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預測黃石火山何時爆發:美麗而危險的黃石公園

2021-01-19 人類行為密碼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科學有故事

就預報的期望值和準確性之間的落差而言,火山學家和地震學家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胸悶的科學家群體。但毫無疑問,火山學家肯定是因預報失敗而最倒黴的一群人,甚至有時候要付出生命的代價。這裡就有一個慘痛的例子,就在雲仙嶽災難發生後的不到兩年,另一組火山觀測者在亞利桑那大學的威廉(Stanley Williams)帶領下,走進一座位於哥倫比亞的叫格萊拉斯(Galeras)的火山口。儘管剛剛熄滅沒幾年,硝煙未盡,在威廉的隊伍中僅僅只有 6 名隊員戴著安全帽或是穿著其他的防護裝備。誰知,火山卻突然噴發了, 6 名科學家以及 2 名跟著他們的遊客遇難。還有一些人受了重傷,包括威廉本人。




事後,全世界有很多火山學的同行紛紛說威廉無視許多重要的噴發信號而魯莽行事。他寫了一本完全沒有任何自責的書作為回應,書名叫《格萊拉斯火山倖存記》(Surviving Galeras)。他在書中自述當他聽到那些指責的言論時,他「驚訝得直搖頭」。他還寫道:「用事後諸葛亮的方式去中傷一個人有多容易啊。」他自認為自己最倒黴的事情是挑了一個不幸的日子,因為格萊拉斯火山「變化無常,自然的力量往往都是這樣。我上了大當,從這個角度來說,我有責任。但我對同伴的死亡並沒有負罪感,因為我們面對的可是火山噴發啊。」


現在,讓我們再回到華盛頓州。聖海倫斯火山在噴發之後,山峰被削掉了 400 米,600 平方公裡的森林盡數被摧毀,足以建造 15 萬棟房子(也有說 30 萬棟)的樹木被掀翻。經濟損失達到 270 億美元。在 10 分鐘內,一個巨大的由火山灰形成的煙柱衝上了 18000 米的高空。有一架遠在 48 公裡之外的飛機報告說遭到了石塊的襲擊。


這次火山噴發的 90 分鐘後,130 公裡之外的亞基馬(Yakima),一個 5 萬人口的社區便遭遇了像下雨一樣的火山灰塵爆。正如你能想像到的那樣,火山灰把白天變成了黑夜,飄進了幾乎所有的地方,塞住了發動機、發電機和各種電器設備,堵住了行人的喉嚨,阻塞了過濾系統。總之,一切都癱瘓了。機場和進出城市的高速公路也都關閉了。亞基馬完全沒有應對火山預案,儘管那座火山 2 個月以來一直在發出不詳的隆隆聲。災難發生時,該市的緊急廣播系統本應發揮作用,卻沒有出聲,因為據後來的知情人士說「周日早上的工作人員不曉得怎麼操作設備。」亞基馬癱瘓了整整 3 天,與世界切斷了聯繫,機場關閉,道路不通。聖海倫斯火山噴發後,整個城市都覆蓋了一層超過 1.5 釐米的火山灰。請你在這裡留點意,在亞基馬發生的這一切是在距離火山口 130 公裡之外,亞基馬剛好不幸地位於下風口。現在,請你在腦子中記住這些,因為我們馬上要討論黃石火山爆發的後果。


上世紀 60 年代,美國地質勘探局的克裡斯琴森(Bob Christiansen)在研究黃石國家公園的火山史時,對一件事情感到很困惑,並且最奇怪的是不是這件事情本身,而是這麼奇怪的事情居然此前一直就沒有人提出來過。什麼事情呢?他在整個公園中都找不到火山口。很久以來,似乎人人都知道黃石公園是由於火山活動而形成的,因為那裡有隨處可見的熱泉和蒸汽散發點,這些東西都是火山活動最普遍的明顯特徵。但是,克裡斯琴森卻怎麼也找不到所謂的黃石火山到底在哪裡,尤其找不到一種叫「破火山口」的結構。


為什麼要加個「破」字呢?對我們大多數人而言,一想起火山,總是會想到富士山或是吉力馬札羅山這樣經典的錐形結構。它們是由於噴發出來的巖漿堆積成了對稱形狀的巖堆。有時候,它們形成的速度驚人的快。1943 年,墨西哥帕裡庫廷(Paricutin)的一個農民吃驚地看著自己的一塊地裡冒起了煙,僅僅一個星期之後,他就莫名其妙地成了一座 152 米高的錐形山的主人。在 2 年內,這座小山長到了接近 430 米高,直徑超過 800 米。地球大約分布著一萬座這樣典型的火山,但除了百來座之外,全都是死火山。但是,還有另外一種火山,知道的人不多,而且也不會造山。但是這種火山卻會爆炸性地撕開大地,留下一個巨大的坑,這就是破火山(Caldera,源自拉丁文「大鍋」一詞)。黃石公園顯然是屬於這第二種類型,但是克裡斯琴森卻哪兒也找不到破火山。


