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蒸汽時代、電氣時代再到現在的人工智慧時代,每一次的技術革新都推動著世界經濟的發展,相應的也湧現出一批處於時代浪尖的弄潮兒。回顧2019年的AI行業,有哪些人物在歷史的畫卷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呢?跟隨OFweek編輯一起來看看吧。(排序按首字母順序排列)
1.何庭波
2019年5月16日,美國BIS將華為列入所謂「實體清單」,這意味著,沒有美國政府的許可下,美國企業不得給華為供貨。隨後,華為海思總裁何庭波發表了致員工的一封信,宣布啟用備胎計劃。
致員工的一封信中何庭波寫到:「多年前,公司做出了極限生存的假設,預計有一天,所有美國的先進晶片和技術不可獲得,而華為仍將持續為客戶服務。為了這個以為永遠不會發生的假設,數千海思兒女,走上了科技史上最為悲壯的長徵,為公司的生存打造「備胎」。今天,是歷史的選擇,所有我們曾經打造的備胎,一夜之間全部「轉正」。」
海思設計的AI晶片昇騰910發布後,也表明華為完成了全棧全場景 AI 解決方案的構建。隨著接下來的AI晶片商業化,將推動海思半導體的飛速增長!
2.賈佳亞
繼騰訊AI Lab第一負責人張潼博士離職後,有媒體曝出,騰訊優圖實驗室聯合負責人、傑出科學家賈佳亞,已於2019年11月15日從騰訊離職,並將回香港中文大學任教。
在騰訊公司的技術能力職級體系裡,能達到T5級別的員工不會超過10個,他們都是在人工智慧、機器人、量子計算、網絡安全等前沿科技領域有一流成就的科學家。
消息發酵後,騰訊公關部門負責人回應:賈佳亞尚未離職,他的名字還在企業微信裡。賈佳亞也笑稱:自己「被離職」了。
據了解,賈佳亞教授任職期間發表過逾百篇頂級會議和刊物論文,他創立的視覺實驗室對圖像濾波、圖像去模糊、圖像增強、圖像稀疏處理、多頻段圖像信號的融合,以及大範圍運動估計等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賈佳亞和團隊用人工智慧識別手語,建成了中國唯一的標準化手語資料庫,覆蓋了一千句日常用語和九百多個常用詞彙。
3.李彥宏
2019年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中,百度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表示:「人工智慧不僅不會毀滅人類,反而可以讓人們獲得『永生』。」
回顧即將結束的2019年,面對群雄盤踞的AI市場,百度在李彥宏的帶領下激流勇進。據2019年發布的《人工智慧中國專利技術分析報告》顯示:人工智慧申請人專利申請數量顯示前10位企業中,百度以5712件專利位居榜首,同時這也是百度連續兩年蟬聯第一。
同時期,百度獲得了國內首張T4級別載人駕駛測試牌照,目前T4級別的牌照是屬於國內標準最高,技術難度最大,測試場景最複雜的測試資格認證。這也意味著百度在人工智慧與無人駕駛技術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4.陸奇
2019年11月,陸奇宣布成立新品牌「奇績創壇」(MiraclePlus)。原創業投資及加速器Y Combinator將停止中國分支的運營,成立於2018年8月的YC中國品牌將停止使用。
「奇績創壇」將由他所帶領的原 YC 中國團隊獨立運營,YC 美國則全面戰略回歸,聚焦矽谷,不再單獨設立外海分支。 此時距離陸奇離開百度、宣布加盟 YC 中國,僅僅過去了一年多的時間。
陸奇認為,YC模式的核心在其出發點,YC認為做創業公司孵化器與世界一流大學本質相同。做一個博士論文,需要獨立解決科學領域以前沒有解決的問題;創業也一樣,需要獨立解決一個市場上沒有被解決的問題。我們商量出最好的辦法是:讓我個人和我的團隊來接盤,基於我們在中國已經建立的基礎,住YC成功的模式與真諦,讓其在中國不同的土壤環境中成長起來,完全獨立來做創業營招生、路演日,以及完全獨立來做中國創投生態的連接。
5.沈向洋
2019年11月,軟體巨頭微軟傳出重大人事變動消息,微軟執行副總裁沈向洋將於2020年初正式離職,離職後,矽谷眾多美國科技巨頭的核心管理層裡,暫時沒有了華人的身影。
沈向洋在微軟中負責推動,公司的整體AI戰略和前瞻性的研發工作,包括必應在內的以人工智慧為重點的產品小組,還領導微軟研究院,負責該研究院與整個公司的工程團隊的整合。
