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2017年度評獎:最好的都在這裡!

2020-12-03 騰訊網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仿佛一眨眼的功夫,2017年就寫入了歷史,2018年緩緩來到我們身邊。時間就是這麼無情,仿佛能帶走一切,但回顧過去的365個日日夜夜,總有太多記憶難以抹去。

2017年,無論是PC硬體行業還是手機數碼行業,都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誕生了無數優秀的技術和產品,值得歷史去銘記。

誠然,PC行業早已經走過了自己的巔峰期,不再佔據核心地位,但我們欣喜地看到,2017年的PC硬體重新煥發了活力,無論廠商還是用戶的激情都被重新調動起來,當然也不乏各種漲價缺貨帶來的無奈。

而智慧型手機行業經過幾年的飛速發展,也走到了歷史的十字路口。隨著全球市場的日趨飽和,隨著技術創新難度的增大,各大品牌都在經歷一段陣痛期。

這裡,我們以評獎的方式,回顧一下2017年各個領域內的優秀產品和技術,涵蓋桌面處理器、顯卡、晶片組主板、內存、硬碟、外設、筆記本、智慧型手機、手機處理器等九個不同方面,同時按照慣例,設立了旗艦性能獎、技術創新獎、最受關注獎、最具性價比獎、編輯選擇獎五個獎項。

當然啦,一千個觀眾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評獎這種事兒從來都沒有固定的標準,也從來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

我們也只是以這麼一種形式,拋磚引玉,和大家一起重溫激情的2017,一起展望充滿希冀的2018。如果你有更好的想法,也歡迎在評論裡和我們交流。

【快科技2017年度桌面處理器評獎】

整整十年了,桌面CPU處理器市場從未如此熱鬧。Intel酷睿坐穩江山、AMD推土機沉淪不起之後,十年來整個市場波瀾不驚,尤其是最近幾年只能眼睜睜地看著Intel肆無忌憚地擠牙膏。

還好,AMD終於回來了,全新設計的Zen架構可以說超出了所有人(沒有幾乎)的預料,就連AMD自己也沒想到會得到如此高度,從桌面到數據中心再到筆記本全線開花,Intel也不得不匆匆忙忙打起精神,開始了一路狂奔。

如此競爭,幸甚!

旗艦性能獎:Intel Core i9-7980XE

Intel HEDT發燒級平臺一直是旗艦性能的代名詞,只不過前些年實在缺乏競爭力,Intel也懶得大幅度升級,直到今年被AMD Ryzen狠狠刺激了一把,一代的提升幅度勝過了之前好幾代,頂級旗艦Core i9-7980XE竟然一下子推進到了18核心36線程,性能異常恐怖,而且終於祭出了傳說中的Core i9序列。1.6萬元的價格看起來遙不可及,但要知道去年這個價還只能買到10個核心呢。

旗艦性能獎:AMD Ryzen ThreadRipper 1950X

Intel如此奮進,不得不感謝AMD,不但在主流市場上Ryzen大殺四方,還時隔多年重返發燒級領域,「線程撕裂者」威風凜凜。Ryzen ThreadRipper 1950雖然比Core i9-7980XE少了2個核心4個線程,但整體性能依然十分突出,並不太落下風,而且還有更豐富的PCI-E 3.0擴展空間,關鍵是「便宜」,如今才要7999元。

最受關注獎:AMD Ryzen APU

AMD Ryzen今年橫掃高中低端市場,重新點燃了DIYer的激情,但它自身沒有集成GPU,對於那些追求性價比、對遊戲性能無甚要求的玩家來說,新工藝、Ryzen+Vega雙重新架構的新一代APU才是值得翹首以待的夢幻之作,而經過長時間的等待,Ryzen APU已經在移動端開始亮相,明年上半年就會全面爆發,而且從目前的跡象看,新APU無論性能還是功耗都有著質的飛躍,或許AMD還能藉此在筆記本市場重新分一杯羹。

值得注意的是,AMD、Intel這對老冤家也罕見地走到了一起,AMD獻出了自己的定製版Vega GPU核心,整合於Intel處理器,因此如何協調自家APU與對手的競品,也是擺在AMD面前的一道難題。

最受關注獎:Intel Core i7-8700K

Core i7-8700K為代表的八代酷睿問世,最大的意義莫過於主流市場持續多年的四核+雙核組合,終於全面升級為六核+四核,甚至移動端、輕薄筆記本都直接邁入了六核時代,而且整體功耗都控制在了以往水準。未來結合更先進的10nm,更多核心、更高頻率也不是夢。再加上發燒級的十幾個核心,我們終於進入了真正的多核時代。

技術創新獎:AMD Zen架構

AMD CPU今年的表現配得上完美二字。在推土機的前車之鑑下,在幾乎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況下,AMD居然真的逆襲了,仿佛神話成真一般,恐怕AMD自己都沒有想到,畢竟Zen架構當初設定的目標是IPC理論性能提升40%,結果竟然做到了52%!

更令人感動的是,性能直追Intel的同時,AMD這次沒有得意忘形,保持了自己一貫高性價比的優良傳統,無論主流的Ryzen,還是發燒的ThreadRipper,抑或數據中心的EPYC,價格都相當親民,用網友的話說就是直接讓Intel一屁股坐在了牙膏管上。

不過也要冷靜地看到,AMD的市場體量還太小,完全未到高枕無憂之時,未來路很漫長,Intel的強大技術實力也毋庸置疑,但無論如何,有了競爭,就會更精彩。

最具性價比獎:Intel奔騰G4560

奔騰一直是追求極致性價比用戶的最愛,最新八代酷睿家族的奔騰G4560更是堪稱一代神U:14nm工藝、支持超線程、自帶新核顯、支持DDR4-2400內存、54W熱設計功耗,而價格只要500元左右,再配一塊便宜的B150/B250主板,居家辦公都堪稱完美。

