭州市嚴防聚集性疫情做好秋冬季防控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指出,秋冬季是感冒等流行疾病集中發病季節,也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未雨綢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非常重要,容不得一絲馬虎和懈怠。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市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上的決策部署,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截至 9 月 7 日,我市已連續 160 天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為經濟社會秩序全面恢復、持續向好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疫情防控成果來之不易、難守易失,全球範圍內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近期國內部分地區相繼發生聚集性疫情,加之秋冬季呼吸道傳染病高發,疫情防控仍然面臨較大挑戰," 外防輸入、內防反彈 " 的壓力仍然很大。今後一個時期,我市將從六個方面做好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
強化疫情防控組織保障
當前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已建立起的領導機制和指揮體系不變,各區縣要按照領導不變、組織不變、人員不變、責任不變的要求,進一步健全完善防控指揮體系,切實壓緊壓實黨委政府屬地責任、行業部門主管責任、單位主體責任、家庭和個人自我防護責任的 " 四方責任 ",主要領導靠前指揮、研究部署、推動落實,分管責任人分兵把守、守土有責、守土盡責。
市疫情聯防聯控領導小組 " 一辦九組 " 及各成員單位要繼續按照職責分工,切實履行好常態化疫情防控責任,結合各自實際,研究制定秋冬季疫情防控實施方案,明確責任分工、細化任務舉措,確保出現疫情能夠第一時間響應,做到指揮清晰、系統有序、條塊暢達、執行有力。
健全疫情監測預警機制
監測預警是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關鍵,要堅持點面結合、關口前移,把好監測預警關口。
一是充分發揮醫療機構哨點作用。市、縣衛生健康部門要督促全市各級醫療機構,規範設置發熱門診,嚴格落實預檢分診制度和傳染病首診報告負責制,對發熱門診就診患者、疑似患者、新住院患者及陪護人員、醫療機構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落實核酸檢測。對檢測結果陽性人員,必須第一時間通過傳染病疫情監測系統進行直報,迅速加以控制處理,掌握工作主動權,對於緩報、漏報、瞞報的要嚴肅處理。各級醫療機構每周要對發熱門診、呼吸科和感染科門診病房、隔離留觀室等重點區域和物體表面進行採樣檢測。
二是嚴格做好社區(村組)日常監測。各區縣要認真總結基層網格化管控的經驗做法,進一步充實由物業、公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和轄區單位幹部職工、志願者組成的網格員隊伍,專群結合、群防群治,按規定做好中高風險地區人員、入境人員、" 六類人員 " 等重點人群的排查和健康監測。如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症狀或腹瀉等消化道症狀的,及時就近轉送至具有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進行核酸檢測,確保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
三是全面提升核酸檢測水平。當前各區縣具備條件的綜合醫院及 15 萬人口以上區縣疾控中心已完成實驗室建設任務,按照省上最新要求,城關區、安寧區要依託轄區內其他區屬醫療機構建成核酸檢測實驗室。
做好重點人群管控
要繼續採取實之又實、嚴之又嚴和細之又細的措施,全力以赴做好重點人群的全流程管控,堅決杜絕漏管失控。
一是嚴格實施中高風險區人員動態管控。外省市出現新發本土確診病例或動態調整風險等級時,各區縣和各部門要及時研判、快速反應,第一時間動態調整相應的管控措施。對高風險區來蘭返蘭人員,一律就地集中隔離 14 天,期間不少於 2 次核酸檢測;對中風險區來蘭返蘭人員,嚴格核驗 7 日內核酸檢測證明,落實居家健康監測措施,並在第 7 至 10 天進行 1 次核酸檢測;對不能提供核酸檢測證明的,就地隔離留觀並開展核酸檢測,檢測陰性的予以放行,抵達目的地後,繼續實施居家健康監測,並在第 7 至 10 天進行 1 次核酸檢測。