沈向洋也公開致信全體員工告別,信中說道:「離開微軟是我一生中最艱難的決定。今天,微軟已經如此地成功,在人生的這個階段,我覺得,已經是時候去開啟一個新的篇章;去探尋超越微軟、超越商業的新挑戰;去思考為產業、為下一代計算科學領域的研究員和工程師們,還能多做些什麼。」
6.王堅
中國工程院公布2019院士增選結果,阿里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當選院士,這也是目前,唯一一位來自企業的院士。
王堅是阿里雲創始人,中國唯一自研雲計算作業系統飛天的提出者、設計者和建設者。過去10年,王堅主持研發了中國唯一自研的雲作業系統——飛天,突破世界級技術難題,實現中國雲計算從0到1的突破,推動中國IT產業從IOE(IBM小型機、Oracle資料庫和EMC存儲)向雲計算轉變。
王堅作為民營企業技術帶頭人的代表當選,這也意味著民營企業科研力量逐漸成為國家科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7.吳忌寒
2019年11月19日,比特大陸聯合創始人吳忌寒向全員發送郵件:「經比特大陸創始人、比特大陸集團董事會主席、北京比特大陸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吳忌寒決定,解除詹克團在比特大陸的一切職務,即刻生效。」
吳忌寒與詹克團於2013年創立了比特大陸,他們分別持有該公司21%和37%的股份。兩個人分別畢業於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此前公司一直施行雙CEO制度。隨後,12月召開的比特大陸股東大會上,吳忌寒成功當選董事長。
8.顏水成
原360集團副總裁、首席科學家、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顏水成博士於2019年7月正式宣布加入依圖科技,擔任首席技術官(CTO)一職。
顏水成博士團隊提出的「Network in Network」(NIN)網絡結構的核心1x1卷積是近年來幾乎所有計算機視覺深度學習模型的標準模塊,在學術界和工業界影響深遠,其思想也被後期的GoogleNet、殘差網絡(ResNet)等模型所採用。
顏水成表示:將帶領團隊進一步夯實依圖在人工智慧基礎理論和原創算法方面的技術優勢,為依圖在商業化場景落地方面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9.印奇
2019年8月,曠視科技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說明書,這意味著首家真正的人工智慧企業或許即將上市。目前,曠視科技已經完成了四輪融資,投資機構包括創新工場、聯想創投、螞蟻金服、啟明創投等,融資額超過13億美元,估值超過113億美元。
曠視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印奇在其發布的致投資者公開信中說道:「有限遊戲通常受時間限制,有贏輸雙方及明確的規則;但無限遊戲會一直持續,規則和參與者也會不斷改變。人工智慧創新就是一場無限遊戲:它始於幾十年前,並終將超越這個時代。」
10.張楠賡
2019年11月21日,杭州嘉楠耘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在納斯達克敲鐘上市,股票代碼為「CAN」,此次上市初始發行價為9美元,初始供應量為1000萬,籌資金額為9000萬美元。嘉楠耘智的成功上市,也讓它成為區塊鏈第一股。
在敲鐘儀式上,嘉楠耘智創始人張楠賡表示:「今天我們一起站在這裡感受這榮耀的時刻,但是上市不是最終目的,而是我們新的開始,下一秒我們將繼續投身到新的戰場,繼續開拓我們的事業,我們的使命和願景是,讓所有人都能使用超級計算,並使區塊鏈和AI技術得到廣泛採用,提升社會運行效率,改善人類生活方式。我相信我們能行。」
小結
2019年,人工智慧第三次被寫入全國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推動著人工智慧產業走向更高臺階,AI技術正廣泛應用於工業製造、醫療、倉儲物流等各領域。但「AI+產業」的快速發展也暴露人才的短缺問題,如何彌補龐大的產業集群中人才短板的難題,或許是行業下一步需要面臨的問題。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連結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