最具性價比獎:AMD Ryzen 5 1400

可以說,AMD Ryzen全線產品的性價比都相當突出,可選空間非常大,其中直接壓制奔騰的應該是Ryzen 3系列,不過砍掉了多線程支持,四核心四線程雖然也足夠應付一般應用,但在加個兩三百元就能獲四核心八線程的情況下,Ryzen 5系列無疑更加誘人,尤其是Ryzen 5 1400隻要千元出頭,還能隨意超頻,吃起雞來也是利器一把。

編輯選擇獎:AMD Ryzen 5 1600X/1600

對於追求品質和高性能的中高端用戶/玩家來說,今年選擇CPU處理器時可能會有一種幸福的煩惱,因為產品空前豐富。AMD這邊我們推薦的是Ryzen 5 1600X/1600,二者價格在1500-1800元左右,都是6核心12線程,區別在於前者頻率更高、加速更多,當然功耗也略高,可以看自己的需求選擇。

編輯選擇獎: Intel Core i5-8400

Intel方面對應價位上的當屬Core i5-8400,來到了6核心6線程,雖然不能超頻但好在Intel架構本身就足夠優秀,無論單線程還是多線程都發揮非常出色。遺憾的就是主板僅有Z370可選。

【快科技2017年度顯卡評獎】

今年的顯卡但從技術角度講並無太多可圈可點之處:NVIDIA Pascal帕斯卡家族悠悠然地完成了權限布局,Volta伏特家族也不急不忙還是現在高性能計算和專業領域圈地,AMD Vega架構終於問世但未能上演大翻盤。

而挖礦,無疑是今年顯卡市場的最大功臣,AIB/AIC顯卡廠商和經銷商都賺了個盆滿缽滿,只哭了大眾用戶和玩家,只能無奈地看著各種漲價、缺貨。

旗艦性能獎:NVIDIA GTX 1080 Ti

推薦產品:華碩ROG STRIX-GTX1080TI-O11G-GAMING/影馳GTX1080Ti名人堂/七彩虹iGame GTX1080Ti Kudan/索泰GTX1080Ti至尊PLUS OC

看到GTX 1080 Ti拿到旗艦性能獎,肯定會有很多人不服:不是還有Titan X/Xp乃至是最新的Titan V嗎?

其實,Titan系列並非真正的遊戲卡,而是更傾向於計算和開發等專業領域,而且價格太高,貨源稀缺,根本不是凡人所能拿到的,所以想玩極致遊戲,GTX 1080 Ti非它莫屬。

作為帕斯卡家族的遊戲旗艦,GTX 1080 Ti的性能已經不用廢話了,各大廠商也是挖掘發揮得淋漓盡致。AMD Vega新架構憋了那麼久,最終也只敢和GTX 1080一戰,GTX 1080 Ti只能感慨孤獨求敗了。

所推薦的幾款產品,華碩的滿滿信仰與超高頻率、影馳的白色特立獨行、七彩虹的生猛水冷、索泰的高頻與(相對)低價,各具特色,都是今年的頂級作品。

最受關注獎:AMD RX Vega 56

推薦產品:藍寶石/迪蘭Vega 56

一度我們對AMD Vega架構寄予了厚望,尤其是在看到Ryzen CPU的出色表現後,更希望AMD能夠雙線比翼齊飛,拳打Intel腳踢NVIDIA,但很可惜,RX Vega系列距離我們的想像有點差別,最多只是達到了早發布一年的GTX 1080的水平。

怎麼說呢?AMD這種兩線作戰、兩邊都是強敵的態勢也真不是一般企業能夠應付的,Vega架構還是有自己的價值的,至少給了A卡玩家新的選擇,尤其是RX Vega 56表現可圈可點,要不然NVIDIA也不會急匆匆拿出讓GTX 1080都有點難做的GTX 1070 Ti。

RX Vega系列目前只有公版在售,非公版發布了幾款但還未上市。如果想入手RX Vega 56,作為A卡核心大廠的藍寶石、迪蘭都可以考慮。

最受關注獎:NVIDIA GTX 1070 Ti

推薦產品:影馳GTX1070Ti大將/華碩CERBERUS GTX1070Ti A8G

GTX 1070 Ti本來不在NVIDIA的計劃之中,可以說是GTX 1070被RX Vega 56欺負了一番之後來救場的,甚至不惜在規格上十分逼近GTX 1080,不得不限制超頻,當然繞過去也很容易,讓高端玩家們大呼過癮。

GTX 1070 Ti產品十分豐富,價位3499-4399元應有盡有,所推薦的兩款產品,影馳的直接首發做到最低價,華碩則是堅持高貴和高品質。

技術創新獎:NVIDIA Volta架構

核彈狂魔黃仁勳耗資30億美元打造的最新大作,直接讓對手無法直視,而且野心可不止於統治遊戲領域,更是深深觸及了人工智慧、高性能計算、深度學習、自動駕駛等等高精尖領域。

由於競爭乏力,Volta架構的遊戲卡要到明年春才能見到了,目前的主要精力都在專業領域,包括計算卡Tesla V100、專業卡Titan V,都令人顫抖。

Volta架構採用了最新的臺積電12nm工藝製造,集成多達211億個電晶體,核心面積達到了恐怖的815平方毫米,順利成為史上第一大GPU核心,內部擁有5376個32位浮點核心、2688個64位浮點核心,並首次加入672個Tensor Core專門用於深度學習。

GeForce 20系列遊戲卡的性能,也可以想像,AMD更要繼續加油啊。

最具性價比獎:NVIDIA GTX 1050 Ti

推薦產品:微星GTX1050Ti Gaming X/影馳GTX1050Ti大將

受到挖礦風潮的衝擊,今年的中端顯卡幾乎全部「淪陷」,不但天生有挖礦優勢的AMD顯卡被各種瘋搶、加價,全面斷貨,NVIDIA也受到了極大衝擊,尤其是中端主力GTX 1060。突然之間,想買一塊千元級顯卡好好玩遊戲都成了一種奢侈。