湊巧的是,就在此時,美國航天局決定拍幾張黃石公園的衛星照片,以測試最先進的照相機。一位考慮周到的官員把一些照片的拷貝送給了黃石公園的管理機構,因為他覺得這些照片掛在某個遊客中心可以作為一個漂亮的展示。克裡斯琴森一看到這些照片,立即明白了為什麼他找不到黃石火山了,因為整個 9000 平方公裡的公園,就是一個破火山。那次火山爆發留下了一個直徑 65 公裡的大坑,大到無法從地面上的任何一個地方看出來。直徑 65 公裡有多大,大家可能沒概念,我們可以這樣想,直徑 65 公裡的圓,周長大約是 200 公裡左右,上海的外環線和北京的五環線的全長都是 100 公裡不到點,換句話說,黃石公園的火山口可以輕輕鬆鬆地把上海市區和北京市區給一口吞進去,還綽綽有餘。所以,你可以想像,在過去的某個時刻,黃石一定以一種遠遠超出人類已知的任何等級的強度大爆發過。



黃石公園整個就是一座超級火山。從它的地下 200 公裡深處一直到接近地表,整個就是一個熔巖容器,學界稱為「超級熱柱」(superlume)。黃石公園就坐落在這個巨大的熱源之上,它為公園中所有的噴氣口、間歇熱泉、溫泉和冒泡的泥坑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地表之下的這個巖漿池直徑約 72 公裡,幾乎與整個黃石公園一樣大,巖漿池最深的地方能達到 13000 米,比珠峰還高。你可以想像一堆差不多相當於 4、5 個上海市區的面積的 TNT 炸藥,一直堆到 13000 米高,足以觸到最高的捲雲。在黃石公園旅行就象是在這堆炸藥上漫步。如果它炸起來了,這種災難已經完全超出常人的理解能力了。更加令人不安的是,到了 2015 年,又有了新發現。根據 NPR,也就是美國國家公共電臺 2015 年 4 月的報導,猶他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第二個巖漿庫,而且比第一個還要大得多。研究人員說,庫裡有足夠的巖漿,可以填滿大峽谷 11  次。猶他大學的地震學家在《科學》雜誌上撰文指出,第二座巖漿庫在第一座的更下方,比第一座要大上 4.5 倍。按照倫敦大學院麥克圭爾教授的說法,一旦黃石噴發,「你就別想能走進離它 1000 公裡以內的地方。」但隨之而來的次生災害會更糟。


黃石所在的幾根超級熱柱的形狀很像一隻馬天尼酒杯,杯身很細,但在接近杯口的地方擴展開來,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裝滿不穩定巖漿的超級巨碗。根據目前的理論,它們不會總是猛烈爆發,但有時會湧出巨量的熔巖流,就像發生在 6500 萬年之前的印度德幹暗色巖,覆蓋的區域超過 50 萬平方公裡,源源不斷噴出的有毒氣體可能對恐龍的滅亡也起到了作用,當然不是什麼好作用。超級熱柱或許還要為造成大陸分離的裂隙負責。


這種熱柱其實並不少見。現今全世界大約還有 30 根活動的熱柱。它們是世界上許多著名的島嶼或是群島產生的原因,比如冰島、夏威夷群島、亞速爾群島、加那利群島和加拉帕戈斯群島。南太平洋中部小小的皮特凱恩島,以及許多別的島。但是只有黃石公園是在陸地上的。沒有人能從根本上搞清楚黃石的熱柱最後怎麼就在陸地下面形成了。但有兩件事是確定的:黃石公園所在的地殼很薄,下面很熱。但到底是因為下面熱才導致地殼很薄還是因為地殼薄才導致下面很熱,這就是個爭論激烈的問題了。不同的地殼性質會使得熱點的噴發狀況產生巨大的不同。其他地方的超級火山一般在噴發時是比較平穩的,相對也更常見,但黃石火山卻會猛烈爆發,雖然不常見,但一旦爆發,你最好能躲得遠遠的。



我們已知的最早一次爆發是在大約 1650 萬年以前。自那以後,大約又有過 100 次爆發。最近的三次爆發是有明確的地質記錄的。最後一次爆發的強度是聖海倫斯火山的 1000 倍,再上一次是 280 倍,再上一次的強度非常巨大,無法準確地估計,但至少也有 2500 倍,也可能達到可怕的 8000 倍。絕對沒有什麼已知的火山噴發能與之相比。我們所知的最大的一次火山噴發是 1883 年 8 月發生在印尼的喀拉喀託火山,那次火山所發出的巨響在全世界迴蕩了 9 天, 甚至讓遙遠的英吉利海峽中的海水都晃個不停。但是,如果你把這次火山噴發出來的所有物質想像成一個高爾夫球大小的話,那麼聖海倫斯火山的噴出物不會比一顆豌豆大,而最強烈的一次黃石火山爆發的噴出物足以形成一個可以把你完全遮住的大球。


200 萬年前的那次黃石火山噴發出的灰燼可以把整個福建省埋在 20 米之下。這些火山灰最終形成了我們在前文提到的沃爾斯在內布拉斯加東部發現的化石床,當時那次爆發發生在今天的愛華達州。但是別忘了大陸板塊是在以每年 2.5 釐米的速度漂移,經過了 200 萬年之後,就變成了今天的懷俄明州西北部(但是熱源本身卻始終固定在同一個地方,就好像一根始終直指天花板的火柱一樣)。黃石火山造就了肥沃的火山灰平原,是種植土豆的最理想之地。愛華達州的農民們很早就發現了這一點。地質學家們開玩笑說再過 200 萬年,黃石公園就可以為麥當勞生產法式薯條,而蒙大拿州比林斯(Billings)的人們會圍著間歇泉翩翩起舞。


