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有優曇婆羅花嗎?

2021-01-08 百家號

熟讀佛學經典的朋友一定對「優曇婆羅花」這種植物不陌生,據說每當如來下生、金輪王出現世間的時候,這種花便會因祥瑞靈異之所感而盛開。相傳此花花形如鍾,呈淡雅脫俗的白色,花莖白色細如金絲,看過的人無不對其交口稱讚,美譽有佳。但美中不足的是此花三千年開一次,尋常之人實在是極難有幸一見。

可偏偏世間就有這樣有福之人,據某報紙報導,家住市南區江西路的市民劉先生在澆花時就意外發現,自己家種的金銀花葉子上居然開出了幾朵「優曇婆羅花」。難道是劉先生家中要有喜事要降臨?正當劉先生暗自開心的時候,一名生物學家出現了,他淡定地說:「有啥喜事,這是你家鬧蟲子了!」

原來,劉先生將蟲子卵誤認為現實中並不存在的優曇婆羅花了,這鬧的蟲子就是本文主角——草蛉。說起「草蛉」這個名字,你可能覺得陌生,但我要是把它的圖片放出來,你一定會拍著大腿說:「嗨!就是它啊?!」對,草蛉就是那種在夏天會趴在你家窗戶、牆上,身長一釐米左右,呈淡綠色,有兩對大翅膀,翅膀上還分布著無數小格子的那種昆蟲。根據它的樣子,昆蟲學家把它分到了昆蟲綱、脈翅目、草蛉科裡,但一般而言,我們說的草蛉是指很多種脈翅目昆蟲(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分得清那些蟲子誰是誰,索性就都叫草蛉好了)。比較常見的草蛉有綠色的綠草蛉和褐色的褐草蛉,除此之外,還有大草蛉、中華草蛉等多個品種。

草蛉是一種完全變態昆蟲,一生要經歷卵、幼蟲、蛹和成蟲這四個階段,被誤認為是優曇婆羅花的東西就是它的卵。草蛉的卵與別的昆蟲比很特殊,大部分的草蛉並不直接把卵產在葉子上,而是通過一根細長的絲柄與植物相連,而卵則高高懸掛在絲柄的另一端。研究表明,這樣懸空放置的卵可以有效避免被其他天敵吞噬,但有些種類的草蛉覺得麻煩,還是習慣像別的昆蟲一樣,把卵集中產在一起,或者分散產在葉子上。

草蛉卵的孵化期大約有四天,四天之後,草齡幼蟲就會從卵裡破殼而出,這時候,草蛉一生中最值得人類讚美的事情就要發生了。新生出來的小草蛉需要大量的營養來供給生長,但它們的食物不是植物,而是吃植物上的那些蚜蟲。經研究發現,當草齡幼蟲發現蚜蟲後,它們會張開上下顎緊緊地咬住蚜蟲,然後將消化液注入蚜蟲體內,蚜蟲的肌肉、組織器官等就會被消化成液體,再流到草蛉體內。這樣一個過程下來,蚜蟲就只剩下一具空殼了。據統計,草齡幼蟲一天可以吸食上百隻蚜蟲,一隻草齡在幼蟲階段消滅的蚜蟲可達七八百隻。而它們不挑食,不管是煙蚜、豆蚜、棉蚜,還是紅蜘蛛、粉蝨等害蟲都可以是它們的食物,有的種類甚至連銀紋夜蛾、棉鈴蟲的卵也不放過,徹底讓害蟲斷子絕孫。正因如此,我國古人親切的送了它一個「蚜獅」的美名,被稱作吃蚜蟲的獅子,這名字威風吧!

度過了好吃的幼蟲階段,草蛉的蛹期就和別的昆蟲沒什麼差別了,都是不吃不喝不動的躲在角落裡,慢慢準備羽化為成蟲,而進入了成蟲階段,草蛉也不怎麼吃東西了。此時,它們的取食行為多是為了性成熟而準備的,食物也可以是肉食性或植食性的。雌草蛉在性成熟後,一生僅交配一次,但可以多次產卵,而且卵的數量也不少,總量至少在千餘枚以上。

所以說,草蛉算是一種對人類生活有益處的昆蟲。目前,在農業上已經有很多關於草蛉滅害的研究出現。如果這些小昆蟲真能幫我們消滅掉大量害蟲,那它們的出現還真不失為一種祥瑞。

(作者:單少傑)

相關焦點

  • 南京紫金山驚現優曇婆羅花?其實是草蛉蟲產的卵!
    揚子晚報網10月22日訊(通訊員 武家敏 記者 梅建明)最近,有市民在南京紫金山山坡上發現一株傳說為「優曇波羅花」的奇異之花,該花生長在一株植物乾枯的枝條上,花形如鍾,淡白色,花莖細如金絲,長度約有3釐米,還沒有一根頭髮絲粗,花莖頂端是乳白色的花蕊,共有8朵。
  • 廬山發現傳說3000年一開de優曇婆羅花是黏菌,
    廬山發現傳說3000年一開de優曇婆羅花是黏菌,發布時間:2010-03-03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這是繼2008年7月河南周口之後再一次被發現的仙界之花-------優曇婆羅花。本人認真研究了圖片後現在鄭重提出,它是一種真菌,是真菌中的黏菌。
  • 萬古神帝:優曇婆羅花將出世,盛況不亞於本源神殿
    比如當初的原阡陌,死神殿的大聖,原本是《神儲卷》上排名甲等第一,這樣的排名,幾乎就表明了原阡陌成神不會有絲毫的困難,毫不誇張的說,立地成神都不成問題。就是這麼一個「前途無量」死族天才,在本源神殿中,消失得無聲無息。
  • 產個卵還被誤認為是3000年才開一次的優曇婆羅花
    在草蛉的「戀愛」生活中,第三者是不受歡迎的,它們歡迎事業、家庭。因為卵產的別具一格,甚至還被誤認為是傳說中3000年開一次的的優曇婆羅花。最後,總有一隻頭部被咬傷,流血而死。但雌草蛉合適的產卵位置,可以讓幼蟲順著細絲爬到蚜蟲堆裡,這是草蛉蟲媽媽最後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