目前來看,對於普通玩家來講,GTX 1050 Ti還算是個不錯的選擇,千元出頭,在普通解析度和畫質下吃個雞還是完全可以對付的,NVIDIA也在通過驅動優化提升GTX 1050 Ti的吃雞表現,近期整體銷量就有明顯提升。

編輯選擇獎:NVIDIA GTX 1060 6GB

推薦產品:索泰GTX1060-6GD5 X-GAMING OC/七彩虹iGame1060烈焰戰神S-6GD5 Top/影馳GTX1060 Gamer

編輯選擇獎:AMD RX 580

推薦產品:藍寶石RX580 8G D5超白金/華碩ROG Strix RX580 O8G

GTX 1060、RX 580雖然被礦工大量擄走,但就產品本身而言,它們的性能、功耗、正常價格等各方面表現還都是非常誘人的,極為適合比較有追求但預算又不是太寬裕的遊戲玩家,當然前提是你能以合適的價格買到手。

【快科技2017年度晶片組主板評獎】

受到CPU處理器的帶動,今年的晶片組主板市場也活分起來,各種新平臺、新產品不斷,帶來了更充裕的選擇,只是作為PC基石,主板市場已經連續將近兩年沒有品嘗增長的滋味了。

AMD、Intel兩家也是各有特色:AMD很厚道地全線統一為AM4接口,CPU、APU共同,而且未來幾年都會保持不變;Intel依然很雞賊,同樣的LGA1151接口竟然也玩出了花,故意搞個兩代不兼容。

當然還有AMD 300系列的命名也相當壞,直接斷了Intel的後路。

旗艦性能獎:Intel X299

推薦產品:華碩Rampage VI Extreme

為了支持新的發燒處理器Skylake-X、Kaby Lake-X,Intel打造了新一代晶片組X299,本身其實並沒有太多亮點(畢竟如今晶片組的發揮空間也不大),但畢竟是發燒平臺,廠商們開始了新一輪的瘋狂堆料,其中最極致的當然還是華碩ROG玩家國度。

Rampage VI Extreme再次展現了華碩無與倫比的實力,EATX大板型、ROG DIMM.2擴展卡、萬兆網卡、Aura Sync神光同步、LiveDash OLED狀態顯示屏,以及安全插槽、鍍銦裝甲等細節,說自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最受關注獎:Intel Z370

推薦產品:華碩Maximus X Formula/技嘉Z370 AORUS Ultra Gaming

Z370晶片組本身過於乏善可陳,相比於Z270幾乎毫無變化,純粹就是為了搭配八代酷睿,還被搞了個同接口不兼容。可以說,Z370受關注,主要還是借了八代酷睿全面躍進的東風。主板廠商倒是方便了,把上代產品拿過來稍加改動,就是新一代了。

據說明年Intel會上主流八核和新的Z390,後者才會帶來方方面面的變化。

技術創新獎:AMD X399

推薦產品:華碩Zenith Extreme/技嘉X399 AORUS Gaming

X399首先在命名上很雞賊,看起來比Intel X299領先了一代,不過產品本身也是可圈可點。這是AMD N年來的首個發燒平臺,斷層多年後一舉跟上了時代最新步伐:四通道DDR4內存、66條PCI-E 3.0總線、原生USB 3.1 Gen.2/SATA 6Gbps/SATA Express/M.2接口、NVMe RAID等等都齊了(當然也離不開處理器的配合)。

由於延續了EPYC伺服器平臺的設計,X399 TR4接口異常龐大,也是迄今為止最大號的接口插座,連安裝方式都很特別。

最具性價比獎:Intel B250

推薦產品:華碩PRIME B250M-PLUS/技嘉B250M-D3H

600元左右買塊B250主板,500元再買個奔騰G4560,這樣的組合已經不用太多廢話了。

編輯選擇獎:AMD B350

推薦產品:微星B350M MORTAR/華碩PRIME B350-PLUS

AMD的又一個雞賊命名,逼得Intel下代入門級平臺都有只能叫B360,兩家越來越讓人抓狂了。

對於主流乃至性能級用戶來說,B360主板相當實惠,而且依然有足夠多的SATA/M.2/USB接口、PCI-E總線和插槽,依然支持超頻,就是不支持多卡(反正用處也不大),搭配一顆千元機Ryzen 5,無論日常應用還是吃雞玩遊戲,都會相當的舒服。

【快科技2017年度內存評獎】

內存漲價,無疑是今年最火爆也是最讓人痛苦的話題。8GB DDR4-2400已經成為絕對主流之選,但我們眼睜睜地看著它從二三百元,一路狂飆到接近千元!DRAM顆粒大廠三星也成為千夫所指的對象。

還好到了年底,連續七個季度的內存漲價勢頭終於得到遏制,普遍開始回落,但距離正常水平仍然相去甚遠。

只希望明年的內存市場能夠回歸理性,也希望國產存儲繼續迎頭趕上,打破國際壟斷,激活整個市場。

旗艦性能獎:芝奇三叉戟4×8GB DDR4-4400

如今的芝奇,絕對可以冠上「內存狂魔」的名號,因為自打DDR4內存推向市場,芝奇無時無刻不在追求更高的頻率,尤其是一旦被競爭對手超過,不出三五天就能拿出更高頻率或者更低延遲的產品,捍衛自己的地位。

這套三叉戟4×8GB DDR4-4400,就是最近和海盜船你追我趕的產物,如此頻率在32GB內存中無出其右者,而且採用高品質的三星B-die IC打造。

不過要想達成這麼高的頻率,最好是搭配華碩Z370主板,藉助其OptiMem技術的T-Topology線路,保證穩定性。

並且這一組神條暫時不會零售上市,而是極限超頻玩家特供。

最受關注獎:金士頓駭客神條8GB DDR4-2400

作為市面上的第一大內存廠商,金士頓幾乎成了內存條的代名詞(雖然假貨問題一直很煩人),而在8GB DDR4-2400成為主流的情況下,金士頓的駭客神條當真就成了神條,點名率奇高,京東上的評價已經超過10萬。