最近一次黃石火山噴發出的火山灰覆蓋了美國 19 個州的全部或部分(包括加拿大和墨西哥的一部分地區),這幾乎是美國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全部地區。這些地方可是美國的大糧倉,生產了幾乎全世界一半的穀物糧食。我必須提醒你一點,火山灰與下雪可不一樣,哪怕再大的雪災,到了春天也就都化掉了。但是火山灰一旦下下來,它可不會自己化掉。為了讓你理解清理這些火山灰的工作量,我得給你舉個例子。紐約的世貿大廈倒掉後,產生了 18 億噸廢墟,幾千名工人用了 8 個月的時間才把這些廢墟清理乾淨,你現在可以想像一下如果全中國的大部分土地上都覆蓋了這樣的廢墟,我們得花多大的力氣才能清理乾淨。



我們再來討論一下這種規模的火山爆發對氣候的影響。地球上發生的最近一次超級火山噴發是 74000 年前蘇門答臘北部的託巴火山噴發。雖然沒人能知道它準確的大小,但肯定是相當巨大的。格陵蘭的冰核顯示,託巴火山至少造成了隨後 6 年的「火山冬天」,天曉得之後又有多少個糟糕的生長季。據認為,那次事件讓人類瀕臨滅絕,全球人口的數量不超過幾千人。這也意味著所有的現代人都是在這個小小的基數上繁衍出來的,這或許解釋了為什麼人類的基因缺乏多樣性。有證據顯示在這之後的 2 萬年中,地球上全部人口的數量就一直沒超過幾千。不言而喻,從一次這樣的火山爆發中恢復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


所有這一切原本都僅僅只是一些有意思的假想,直到 1973 年發生的一件怪事,讓假想突然變得恐怖起來。那一年,位於黃石公園中心的黃石湖水突然從湖的北面浸了出來,吞沒了大片的草地,而對岸南面的水卻神秘地消失掉。地質學家們迅速展開了調查,很快就發現公園裡有一大片區域不詳地鼓了起來。這導致湖的一頭被抬高,湖水自然就朝另一頭流動,這就好像你把嬰兒的洗澡盤一端抬起來一樣。到了 1984 年,公園中心區域超過 100 平方公裡的土地已經比 1924 年首次正式測量的結果要抬高了 1 米之多。接著,到了 1985 年,這一區域又下沉了 20 釐米。我在國家地理雜誌 2011 年 1 月的一篇報導中看到,從 2004 年開始,科學家觀測到,火山口上方的地面以每年 7 釐米的速度在上升。


2007 年至 2010 年間,上升的速度下降到了每年 1 釐米或以下。然而從巖漿儲源的膨脹開始,火山的地表高度已經累計上升了多達 25 釐米。猶他大學的鮑勃·史密斯是黃石火山活動的資深專家,他表示:「這是一次非同尋常的抬升,因為它覆蓋了這麼大的區域,抬升的高度也很可觀。」科學家認為是地表以下 7 至 10 公裡的巖漿庫的膨脹造成了火山口地面的抬升。但史密斯表示:「幸運的是,突然上升的地面並不意味著災難即將發生。」我估計要麼是記者選擇性忽略了史密斯的後半句,要麼就是史密斯把後半句咽回肚子裡去了,這下半句應該是:「當然也不意味著災難不會發生,火山和地震一樣難以預測」。


地質學家們認為,造成以上種種現象的原因只有一個:活躍的巖漿池。黃石根本不是一座遠古死火山,它是活的。目前,地質學家們還計算出了黃石火山每次大噴發的平均間隔時間為 60 萬年,而上一次噴發是在 63 萬年前。看來,似乎又到時候了。




黃石公園的總部設在一個叫馬莫斯(Mammoth)的溫泉邊上,在 6 月份的一個美好的清晨,比爾在那裡遇見了地質學家多斯(Paul Doss)。他從一輛巨大的哈雷上下來,用力地與比爾握手,說:「你可能感覺不到,但你正站在全世界最大的活火山之上呢。」多斯是印第安納州的原住民,很和藹,說話很輕,極為細緻周到。他看上去實在不像是黃石公園的僱員,他的鬍子花白,腦後拖著一根長辮子,一隻耳朵上還帶著一個小小的藍寶石耳釘,筆挺的制服繃在微微凸起的肚子上。他看上去倒更像是一位布魯斯音樂家,而不是一個政府僱員。實際上,他確實是在玩布魯斯音樂(吹口琴的)。但是,他又確實不但懂地質學,還非常熱愛。他帶著比爾上了一輛破舊的四驅車,一路顛簸著朝老忠實泉(Old Faithful)方向開去,邊開邊對他說:「我在全世界最好的地方搞地質。」他同意讓比爾陪他一整天,不論他到哪裡,做什麼事情。