二是嚴格做好入境人員的閉環管控。市政府外事部門要繼續做好與省上外事部門的工作銜接,及時掌握推送入境人員及其軌跡信息。要按照省上統一安排,嚴格落實入境人員全流程閉環管理和 14 天集中隔離,進行不少於 3 次的核酸檢測;治癒出院的,落實 14 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措施。對從其他第一入境地入境,並完成 14 天集中隔離的來蘭返蘭人員,要核驗核酸檢測和解除集中隔離證明,同時繼續落實 14 天居家健康監測和 2 次核酸檢測措施;沒有解除集中隔離證明的實施 14 天集中隔離的管控措施。
三是嚴格落實 " 六類人員 " 的精準管控。要繼續加大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無症狀感染者、發熱人員、密切接觸者和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等 " 六類人員 " 的管控力度。對確診病例、疑似病例要及時送定點醫院隔離診治;對無症狀感染者、密切接觸者要嚴格實施單人單間的集中隔離和不少於 2 次的核酸檢測;對發熱人員要立即臨時留觀並進行核酸檢測;對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要根據疫情研判情況和防控工作需要,及時進行風險評估,必要時採取集中隔離或居家隔離措施。
加強冷鏈食品排查監測
各區縣及市場監管、農業農村、商務、衛健等部門,要結合各自職責分工,針對大型農貿市場、水產品批發市場、超市等重點場所,全面加強對生產經營環境、禽肉水產品、物體表面、從業人員的全方位監管和核酸檢測,把嚴把牢每個關口、每個環節、每個細節。市級及各區縣要定期對轄區內冷鏈食品進行檢測,在轄區內選擇 1 到 2 家具備區域輻射能力的大型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海鮮市場),每周對器具物表、貯存冰箱,以及冷庫內表面、運輸車輛、下水道汙水、衛生間、洗手池表面等部位進行核酸檢測。要督促企業靠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落實食品安全索證索票、進貨查驗登記、銷售臺帳備查等制度,做好衛生清掃、環境消殺、換氣通風等措施,加強對冷鏈食品的追溯管理,堅決切斷新冠病毒傳播途徑。
做好防控應急準備工作
各區縣要強化危機意識,紮實做好場所、人員、物資、預案等應對突發疫情的應急準備工作。
一是救治和隔離場所準備方面。省上明確要求,全市原則上按照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總床位數的 10%準備救治床位,按照不少於救治床位的 10%準備重症監護床位,市級確定 1 到 2 家、各區縣至少確定 1 家定點救治醫院和後備醫院,全市準備的救治床位要達到 500 張,市衛健部門及各區縣要嚴格按照省上要求,儘快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確定的救治醫院和後備醫院總體布局和功能劃分,必須符合新冠肺炎疫情救治和院感防控的標準,落實病區 " 三區兩通道 "(三區即清潔區、汙染區和半汙染區,兩通道是指醫務人員通道和病人通道)改造要求。
二是人員隊伍準備方面。市、縣兩級要按照分級分類、部門協同、上下聯動的原則,組建一定數量和規模的疫情防控、流行病調查、環境消殺、醫療救治、應急救援、心理疏導、社區防控等專業隊伍,堅持平戰結合,平時主要參與轄區內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戰時服從統一調度。同時,要動員各機關企事業單位全力做好防控力量配備,嚴格做到 " 五有 " 要求,即:有防護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責任人、有防護物資設備儲備、有醫護力量支持、有隔離轉運安排等措施。
三是物資保障準備方面。市聯防聯控領導小組醫療物資保障組要制定全市分級保障、統一調度的工作意見,明確市縣兩級醫療物資儲備的職責、任務、資金來源及品種、結構、規模,按照平戰結合的要求,做好全市範圍內醫療物資調配平衡工作,調整充實口罩、防護服、護目鏡、消殺用品等重點醫療物資儲備。
四是預案演練準備方面。各區縣、市聯防聯控領導小組 " 一辦九組 " 及各成員單位都要結合實際,充分考慮可能出現的情況,提前制定應對多點散發、聚集暴發、社區傳播、境外輸入等不同疫情防控情景的應急預案,有針對性的組織開展大排查、大培訓、大演練。
全力做好患者救治工作
市聯防聯控領導小組檢測救治組要認真總結中醫藥全程參與、市級專家會診研判、面對面分類指導的成功經驗,進一步加強市級醫療救治專家組力量,完善中西醫聯合會診、劃片包幹等制度。同時,要採取疫苗接種、中醫藥提前幹預等措施,加強流感、水痘等秋冬季高發病和老年人、兒童等重點人群常見病的防控,最大限度降低秋冬季常見呼吸道傳染病發病率,避免與新冠肺炎疊加流行,造成醫療擠兌。
【來源:蘭州日報·ZAKER蘭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