另外,在今年內存價格持續高漲之時,它也成了內存價格的風向標,一度逼近千元大關,讓人揪心,還好最近總算是降下來一些,天貓上已經來到679元,只是不知何時才能回歸二三百元了。

技術創新獎:芝奇Ripjaws 4×8GB DDR4-4000 SO-DIMM(CL18)

筆記本、迷你機使用的SO-DIMM內存因為發揮空間狹窄,已經很久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產品了,直到海盜船出了一套四條8GB 4000MHz,狂魔芝奇立刻坐不住了,沒兩天也搞出了一套同樣規格的,而且延遲更低只有CL18-18-18-38,完勝海盜船的CL19-23-23-45。

實測該內存的內存讀取速度已經突破100GB/s,寫入也超過90GB/s,讓不少臺式機都汗顏。

而緊接著,芝奇又拿出了4×16GB DDR4-3466 SO-DIMM,滿足超大容量之需。著實服了。

最具性價比獎:銘瑄終結者Q3 8GB DDR4-2400、金士頓4GB DDR3-1600

價格狂漲不停,內存似乎已經和性價比不沾邊了,尤其是那些大品牌的熱門產品,從一些相對小眾品牌中選擇靠譜的不失為一條新路。

16年板卡老廠銘瑄今年也正式進軍內存領域,上來就破有誠意,這款終極者Q3配備了高端內存才有的散熱馬甲,搭配原裝顆粒,但價格和普條相當,比如8GB只要599元,4GB只要349元。

而在DDR4內存價格居高不下之時,很多人把目光轉向了上一代DDR3。雖然說DDR3也有一定的漲價,但相對來說好得多,而且已經到了生命周期的末尾,價格基本見底,再配上一塊廉價的H81、H110主板,做個日常用機或者辦公平臺還是足夠的,金士頓這款4GB DDR3-1600就成了爆款,京東評價已超過36萬,當之無愧的神條。

編輯選擇獎:芝奇8GB DDR4-2400、影馳GAMER III極光8GB DDR4-2400、海盜船復仇者LPX 8GB DDR4-2400

且不說價格,如今裝機要滿足未來一兩年的各種需求,16GB內存已經是基本配置,所以來兩條8GB最為合適,頻率則普遍都是2400MHz起步了。

這裡推薦的三款內存都各具特點,芝奇的勝在大品牌高品質和699元價格,影馳的也只要699元而且提供了絢麗的極光特效,海盜船的789元雖然貴一些但性能和品質沒的說。

【快科技2017年度硬碟評獎】

各種各樣的SSD固態硬碟已經成為了裝機必備,至少也得來個SATA,追求性能的上M.2、PCI-E,無論主控還是快閃記憶體都在飛速發展。

機械硬碟則幾乎徹底停滯,各種技術革新要麼停留在紙面上,要麼還得N年。

旗艦性能獎:三星960 PRO M.2

作為業內頭號存儲大廠,三星握有無比雄厚的DRAM、NAND資源,轉換成實際產品也是得心應手。

960 PRO脫胎於三星企業級的SM961,全新的Polaris(北極星)主控,48層3D V-NAND堆疊的MLC快閃記憶體顆粒,輔以SLC緩存提供智能寫入加速,支持PCI-E 3.0 x4、NVMe,實測持續讀寫速度可達3.5GB/s、2.1GB/s,隨機讀寫速度可達44萬IOPS、36萬IOPS,消費級SSD中無出其右者,至今仍是高端測試平臺的標配,還經常被拿來組RAID突破天際。

在如今TLC遍地走的情況下,MLC快閃記憶體的960 PRO也格外引人注目,壽命當然是槓槓的比如2TB型號可以寫入1200TB,並有五年質保。

最受關注獎:閃迪加強版120/240GB SATA、金士頓UV400 120GB SATA、影馳鐵甲戰將240GB SATA

對於一般用戶來說,120-240GB容量的SSD是最合適的,價格不算貴,容量也基本夠用,實在不行就配塊大容量機械盤。

雖然說M.2、PCI-E接口的SSD正在迅速普及,但目前佔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的還是傳統SATA類型,一則技術成熟價格廉,二則和傳統機械盤形態接近使用更方便。

當然了,M.2接口小巧靈活、性能無束縛,可以支持PCI-E 3.0 x16高速通道、NVMe技術,是下一階段的絕對主流,現在的主板都普遍配備有M.2接口,多的甚至有兩三個。

技術創新獎:Intel SSD 900p(Optane傲騰)

SSD發展這麼多年,大家做的無非就是在現有技術基礎上不斷優化深入,改進主控、快閃記憶體,提高性能,當然也順便把壽命給犧牲了。Intel則提出了全新的非易失性存儲技術3DX Point,產品名Optane(中文名傲騰),相比於傳統快閃記憶體不僅性能高得多,關鍵是延遲極低、壽命極長,還能變成各種產品形態。

不過和Intel以往提出的很多全新技術類似,Optane也要經歷一個比較漫長的普及階段,作為SSD目前已經應用於數據中心、桌面緩存加速、發燒領域,SSD 900p就是首個針對桌面領域的Optane SSD。

900p系列目前上市的容量有280GB、480GB,性能分別達到連續讀寫2.5GB/s、2.0GB/s,隨機讀寫55萬IOPS、50萬IOPS,下一步還會加入960GB、1.5TB。

明年,Intel甚至還會拿出Optane DIMM內存條。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的電腦將不再區分內存和硬碟。