基本上,只要是去過黃石公園的人都會你說,那裡實在是一個美不勝收的地方。那裡山脈雄偉豐滿,草地上野牛點點,小溪譁譁作響,湖水與天空一色,野生動植物更是多得數也數不清。多斯說:「作為一名地質學家,沒有比這裡更好的地方了。在比爾圖斯豁口(Beartooth Gap)能找到將近 30 億年歷史的巖石,這可是相當於整個地球年齡的四分之三啊。而在這兒,你能看到礦泉。」多斯指著飄著硫磺氣味的溫泉,繼續說「在這兒,你還可以找到正在出生的巖石,以及你能想到的任何年齡的巖石。沒有任何地方像這裡一樣擁有如此顯著的地質特徵,或者說是如此美麗的地質特徵。」


「所以你喜歡它們,對吧?」比爾說。


「哦,不是喜歡,是愛!」他自豪地回答,特真誠。「我實在太愛這裡了。儘管冬天很冷,工資也不高,但在好的時候……」


他沒有說下去,而是指向西邊遠處一個山脈中的豁口,它剛剛出現在視線中,說:「那是加拉丁山(Gallatins)。那個豁口大約 100 多公裡寬。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沒人想得通為什麼那裡會出現這樣一個豁口,直到克裡斯琴森提出那是被炸出來的。要在山中炸出一個 100 多公裡寬的豁口,你想想這得是持續了多久的一次事件,克裡斯琴森用了 6 年的時間才想明白這一點。」


「那你能不能告訴我,到底會有什麼樣的原因導致黃石火山再次噴發呢?」


「我不知道,也沒人知道。火山是很奇怪的東西,人類對它的了解太少了。義大利的維蘇威火山,活躍了 300 年,然後在 1944 年的一次噴發後熄滅了,至今依然沉默。有些火山學家認為它正在大規模地積聚能量,並感到憂心忡忡。因為在火山周圍生活著 200 萬人口。但這都是說不準的事兒。」


比爾又問:「那我這樣問吧,黃石火山爆發之前,我們總能得到一些警示信息吧?」


他聳了聳肩:「上次爆發時沒人在場。所以,沒人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警報,可能是一系列的地震,也可能是地表隆起或者是間歇泉、噴汽口的行為變化,但沒人能確定。」


「這麼說,它會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突然爆發?」


他點點頭,做思考狀,繼續解釋說:「問題在於,凡是能被看作是警示信息的所有現象在黃石公園都已經存在了。地震往往是火山噴發的先兆,但公園已經有很多的地震了。去年是 1260 次,雖然大多數微弱得無法感覺到,但它們畢竟也是地震啊。」


他又解釋說,間歇泉的噴發活動發生變化可能也是線索,但它們實在是變化無常,無法預測。木絲泉曾經是公園中最出名的間歇泉,它原本噴發得很有規律,高度能達到壯觀的 100 米之高。但是在 1888 年,它停噴了,然後又在 1985 年再次噴發,只是高度僅有 25 米了。還有一個汽船泉,它噴發起來是世界上最高的間歇泉,能把水柱噴到 120 米高的高空。但是,它的噴發間隔極不規律,小到 4 天,多則 50 年。「如果它今天噴發了,然後下星期又噴發了,但我們一點也不知道它的再次噴發是下下周還是下下下周,還是 20 年後。」多斯說道。「整個公園就是這麼變化無常,實際上根本不可能從已有的現象中得出什麼結論。」



我想,聽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了為什麼在好萊塢大片《2012》中要用黃石公園的火山噴發作為大災難的一個高潮了。聽完我這個節目,馬上去重溫一下那部片子,在 59 分 30 秒左右,震撼的黃石火山大爆發的全景展示,太壯觀了。


而要從黃石公園中撤離卻極不易。黃石公園每年的遊客大約是 300 萬人次,基本上集中在夏季的三個月。公園中的道路相對不多,而且故意修得都挺窄的。一方面是為了減慢車速,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保持自然之美,當然也是受到了地形的限制。在盛夏季節,你很容易就可以花一天時間駕車穿越整個公園,或者在幾小時內抵達公園中的任何地方。「人們不論何時何地遇到動物,都會自覺地停下來。」多斯說,「我們會被熊堵住,會被野牛堵住,會被狼堵住。」


2000 年的秋天,美國地質勘探局和公園管理處的代表以及一些專家學者開了個會,成立了一個「黃石火山觀察小組」(簡稱 YVO)。在這之前已經有四個類似的機構存在了,分別在夏威夷、加州、阿拉斯加和華盛頓州,搞不懂為啥以前在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地區反而沒成立。YVO 實際上更像是一個點子,或者說一項協議,即在研究和分析黃石公園多變的地質現象時協調一致。多斯告訴我該小組的第一個任務是起草一份「地震和火山應急預案」,也就是一份在災難事件發生時的行動計劃。


