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綜藝領域複製粘貼大行其道,一檔節目要是大火了,同類型的節目便會扎堆出現。只可惜絕大多數隻學到了皮毛,到頭來不過是「東施效顰」罷了。
要問今年最火的綜藝,相信很多人會把手中的票投給《乘風破浪的姐姐》,從一公到最後的成團夜熱度一直居高不下。
《浪姐》大爆後,除了第二季之外明年芒果臺還將推出男版《披荊斬棘的哥哥》。沒想到剛有眉目被友臺給搶了先,番茄臺製作的《追光吧哥哥》確定在十二月開播。
目前《追光吧哥哥》的先導片已經上線,二十一位參賽選手亦悉數曝光。同《浪姐》相比,《追哥》選手的整體咖位似乎存在不小的差距,參賽陣容真真是沒眼看。
需要吐槽的第一點是選拔門檻太低,《浪姐》那邊有寧靜、伊能靜、鍾麗緹、陳松伶、阿朵等「大姐大」,有黃聖依、張雨綺兩位「星女郎」,有劇圈演遍女一號的萬茜、王麗坤,有耀客傳媒的老闆娘張萌,其他姐姐們各自都有拿得出手的作品。
反觀《追光吧哥哥》,除了陳曉東、陳志朋、杜淳、明道、汪東城、印小天之外,剩下的人不是資歷太淺就是名氣太低,更有甚者出道才一兩年暫時沒有任何代表作。不否認燒餅和艾福傑尼在各自領域的實力,但他們來這更像是「打醬油」的,略顯格格不入。
第二個槽點是男明星們準備不足態度過於散漫,既然你選擇來比賽,不管抱著何種目的起碼得嚴肅對待吧。導演組的初舞臺才藝面試雖有突發性,考慮到大多數人都有豐富的舞臺經驗,不至於一個接一個翻車。到時候播出如果還是這種水平,怕是要被網友批評得體無完膚。
最大的槽點是選手年齡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眾所周知《浪姐》設定的是三十加的姐姐。而《追哥》既有二十出頭的小鮮肉丁澤仁,也有馬上五十歲的陳志朋,年紀差距近三十歲,跨度不是一般大。反倒是之前《天天向上》推出的「追夢的哥」更為合理,三十加、四十加的男演員湊到一起才有可比性。
年齡差距過大,比賽的公平性或多或少會遭到質疑。要知道這是一場男團選秀,後面肯定會有一輪接一輪的公演。而且男團舞比女團舞力度更大動作編排更複雜,年紀大的哥哥們體力難免受影響。
再者有說相聲的、有唱RAP的,有演戲的、有純歌手、有走唱跳路線的,更有現在還是男團成員的,眾人的起點本身就不一樣,組團上臺不知道會亂成什麼樣子。
追夢無關年齡,可既然是比賽必定要分出個勝負,成團名額更是寥寥無幾。陳曉東、陳志朋也好,明道、杜淳、印小天也罷,這些老炮兒儘管名聲在外有一定的「江湖地位」,客觀地講唱跳競爭力確實和小年輕們沒法比。除非短時間內能力突飛猛進,否則恐難逃給新人抬轎成為「炮灰」。
放眼二十一位參賽者,老藝人能撐到決賽的能有幾個呢?更何況此類節目不只看資歷,人氣、流量、話題度亦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為了顧及老大哥的面子,可能會給他們留一兩個成團名額。不出意外的話,一大半都將被弟弟們瓜分,這樣和普通的偶像選拔有什麼區別呢,所謂的「追光」不過是個幌子。
《浪姐》餘熱尚存,大家期待「蹭熱度」的《追光吧哥哥》嗎?希望這檔綜藝製作精良點,多出幾個炸裂的舞臺,至於誰能成團終究是衛視和平臺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