技術創新獎:臺電幻影NP800(慧榮SM2262)

在SSD主控領域,曾經叱吒風雲的SandForce三番兩次被收購已經徹底銷聲匿跡,而除了那些有實力自己設計,市面上的主力主控廠商就是群聯(Phison)、慧榮(SMI)、美滿電子(Marvell)。

群聯在國內主力和影馳合作,慧榮則鋪得更開,國內很多SSD廠商都與之有合作,雖然曝出了所謂後門事件但目前看並無太大影響,全球銷量已經突破1億,其中國內就佔1/5。

今年,慧榮帶來了全新一代的NVMe SSD主控,型號分別為SM2262、SM2263、SM2263XT,均屬于慧榮第二代PCI-E SSD主控,支持PCI-E 3.0 x4通道和全新的NVMe 1.3協議,目標就是全面普及NVMe。

臺電、銘瑄、七彩虹等等廠商都在第一時間發布了基于慧榮新主控的SSD,其中臺電更是和慧榮有戰略合作,取得首發,就是幻影NP800系列,主控正是新的SM2262,採用PCI-E擴展卡樣式,實測隨機讀寫速度超過了3.2GB/s、1.7GB/s,已經逼近三星960 PRO。

最具性價比獎:三星850 EVO 250GB

三星這款649元的850 EVO 250GB,憑藉優秀的品質、合適的容量,火得一塌糊塗,京東評價超過12萬。它也是基於V-NAND立體快閃記憶體,提供五年質保,性能在SATA SSD中也是極品。

最具性價比獎:臺電極速128GB SATA

很多人可能沒太在意,臺電如今已經是渠道內數一數二的SSD廠商(另一個是金泰克),尤其是超低的價格、突出的性價比,很容易虜獲普通用戶,這款極速128GB SATA就只要299元,而且難得的是還用了原廠MLC顆粒。

編輯選擇獎:西數綠盤120GB+西數藍盤1TB

固態盤速度高但容量小,機械盤正好相反,於是小容量固態盤裝系統應用、大容量機械盤裝數據文件就成了絕配,一般推薦一塊120/128GB SSD,配一塊1/2TB的機械盤為佳。

西數作為第一大機械硬碟廠商,在收購閃迪之後大大加快了SSD的進程,性能品質都沒的說,再加上其機械盤一貫的良好表現,這對藍綠組合倒也相得益彰。

【快科技2017年度外設評獎】

PC外設產品類別眾多,限於篇幅和時間無法為每個分類單獨評獎,這裡就綜合一下,挑選出一些亮點產品,整體性地給大家推薦一下。如果您覺得有更優秀的產品,也歡迎提出。

旗艦性能獎:華碩ROG STRIX XG32VQ(顯示器)

專為電競而生。WQHD(2560 x 1440像素)解析度的1800R曲面VA面板,可以令玩家在遊戲時體驗到更加深入沉浸感,同時144Hz刷新率、4 ms(GTG)響應時間、支持AMD FreeSync技術等保證畫面的流暢度。

旗艦性能獎:Cherry MX Board 9.0(鍵盤)

1399元原廠信仰。MX Board 9.0作為Cherry的第一款電競遊戲機械鍵盤,更是完全扭轉了畫風,誇張的造型甚至比很多第三方機械鍵盤都瘋狂,背光燈效也升級為RGB,這都徹底顛覆了人們對於Cherry的認知。

旗艦性能獎:聯力PC-V3000(機箱)

旗艦級全鋁機箱。全塔式尺寸保證可以容納任何板卡,包括EATX超大板。拉絲工藝前面板(邊緣還能導入冷空氣),左側面則輔以鋼化玻璃。

旗艦性能獎:酷冷至尊MasterWatt Maker 1200 MIJ(電源)

日本村田設計、生產,80%元件進口,20多個定製,符合80 PLUS鈦金標準。無風扇散熱的條件下實現50%(600W)的負載。滿載1200W也比對手安靜。

最受關注獎:Cherry MX Board 8.0(鍵盤)

全金屬鋁製機身、精湛工藝,CHERRY旗下第一款87鍵鍵盤。除了100%全鍵盤無衝、更便攜等,就連軍火箱包裝都成了網友追逐的信仰級毒物。

最受關注獎:微軟IE3.0藍影增強版(滑鼠)

16年前,它被無數CS玩家譽為FPS聖品和「神之右手」。今年的IE3.0藍影增強版更加符合當下的審美,核心元件也進行了升級。雖然在如今的電競鼠中已無法鶴立雞群,但手感舒適的使用相信很快會使你在辦公環境,或是日常家用時分分鐘愛上它。

最受關注獎:華碩ROG GT-AC5300(路由器)

專為遊戲玩家打造的電競路由器,俗稱「八爪魚」。三頻802.11ac Wi-Fi、八組千兆 LAN 接口,5GHz工作模式下行峰值高達4334Mbps。

技術創新獎:羅技G Powerplay(無線充電滑鼠墊)

這是全球第二款正式公開的無線充電滑鼠墊,但卻是唯一可以實現邊用邊充的。它定義了新的無線滑鼠工作形態,永不斷電。

技術創新獎:酷冷至尊COSMOS 25周年版(機箱)

酷冷至尊25周年紀念版產品,無論造型設計還是內部規格都堪稱夢幻。兩邊側板使用高工藝難度的黑色曲面鋼化玻璃材質,還可以像超跑一樣展開。隱藏式IO、強力風道優化,支持各種大主板、思路顯卡、最多13塊硬碟。

技術創新獎:華碩ROG Claymore(機械鍵盤)

除了盡到了一個旗艦級RGB機械鍵盤應該的本分,最讓人欣喜的是CLAYMORE獨家支持的CPU、內存超頻以及風扇控制等功能,這是傳統DIY領域在外設上的全新延伸,從這點上來說CLAYMORE的出現具備裡程碑式的意義。