「已經起草了一個了嗎?」比爾問。


「還沒,但快了。」


「會不會晚了點兒?」


他笑了笑,「哈,我只能回答你,不算太早吧。」


這份計劃是這麼打算的,由克裡斯琴森、猶他大學的史密斯和黃石公園的多斯負責評估潛在大災難的危險等級,並向公園主管匯報。然後由公園主管決定是否全體撤離公園。但在公園之外的地方,就管不到了。所以一出了公園大門,你就得自己管自己了。如果黃石火山真的大規模噴發的話,這個計劃實際上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當然,離這個日子到來或許還有幾千或者幾萬年。但多斯認為這個日子未必就一定會來。他解釋說:「這是因為,過去有過的模式並不一定意味著今天依然適用。有跡象表明或許在一系列的災難性噴發之後就會是一段漫長的平靜期。我們可能正處在這麼個時期。有一個證據是大多數的巖漿池正在冷卻、結晶,它們正在釋放它們的火氣,就跟人一樣,火氣只有憋住了,才會有爆發嘛。」




其實,在公園內及周邊地區同時還存在著許多其他類型的危險。一個最好的例子就是 1959 年 8 月 17 日晚上發生的事情。在黃石公園不遠處有一個叫赫布根湖(Hebgen Lake)的地方。那天晚上 11:40 左右,一場大地震襲擊了那裡。震級 7.5 級,僅從地震本身來說,不算是巨大。但那次地震發生得實在是突然而迅猛,並且把一座山的半邊整個給震塌了。雖然那個年代的遊客不像現在這麼多,但畢竟是發生在夏季的旅遊旺季。800 萬噸的巖石以超過 160 公裡的時速從山上滑下來。巨大的動量讓這些巖石的前鋒衝上了峽谷對面山峰的 120 米高處。巖溪露營園的一部分剛好處在滾石的路徑上。有 28 名露營者遇難,其中的 19 位被徹底埋沒了,屍骨無存。災難來得很快且毫無徵兆。睡在一個帳篷中的三兄弟倖免於難,但睡在他們旁邊一個帳篷中的父母卻被滾石捲走,再也沒找到。


「一次地震,我是指真正的大地震,一定會再次發生。」多斯告訴我,「這是可以肯定的,因為這裡是一個大斷層。」


儘管發生了赫布根湖地震以及其他很多危險事件,黃石公園一直到上世紀 70 年代才建立了永久性的地震檢波器。


如果你想欣賞地質運動那種勢不可擋的壯觀性,去黃石公園南邊的堤頓山脈看看就夠了。現在的堤頓山脈奇峰險峻,峭壁嶙峋。但 900 萬年前,它卻並不存在,那兒只是一片雜草叢生的平原。但哪知此處的地殼突然裂出了一道64公裡長的斷層。於是,自那以後,差不多每隔 900 年,都會發生一次大地震,把這裡的地勢猛地抬升一些,就這樣反覆折騰了 900 萬年,出現了這麼一座雄偉的 2000 米高的山脈。


900 年是一個平均數字,某種程度上容易讓人誤解。資料顯示,堤頓山脈上一次大地震發生在 5000 至 7000 年前,因此,恐怕這裡是整個地球上最該發生地震的地方了。


熱液噴發也是黃石公園中的一個巨大危險。它們幾乎可以在任何時間的任何地點發生,無法預測。「你知道的,我們按計劃要指引遊客來到溫泉池。」多斯帶我看完老實泉之後對我說,「這是遊客們來此參觀的主要內容之一。你知道嗎?黃石公園中的間歇泉和溫泉總數比全世界其他地方加起來的總和還要多呢。」


「我還真不知道呢。」他點點頭,說:「總數超過 1 萬個了,誰也不曉得什麼時候又會冒出來一個新的噴口。」


他們驅車來到一個叫達克湖(Duke Lake)的地方,這是一片直徑 200 米左右的水域。多斯說,「它看上去完全無害吧,只是一個大池子。但是,你知道嗎?這個大坑過去根本不存在。15000 年前的某天,它是突然炸出來的。當時數千萬噸的泥石以及高溫的水以超音速爆發出來。你不妨想像一下,如果這事情發生在老實泉的停車場或是某個遊客中心的地下,會是什麼情況?」說著,他的臉上籠上了一層陰影。


「不會有任何警報嗎?」


「很可能沒有。公園中上一次顯著的爆發是 1989 年在一個叫豬排間歇泉的地方。形成的坑洞大約是直徑 5 米,怎麼說都不算很大。但如果當時你恰好站在那兒的話,對你而言就是夠大了。幸運的是,當時周圍剛好沒人,所以沒人受傷,但那次噴發事先沒有任何警報。在遙遠的過去,曾經有過炸出 1600 米直徑大坑的噴發。沒人知道何時何地這樣的大噴發又會來一次,你最好祈禱當它發生時,你別站在那裡。」


還有一種危險是落石,1999 年就有一塊巨大的石頭從加迪納(Gardiner)峽谷上砸下去,所幸沒人受傷。當天下午,比爾和多斯在一條車輛眾多的道路上停了下來,頭上有一塊突出的巨石,裂縫清晰可見。多斯很認真地說,「它隨時可能掉下來。」


