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冷淡期」,其實就是戀愛平淡期。通常銜接在轟轟烈烈的熱戀之後,因為前後落差較大,才會被人看成是「冷淡了」。
但戀愛平淡期其實只是披著狼皮的羊,看似唬人,實則感情並沒有消失,反而因為兩人的相互了解和依賴而逐漸升溫。
但由於它的某些狀態,和新鮮感消逝就不愛了的情況極為相似,常被人用來大做文章混為一談,甚至產生誤會導致分手。
本篇文章採用類比的方式,清晰抓住幾個最重要的方面,讓你一目了然平淡期和不愛了的有哪些不同。
一、心態上的不同
1、是否對你有依賴感
平淡期會從精神上更加依賴雙方。雙方已經習慣了彼此的存在,個人生活也早已是兩個人雙主角舞臺。
你習慣了手邊站著一個人,習慣了一起做事互相打氣,習慣了分工明確的契合。
而不愛了則更尋求絕對獨立。凡事喜歡一個人行動,即便工作學習之餘閒下來,也很難看出願意跟你待在一起。
他好像一點都不依賴你,你感覺自己只是他生命中可有可無的一個角色,並沒有什麼是非你不可的。
2、是否對你存在責任感
處在平淡期的兩個人,會對彼此有更重的責任感。
這種責任感的形成是潛移默化的。你也不清楚自己什麼時候就憂對方之憂,痛對方之痛;有時你會覺得自己聖母瑪利亞附身,想照顧對方,想對對方負責任。
他生病了你比誰都急,有人欺負他了你比誰都氣。甚至很多時候,你自己都意識不到已經跟他產生了這麼多情感聯結。
而不愛你的人,是裝不出這種責任感的。他頂多表面功夫地假裝關心,但只要戰線一拉長,就會失去耐心原形畢露。他並不在意你經歷了什麼,也不想盡一己之力為你遮風擋雨,你的存在更不會成為他自我約束的紐帶。
他將自己和你分得很開。
3、對感情的投入度怎麼樣
雖然感情已經趨於平淡,但不代表雙方都不再投入了。
只是雙方已經在熱戀期摸準了投入感情的最佳程度,然後穩定執行即可。
如果對未來有極大的發展意願,雙方也會不知不覺地加重砝碼,逐漸通過改變和包容來維持感情,比熱戀時期投入得更多更認真。
但不愛你的人,即便熱戀時期對感情有所投入,也會在後期相繼撤回。對於他認為不再值得的事,搭上一份精力都覺得浪費。
4、未來計劃裡是否有你
雙方進入平淡期,並不代表討厭對方了。反而,溫情穩定的平淡,常常能帶來兩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從而更願意跟對方進一步發展。
在平庸生活中的細小感動,會令你一次又一次地愛上對方;循序漸進地了解和依賴,會令你愈來愈離不開對方。
雙方的未來計劃裡都有彼此,也很願意為了換取對方的存在而做出相應讓步。
如若不愛,別提未來,就連現在,他都懶得為經營感情而思考。他的未來計劃裡不會有你,更不會為了打算跟你在一起,而摩拳擦掌想方設法地建立長久舒適的關係。
得過且過,隨意進展。就是他的狀態。
二、行動上的不同
1、心裡是否有你
其實,這一點從兩個人的相處細節就能摸個大概。
他出去吃飯拿筷子會不會帶你一份?每次開門時會不會不顧身後的你?看到好看的衣服飾品,會不會詢問你是否想要... ...
當然,每個人性格不同,以上個例不一定適合所有的人。但每一種性格都有自己對愛的表達方式,你要善於邏輯推理。
當你發覺對方的生活中,完全屬於自娛自樂,隨意對待你的存在,什麼事都以自我為主。那他基本不在乎你。
2、是否依舊願意為你投入資源
相愛的兩個人,即便進入戀愛平淡期,對彼此的愛仍不會變。該付出的時候,也絕不含糊。
所以,昂貴禮物不稀奇,用心照顧不稀奇,搞點浪漫不稀奇,這些並不是熱戀期的專屬,對方仍舊願意為你大方投資。
而不愛你的人可就不一樣了。他會開始吝嗇自己的資源,一會嫌這個貴,一會嫌那個沒用。寧可全部投資在自己身上,也不願意為你付出。
3、尋求個人空間的程度
平淡期後,雙方開始尋求更多的個人空間。
為了自身發展也好,為了製造新鮮感也好,單純想一個人輕鬆也好,這種個人空間是有目的性且有期限的。一個人待夠了,同樣會留給對方不少的戀愛時間,雙方共享的時期還是很多的。
但對於不愛你的人,「個人空間」是個冠冕堂皇的藉口。在他不需要你時,壓根不想跟過多交流,自己打遊戲不香嗎?!
你能明顯地感覺到他的有意迴避,亂找藉口。
4、是否能持續親密
平淡期的雙方,可能儘管失去了熱戀時如火如荼的新鮮感,但很多持續親密的行為延續至今。持續親密,指的是情侶間的正常相處:比如走到哪都拉拉手,無意間的擁抱,共享一瓶水等等。自然而然又親暱的行為。
而不愛你的人,則沒興趣時刻跟你黏在一起。疏離感較強,讓你根本感受不到到角色帶來的「男友力/女友力」,其實就是不夠愛你。
說區分,也好區分。這兩者的大致走向是不一樣的:
平淡期的走向是:互相依賴,穩定共生。
不愛了的走向是:疏離冷淡,隨時抽離。
前者是面向未來的打算:所作所為都是為了雙方日後更輕鬆地相處,更好地享受未來。
後者是明目張胆地終結:所作所為不再考慮未來,更在乎私利和眼前的利益。隨時能離開。
我是深刻,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書籍《非暴力溝通 · 兩性篇》譯者,大連市心理協會會員,34歲,已婚已育,願意分享我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