最具性價比獎:先馬厚道先生G1(機箱)

厚道先生G1機箱的最大賣點在於,在當前200-300元價位級別的機箱當中,唯一一款同時具備360mm雙冷排散熱配置和高塔八槽架構的產品。

最具性價比獎:ikbc DC-108(無線鍵盤)

ikbc DC-108雖然定位一款入門級藍牙機械鍵盤,但是從體驗上完全可以媲美中端藍牙機械硬碟。整體經典型的超窄邊框,方便的2段式腳架、人性化的3向出線設計、櫻桃原廠軸、藍牙5米穩定連接距離等,是追求性價比的用戶首選。

編輯選擇獎:酷冷至尊冰神G240(散熱器)

冰神G24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採用雙腔水冷頭+雙風扇設計,號稱性能提升40%。

編輯選擇獎:LG 34UC89G(顯示器)

21:9帶魚屏旗艦級電競顯示器。34寸IPS面板的曲面屏(曲率3800R)、1440P解析度,刷新率高達144Hz,而且還能超頻到166Hz,並支持NVIDIA G-Sync同步技術。

【快科技2017年度筆記本評獎】

旗艦性能獎:華碩玩家國度GX800VH

搭載了第七代酷睿i7-7820HK處理器、雙路GTX 1080顯卡、3840x2160的4K級別IPS顯示屏,性能、外觀、屏幕全部都很暴力。

旗艦性能獎:微軟Surface Book 2

Surface Book一直以來標榜著「終極筆記本」的名號,時至今日,它已經走過了兩年。它更是一款可插拔變形本,一機兩用,既是平板,又是筆電。時至今日,這樣的表現仍然是獨特的存在。另外,15寸頂配更是搭載了GTX 1060,遊戲和VR也有了保障。

最受關注獎:惠普Envy x360 15(Ryzen APU)

Ryzen 5 2500U的首發本,AMD CEO蘇姿豐自掏腰包買下全球第一臺,可見重視程度。這一代APU實測,性能看齊8代i5,GPU實力壓制940MX,快要摸到MX 150,整機功耗又更優秀,實乃翻身之作。

最受關注獎:微軟Surface Laptop

作為一款輕薄本,1.25kg的重量就算是妹紙使用也不會覺得很重,出色的音質與手感,不錯的性能,預裝的Windows 10 S還可免費升級為Windows 10 Pro版。

技術創新獎:雷蛇Blade Stealth

Blade Stealth(靈刃潛行版)今年全新升級,12寸到13.3寸、窄邊、新配色、續航升級等,1.33Kg配i7+16G+3K夏普觸摸IGZO屏,輕薄中的冠軍。

技術創新獎:LG gram 15Z975

15.6英寸,但是體重僅1090g。升級的8代酷睿處理器,高達60Wh的大容量碳納米電池,續航輕薄都兼顧。

最具性價比獎:小米筆記本Air 12.5寸

在小巧的機身下,蘊藏著令人愉悅的全覆蓋玻璃屏幕,窄邊框設計,大面積金屬磨砂掌託,光滑好用的玻璃觸控板。同時,7代酷睿M3-7Y30的加入讓它的內力更加深厚,在線視頻播放9.5小時。考慮到256GB硬碟版本3999元,舍它其誰。

編輯選擇獎:聯想拯救者R720 15.6寸

換用了新模具之後,外形更靈動、有質感,同時i7-7700HQ+8GB DDR4+GTX 1050Ti對於《文明6》、《古墓麗影:崛起》、《GTA5》等大眾類遊戲都能輕鬆驅動,還有一個人性化細節就是保修時間為2年。

編輯選擇獎:戴爾XPS 13

戴爾XPS系列自2015年啟用微邊框的設計語言後,開始在全球輕薄本市場走俏,甚至引領了一股風潮。時至今日,XPS 13仍舊是輕薄窄邊辦公本中的翹楚,即使僅僅是內在升級,也依然讓眾多粉絲追捧。

【快科技2017年度智慧型手機評獎】

旗艦性能獎:蘋果iPhone 8 Plus

蘋果今年為iPhone 8、iPhone 8 Plus、iPhone X統一配備了全新的A11仿生處理器,性能一如既往地碾壓式領先,尤其是iPhone 8 Plus安兔兔跑分平均可達21.7萬,遙遙領先,即便是明年驍龍845旗艦出來也不見得能超越,就算超過也沒希望大幅領先,然後蘋果的A12又來了……

旗艦性能獎:一加5T

安卓方面,驍龍835旗艦很多,但性能調校優化還是一加最到位,一加5就能跑出18.1萬分的好成績,一加5T更是接近18.3萬,在安卓陣營中獨步天下,像索尼Xperia XPZ這種同樣平臺的,就只有16.7萬。

最受關注獎:蘋果iPhone X

要說iPhone X是今年最為萬眾矚目的手機,恐怕不會有人有異議。從去年底就開始傳聞,蘋果要在今年iPhone十周年之際拿出一款力作,正面全是玻璃,當時想想都激動,各種消息也是滿天亂飛。

最終,蘋果將它命名iPhone X(X就是羅馬數字10的意思)。雖然劉海設計頗有爭議,雖然接近萬元的價格讓太多人高不可攀,但是iPhone X確實代表了一種新高度,尤其是大膽放棄指紋識別改而使用Face ID人臉識別,這種勇氣就是業內獨一份。

最受關注獎:華為Mate 10系列

在國產手機中,華為已經真正走在了最前列,餘承東當年立下的追趕蘋果三星正逐漸變為現實,而華為手機最難能可貴的,就在於衝擊並站穩了高端市場,有了和蘋果、三星在四五千元價位PK的資本,而不只是靠低價走量。