「開玩笑吧?那下面不管什麼時候總是有 2 輛車開過,裡面塞滿了快樂的野營者。」


「或許不會吧。」多斯補充道,「我前面說的是『可能』。它也可能這樣保持幾十年。說不準。人們到這裡來,就必須接受這樣的風險,事情就是這樣的。」


在返回馬莫斯溫泉的路上,多斯對比爾說,「其實是這樣,大多數時間中,壞事不會發生。石頭不會剛好砸下來,地震也不會發生,新的噴口也不會突然打開。儘管有那麼多的不穩定,但大多數情況下,總是令人吃驚的平靜。」


「就像我們的地球一樣。」比爾說。「精闢!」


黃石公園的僱員與遊客面臨著同樣多的風險。五年前,多斯來黃石上班的頭一周發生了一件很恐怖的事情。有一天深夜,3 個年輕的夏季打工者正偷偷幹一件違規的事情,那事被稱為「泡砂鍋」,也就是在公園中的熱水池裡面遊泳和泡澡。在黃石公園中其實有不少水池的水並不是燙得要命,有些是相當怡人的,但出於顯然的安全考慮,公園並沒有公開這種信息。不過有一些夏天來打工的年輕人明知違規,也忍不住愛好半夜裡去泡一泡,爽一把。那天晚上的三個人犯了個愚蠢的錯誤,居然沒有帶上手電筒。這是極為危險的,因為在熱水池的周圍,有些土壤會結成薄薄的一層硬殼,一旦不慎,就很容易踩破硬殼掉到下面滾燙的熱液噴口中。三個人在原路返回時,他們要過一條來的時候一跳而過的小溪。於是,這三個人後退了幾步,手挽著手,數到三,助跑,起跳。然而,他們的前面已經不是那條小溪了,而是一個沸騰的開水池,因為在黑暗中他們迷失了方向。結果可想而知,這三個人一個也沒活成。




第二天早上,比爾在離開公園的途中對一個叫翡翠池的地方做了一次短暫考察。多斯昨天沒空帶他那裡,但比爾一定要去看上一眼,因為那裡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地方。


在 1965 年的夏天,有一對生物學家夫妻,名叫託馬斯(Thomas)和布勞克(Louise Brock),來到黃石公園做研究,他們幹了一件看上去挺瘋狂的事情。他們在一處熱水池的邊緣挖了一勺黃褐色的浮渣,打算在裡面尋找生命體。結果,讓這對夫妻以及之後的整個世界感到震驚的是,這裡面竟然充滿了活著的微生物。他們發現了世界上第一種「極限生物」,這是一種有機生命體,在過去人們一直認為無法支持生命的超高溫、強酸性、富含硫化物的水中,它們生活的很自在。翡翠池就是這樣一個地方,至少有兩種微生物很舒服地生活在裡面,這兩種微生物被稱為嗜酸熱硫化葉菌和嗜熱水生葉菌。過去人們一直認為生命無法在超過 50℃ 的高溫中生存,但現在發現居然這些小生物在差不多溫度翻了一倍的水中泡澡,並且這水還散發著惡臭,具有強酸性。


差不多有 20 年的光景,布勞克夫婦倆發現的那種嗜熱水生葉菌僅僅只是保存在實驗室中的珍品。但有一位加州的科學家,叫穆裡斯(Kary B. Mullis)終於發現在這種微生物體內產生的一種耐熱酶可以創造一種神奇的化學魔術,叫做「聚合酶鏈式反應」,在理想狀態下甚至只要一個 DNA 分子,就可以大量地複製 DNA,這是一種基因複製技術,它成為了各種基因科學的基礎。從學術研究到法醫鑑定,穆裡斯因此獲得了 1993 年的諾別爾化學獎。


與此同時,科學家還發現了更耐熱的微生物。現在它們被稱為超嗜熱微生物,生存在超過 80℃ 的高溫中。按照阿什克羅夫特(Frances Ashcroft)在《極端環境中的生命》一書中的說法,世界上最耐熱的微生物是煙孔火葉菌,生活在海底熱液噴口的巖壁上,那裡的溫度可以達到 113 攝氏度。不過在 2008 年這個記錄又被打破了,有一種還沒有中文譯名的細菌生活在 122 攝氏度的高溫中,這是我目前能檢索到的最耐熱的微生物。無論如何,布勞克夫婦的發現改變了我們對生命世界的認識,正如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博格斯特拉爾(Jay Bergstaralh)所指出的:「無論我們走到地球的哪個角落,哪怕是看起來對生命最不友善的嚴酷環境中,只要有一些液態水,再加上一點兒化學能量的來源,我們就能找到生命。」


生命,比我們想像的更聰明,更能適應惡劣環境,這實在是一件幸事,因為你即將看到,我們生活在一個似乎並不十分歡迎我們的世界中。


(本文轉載未獲授權。如有侵權,請聯繫後臺刪除)


科普閱讀:

1、哲學的使命已終結——最全物理燒腦科普

2、來自腳底深處的威脅:我們對地球的內部運動很無知




相關焦點

  • 黃石火山何時將噴發?
    即使有很多火山,如今仍在沉睡,噴發的範圍也有現代人類也不能掉以輕心,我們沒有辦法預測火山爆發的時間,只能進行實時的監測,比如美國的惡魔火山,如果這座火山要是爆發,那麼人類或許真的會迎來世界末日。一直以來科學家便對美國的黃石火山投入了全部的身心,如今這座火山已經開始蠢蠢欲動了,更是有人聲稱黃石火山在不久之後也會爆發,很多的居民都感到人心惶惶,這到底是真的嗎?
  • 黃石火山噴發!科學家能預測超級火山何時噴發嗎?
    黃石火山的重新甦醒對美國來說將是毀滅性的,因為估計有87000人將立即死亡,三分之二的美國將被摧毀。但科學家能預測黃石何時噴發嗎?黃石公園爆發嗎?黃石國家公園位於懷俄明州,位於黃石超級火山之上。世界上還有其他「超級火山」,包括日本、印度尼西亞和南美洲的大型火山。
  • 美國黃石火山何時爆發?
    ——黃石火山確實會爆發,這是給美國人的火刑,至於什麼時候爆發,這決定於美國向世界發動大戰的進程。諸世紀預言到這件事。黃石火山爆發與戰爭?美科學家警告,黃石火山或將爆發,美大部分地區將無法居住!如果黃石公園火山噴發,那麼它的規模將是1980年噴發的聖海倫火山的2500倍,美國地質調查局確定其火山爆發指數為8!
  • 黃石公園超級火山爆發或毀滅美國?
    公園自然景觀豐富多樣,園內最高峰為華許布恩峰,海拔高度為3550米,園內最大的湖是黃石湖,最大的河流是黃石河。此外,園內還有峽谷、瀑布、溫泉及間歇噴泉等。黃石公園被美國人自豪地稱為「地球上最獨一無二的神奇樂園」。
  • 黃石火山警告!超級火山「可能」會在未來爆發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火山爆發專家預測,黃石超級火山可能會噴發出多達1000立方千米的火山灰,這是由於該地區以前的火山噴發。Mastin博士引用了之前的三次火山噴發作為證據,證明美國國家公園火山在未來「可能」會有新的爆發活動,但他堅持認為預測一個時間框架是很困難的,因為火山噴發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周期性的」。
  • 美黃石國家公園一天11次地震,超級火山或將爆發
    據《地震追蹤》報導,在5月29日的24小時內,蒙大拿州西黃石附近發生了11次地震,而在過去30天內,同一地區發生了34次地震。據《地震追蹤》報導,周五清晨,該地區發生了3.1級地震。據MTN新聞報導,這些地震位於黃石國家公園的西黃石公園約15英裡處。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稱,這些地震深約3英裡,都是淺層地震,因此震感強烈。報導還稱,這是多年來黃石國家公園發生的最強烈地震。
  • 黃石火山面臨爆發-末日災難
    今年 2 月,黃石國家公園發生了 200 多次地震,黃石公園東北 12 公裡處發生了 3.1 級地震,而公園內最大的活動達到了 2.9 級。近日,科學家們實在坐不住了,他們對火山下的冒泡巖漿展開研究,用了計算機模型,顯示出一個「過渡區」,這個過渡區可能在巖漿區控制巖漿的運動。這項研究可以幫助專家監視黃石火山,以確認下一次可能致命的火山噴發何時到來。
  • 黃石公園超級火山在異動?或是爆發期來臨?人類該如何應對?
    超級火山爆發期來臨,科學家密切關注地下異動,人類應時刻保持警惕!地球上有很多火山,記錄了地球的誕生,這些火山大多都成為了旅遊景點。每年都有大批遊客前去觀看,但是目前最引人矚目的是黃石公園超級火山。黃石公園超級火山是地球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最近這座火山有所異動。科學家們對黃石火山產生擔憂。按照他的爆發周期來算的話,現在也快要處於爆發期階段。科學家們一直在對它進行監測。地球上是有很多火山,而且是個多火山的行星。火山爆發是一種自然災害及破壞力非常強大,而且影響覆蓋範圍特別廣。在義大利南部山區的龐貝古城附近有一個維蘇威火山。
  • 如果黃石公園超級火山爆發,將有多恐怖?
    黃石公園超級火山位於美國懷俄明州黃石國家公園內,是地球上最具破壞力的「超級火山」。黃石火山整體以黃石湖西邊的西拇指為中心,向東向西各24千米,向南向北各80千米,構成一個巨大的火山口。事實是這片區域的火山和普通的火山不同,黃石超級火山沒有火山錐,也就不像普通火山那樣有明顯的山體,超級火山整體就是一個大平原。這是由於火山巨大的威力,山體和完整的火山口都在火山噴發時被炸得粉碎了,只能在地面上留下一個如同隕石坑般的凹陷,被稱為破火山口,站在火山旁邊,看不到地上有凸起的山,只會看到一片一望無際的平地。
  • 黃石火山!如果黃石火山爆發會發生什麼?上次地震是什麼時候?
    黃石火山是地球上最大的火山之一,它的火山口充滿了周圍的活動。如果黃石火山爆發會發生什麼?黃石破火山口位於懷俄明州的黃石國家公園,已經活躍了10萬多年。已知的「超級火山」是63萬年前毀滅性爆發的原因,此後一直相對平靜。
  • 黃石公園超級火山爆發 將會致全球千年降溫