Mate 10系列擁有融入AI的麒麟970處理器加持,從外觀設計到內在性能都有了新的飛躍,Mate 10、Mate 10 Pro、Mate 10保時捷設計三款齊飛的策略也相當成功,可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口味,尤其是保時捷版,官價8999元,居然被炒到了2萬,再看看iPhone X的迅速跳水……

最受關注獎:OPPO R11s

OV這兩年在線下火得一塌糊塗,每一代都有爆款,尤其是OPPO,R9、R9s、R11出來一個賣瘋一個。

R11s同樣不例外,11月10日開售30分鐘,就包攬了京東、天貓、蘇寧三大電商平臺2500-3000元價位段手機單品銷量冠軍的寶座,更是幫助OPPO在天貓雙十一期間半天就超越了去年一天的銷售額。

最新的R11s雖然看型號是個升級版,但變化相當大,85.8%創紀錄屏佔比的全面屏、獨特的星幕屏和月牙彎設計、人臉識別、智選雙攝和各種美拍,2999元起步的它似乎天生就自帶光環,再加上OPPO鋪天蓋地的宣傳,想不關注它都難。

技術創新獎:小米MIX 2

小米MIX剛出來的時候,很多人都說它抄襲夏普,但事實是,小米確實第一個提出了「全面屏」的概念,並將之發揚光大,成為行業追逐的焦點,小米MIX 2更是帶來了「全面屏2.0」,雷軍預言的全面屏普及也成為了現實。

如今,幾乎每一家手機廠商都在大打全面屏的口號,也各具特色。雖然說不同的全面屏定義有一些爭議,但不得不承認,小米這次立下了汗馬功勞,帶動了整個行業的進步。

技術創新獎:美圖V6

美圖V6放在這裡,大家可能會不太贊同,但誰都無法否認,自拍絕對是手機前進的核心推動力之一,美圖則把自拍玩到了極致。

5099元的美圖V6是其迄今為止最貴的手機,外觀設計奢華,限量小牛皮加18K真金鉚釘,而且規格上也到了準旗艦級,包括Helio X30十核處理器,前後都是雙像素2×1200萬像素主攝像頭、專業虛化輔助攝像頭,支持光學防抖。

它或許不是你心目中最好的手機,但絕對是很有特色的手機。

最具性價比獎:紅米5/5 Plus

如今到處都是全面屏,紅米5系列則首次將全面屏帶到了千元價位,流行的18:9屏幕,5.7寸和5.99寸,只要799元起步,最高1299元,而且依然非常注重外觀和手感,配置上有著驍龍625、4GB內存、1.25微米像素攝像頭、4000mAh電池的加持,在這個價位上幾乎沒有短板。

最具性價比獎:榮耀暢玩7X

對於全面屏,華為可以說是最為傾心的,連續六款產品覆蓋各個價位,榮光暢玩7X則是面向千元機市場,起步價1299元。

作為華為的第二款全面屏,它甚至比Mate 10來的都要快,5.93寸18:9全面屏和各種優化適配,一體圓潤金屬機身,麒麟659處理器,1600+200萬像素平行雙攝,3340mAh電池,都對得起自己的身價。

編輯選擇獎:榮耀V10

榮耀如今號稱是中國第一網際網路手機品牌,且不論這個第一是真是假,榮耀品牌這幾年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產品也不斷向高端邁進。榮耀V10也是用了全面屏設計,而且少見地保留了很多人喜歡的前置指紋

相關焦點

  • 快科技2020年終評獎正式啟動!
    年底將至,快科技一年一度的年終評獎盤點也正式啟動。按照慣例,我們將按照12大領域,對每個方向的年度優秀產品、技術進行篩選、點評,分別是:- PC處理器- 顯卡- 主板- 硬碟- 內存快科技2019年終評獎回顧:https://www.mydrivers.com/zhuanti/2019jiang/index.html
  •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原標題: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又是歲末年終。回首正在走入歷史的2018年,感慨良多,各行各業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精彩紛呈的技術和產品紛至沓來,讓我們覺得有幸生活在如此激蕩的一個時代。
  • 關於開展2019年度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的通知
    關於開展2019年度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的通知各省轄市黨委、濟源示範區黨工委宣傳部、社科聯,省委各部委,省直各單位,省管各企業和高等院校,中央駐豫有關單位,各省級社科類學會,中國人民解放軍駐豫軍事院校:
  • 2017年度煙臺市十大專利名單出爐 看看都有哪些
    大眾網煙臺4月25日訊 (記者 屈晨晨)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新舊動能轉化步伐,激發全社會創新動力和活力,根據《煙臺市專利獎評獎辦法》(試行),經市專利獎評獎委員會嚴格評審,煙臺市政府決定授予「調速水泵」等3項專利煙臺市專利獎一等獎;授予「一種紫外光引發的可延遲固化的單組份環氧膠黏劑及製備方法」等7項專利煙臺市專利獎二等獎
  • 陳十一、謝曉亮獲2017年度「求是獎傑出科學家」
    「2017年度求是獎頒獎典禮」由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主辦、復旦大學承辦。求是基金會主席查懋聲先生以及顧問楊振寧、孫家棟、韓啟德、施一公,復旦大學校領導、求是獎評委、往屆求是獎獲得者以及復旦大學師生代表等約400人參加了典禮。
  • 光華科技:2017年年度報告
    2、因處置子公司,減少子公司惠州東碩科技有限公司。 3、本公司2017年度投資設立廣州市華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已辦妥工商設立登記手續,尚未投入 資金。本公司擁有對其的全部實質控制權,故自該公司成立之日起,將其納入合併財務報表範圍。
  • 果殼網:2017年度十大科技謠言
    今天果殼網公布了《果殼年度榜單:2017年度十大科技謠言》,這一年,有正經研究被誤讀,也有陳年老謠又新傳。幾乎所有朋友都被其中一個或多個謠言嚇到過,看完絕對可以淨化智商,掃除文盲。記得當時朋友圈都在瘋狂曬圖,於是哥兒幾個也玩了玩,得到滿意測試結果的小編一陣竊喜,深藏功與名。現在想想,真想找一塊豆腐牆撞上去。2017年你還知道哪些科技謠言嗎?在評論裡說出來,讓大家樂呵一下。
  • 華工科技:2017年年度報告
    、本公司、本集團、華工科技指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其他單位指除在本公司及其控股公司,本公司大股東單位以外的其他單位元指人民幣元報告期指2017年度股票簡稱華工科技股票代碼000988股票上市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公司的中文名稱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中文簡稱華工科技公司的外文名稱(如有)HUAGONG TECH COMPANY LIMITED公司的外文名稱縮寫
  • 快科技2020年度評獎:PC處理器篇
    想必對於多數人來說,這一年都感到不同尋常。在科技行業,不少廠商迅速應變,順應形勢舉辦了豐富多樣的線上發布會,讓我們得以在家中 依然能迅速捕捉新技術的脈動。現在,不妨讓我們將視角集中到CPU處理器上,回首過去一年的軌跡,篩選出那些值得銘記的產品。
  • VR圈的未來都在這裡,VR Bound公布2017年度VR獎項提名名單,
    早在今年三月,VR Bound和它的合作夥伴AMD、Foundry及HP,呼籲來自世界各地的VR愛好者們就VR體驗、硬體、創業和創新等12個不同類別進行了2017年度VR獎項的提名。該晚宴將於10月9日在位於諾頓森蘭德大道8號的傳奇中央倫敦會議場正式舉行。
  • 快科技2020年度評獎:內存硬碟篇
    還有一點就是今年國產內存正式量產,並大規模上市,多個品牌都推出了國產DDR4顆粒的內存條,價格很有優勢,這也是未來內存市場的一個波動因素。這款內存的外觀可以說是平平無奇,一點也不炫酷,RGB信仰燈都不要了,但是它的性能很不錯,不僅標稱5100MHz頻率,而且超頻中也創造了6666Mhz的紀錄,實力不俗。旗艦性能獎:芝奇皇家戟DDR4-4400 CL17 16GB×2對高端內存來說,容量、頻率、延遲(還有價格)往往是不可能都完美的,總要有個取捨。
  • 「納米科技」重點專項擬立項的2017年度項目公示
    根據《國務院關於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1號)、《國務院關於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4]64號)、《科技部、財政部關於改革過渡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組織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國科發資[2015]423號)等文件要求,
  • 潘建偉:評獎機制為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改革提供良好示範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27日消息,12月27日,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舉辦線上開幕儀式。由此,這一為期4天的全球性科學盛會正式拉開帷幕。各界頂尖科學家齊聚雲端,共同啟動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
  • 快科技2019年度評獎:筆記本與外設篇
    僅僅在4年前,性能輕薄本還是高端的代名詞,而價格普遍都在6000元甚至更高,短短數年就發生了滄海桑田一般的變化。旗艦性能獎:ROG超神2s這款筆記本的設計理念是不計成本只為最強!另外採用四面窄邊框的設計,使它的屏佔比高達90%最受關注獎:惠普戰66三代從2017年9月推出了第一代戰66筆記本開始,戰66系列一直都是銷量最高的輕薄型商務本。新一代的戰66筆記本搭載了Intel第十代Comet Lake酷睿處理器,支持PD 充電,在安全性方面通過了美國MIL-STD-810G 19項軍標測試。
  • CCF年度優秀博士論文獎初選結果出爐,高文、張鈸院士學生入選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AI科技評論消息:12月5日,中國計算機學會(CCF)對外公布2017年度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初評結果,由評獎委員會確定的20篇推薦論文將入圍下一輪2017年度CCF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評選。
  • 太原工業學院-我院科技項目獲年度中國化工學會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9月15日,中國化工學會科技創新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會上頒發了2020年度「中國化工學會科學技術獎」等獎項。由我院朱開金教授申報的「焦化廢水生化出水持久性汙染物深度有效降解處理的關鍵技術構建」項目,經山西省化工學會推薦,中國化工學會形式審查、專家網評和會議評審,獲得2020年度中國化工學會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 偶數科技創始人常雷博士榮登美國財經雜誌《快公司》「年度中國...
    近日,美國著名財經雜誌公布2017「年度中國商業創意人物」榜單,偶數科技創始人常雷博士榮登榜單。在過去一年,在網際網路、IT、人工智慧、製造、金融、科研、教育、交通、環保、體育、泛娛樂、新零售、餐飲等領域,創新者眾多,也成就了不少優秀中國商業先鋒。
  • 2017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項目評選揭曉 北大兩個項目...
    日前,由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組織評選的2017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經過高校申報和公示、形式審查、學部初評、項目終審等評審流程後在京揭曉。「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的評選自1998年開展以來,至今已20屆,這項評選活動對提升高等學校科技的整體水平、增強高校的科技創新能力發揮了積極作用,並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贏得了較高的聲譽。
  • 獎學金 關於2015年校慶期間院級獎學金評獎工作的通知
    如一學年要求8工時,交流一長學期,扣除3.5,還應有4.5個工時才能參評。3、社會實踐「厲則治大學生成長獎學金」必須有參加社會實踐,需出示社會實踐證明。4、獎項兼得衝突1)在評獎學年度(2013年9月-2014年8月)內,已獲得其他校級各項獎學金和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的學生不再參評本項獎學金;2)上一年度獲得院級獎學金的學生,本年度內不再參評本項獎學金;3)推薦參評校級獎學金未能獲獎的,可獲得本項獎學金參評資格;4)同等條件下,「厲則治大學生成長獎學金
  • [中報]泰晶科技:2017年半年度報告
    [中報]泰晶科技:2017年半年度報告 時間:2017年08月16日 16:32:10&nbsp中財網 公司代碼:603738 公司簡稱:泰晶科技 湖北泰晶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半年度報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半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