    10月26日消息,據外國媒體報導,美國科學家在對黃石國家公園下休眠超級火山中的熔巖分析發現,不需要任何額外觸發就有可能出現火山爆發。
  • 科學家預測下一次黃石火山何時噴發?
    黃石火山是地球上最具活力的地方之一,在最近一次休眠的黃石間歇泉噴發後,人們猜測這座火山可能很快爆發。科學家們什麼時候能預測下一次黃石火山噴發?科學家們什麼時候能預測下一次黃石火山噴發?黃石超級火山上一次噴發是在66.4萬年前,但科學家仍然認為它值得持續監測。黃石火山噴發:上次噴發是在66.4萬年前。黃石國家公園的三次噴發似乎是在210萬年前開始的60萬到70萬年間發生的。
  • 黃石公園間歇泉噴發,它是火山爆發的前兆嗎
    火山爆發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基本上每隔一段時間都有火山爆發的消息。2020年初,菲律賓一座小島上的火山就爆發了,這導致小島上的2000多名居民被緊急撤離。此外,火山灰還衝上了1萬米的高空,這導致了飛機停飛或者繞行。那麼,火山爆發到底會釋放多少能量呢?
  • 黃石國家公園或將迎來超大火山爆發,可能引起地震!暑期旅行需注意
    國際研究小組的數據顯示,共有12次超級火山噴發集中在黃石河谷地區,然而之前科學家僅認為有一半的火山噴發次數,新的研究明顯大於之前預計的火山噴發次數和規模。來自英國的地址學家Thomas Knott說,「從1600萬年前至今沿著斯內克河谷東部(sneak river)從俄勒岡州至黃石公園曾出現過許多次超級火山噴發。」
  • 美國強震,會不會把黃石火山喚醒,黃石火山爆發的威力究竟有多大?
    火山噴發雖說只是電影,但在現實中,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確實坐落在一座超級火山之上,只不過這一座超級火山目前正處在休眠期黃石火山是地球最具破壞力的超級火山之一,坐落於美國本土的心臟地帶。黃石公園的地下巖漿含有大量二氧化矽和有毒氣體,巨量的爆炸性氣體凝固在巖漿內,一旦黃石地下的巖漿凝固下來,爆炸性氣體會衝破巖漿的束縛,繼而導致超大規模的火山爆發活動。200餘萬年以來,黃石火山共發生過3次超大規模的爆發,每一次都是極其破壞力的火山爆發。
  • 黃石火山:世界上最危險的火山之一,如果它再爆發,一場全球災難
    在古代,人們認為火山爆發是因為神的劇烈情緒波動,現在我們對這些有了更科學的認識,但它們仍然是不可預測的,每一點都像以往一樣致命。以下是世界上最危險的10座火山。夏威夷莫納羅亞山夏威夷的火山已經活躍了70萬年。幸運的是,火山噴發速度非常緩慢,但偶爾會有熔巖對附近城鎮構成威脅,有可能發生持續地震。
  • 美國黃石公園地表下,埋藏著足以毀滅人類的力量
    災難片《2012》中,世界末日開始於黃石火山爆發,這並不是導演空穴來風的假想,它極有可能成為現實。越美麗的東西往往越危險,黃石超級火山也不例外。黃石公園被美國人自豪地稱為「地球上最獨一無二的神奇樂園」,它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森林之一,公園內的森林佔全美國森林總面積的90%左右。有超過10000個溫泉和300多個間歇泉,擁有290多個瀑布。園內有黃石湖、黃石河、峽谷、瀑布及溫泉等景觀,以及超過1100種原生植物,200餘種外來植物和超過400種喜溫微生物。
  • 黃石超級火山如果爆發,能否造成世界末日?答案是完全可以
    我們都知道,位於美國的黃石公園是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它以巍峨的雪山、幽深的峽谷、廣闊的森林、明淨的湖泊、壯美的瀑布、神秘的間歇泉以及豐富的野生動物聞名於世。然而在美麗的外表之下,卻深藏著可怕的危機。這個公園有一座超大規模的火山,它屬於休眠火山,未來仍然有爆發的可能性,而一旦爆發,那必將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 美國黃石火山或要爆發?已經沉睡60萬年,如今有復甦跡象?
    即使有很多火山,如今仍在沉睡,噴發的範圍也有現代人類也不能掉以輕心,我們沒有辦法預測火山爆發的時間,只能進行實時的監測,比如美國的惡魔火山,如果這座火山要是爆發,那麼人類或許真的會迎來世界末日。一直以來科學家便對美國的黃石火山投入了全部的身心,如今這座火山已經開始蠢蠢欲動了,更是有人聲稱黃石火山在不久之後也會爆發,很多的居民都感到人心惶惶,這到底是真的嗎?
  • 黃石公園史上最大規模的火山爆發:巖漿、氣體和灰燼席捲北美地區
    那是黃石國家公園裡超級火山噴發有史以來最猛烈的一次。這是科學家們不久之前的發現。最近發表在《地質》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找到了這一超級爆發的證據,並估計它的規模比之前的紀錄保持者,發生於210萬年前的一次噴發還要大30%。兩次爆發都是非常巨大的,超級火山有能力摧毀一整個地區並釋放出足以改變氣候的氣體和灰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