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蛇(dú shé)。近義詞有:毒蟲。
有毒的蛇。其頭多呈三角形,有毒腺連結毒牙,咬人或動物時,分泌毒液,致使中毒。
[楊朔《印度情思》:「象頭人身的『甘尼薩』神…以及睡在毒蛇頭下的溼娃天神等等故事,不但刻在石頭上,還流傳在人民口頭上。」]
毒蛇在教材中的例句:
1、洪水終於退了,毒蛇猛獸被驅趕走了,人們把家搬了回來。(出自:統編版二年級上冊-課文5-15、大禹治水)
2、大水淹沒了田地,衝毀了房屋,毒蛇猛獸到處傷害百姓和牲畜,人們的生活痛苦極了。(出自:統編版二年級上冊-課文5-15、大禹治水)
毒蛇參考例句:
1、毒蛇見縫就鑽洞,鼠有鼠洞。
2、狐狸總要露尾巴,毒蛇總要吐舌頭。
3、毒蛇在咬人的同時,也把毒液注入到人體的血液中。
4、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齒更痛噬人心。
5、傳說中,洪荒時代的人是活在與毒蛇猛獸相搏鬥的環境裡。
6、露營時我們在營帳四周鋪灑石灰,以防毒蛇侵入。
7、凡是有鳥歌唱的地方,也都有毒蛇嘶嘶地叫。
8、被毒蛇咬到的人應立即注射血清加以救治。
9、把敵人帶入廳堂,就等於把毒蛇放在胸膛。
10、臣僚不和,好比是一條毒蛇,會把國家的心臟給啃掉的。
毒蛇有關的成語:
1、長虺成蛇(zhǎng huī chéng shé):虺:小蛇,毒蛇。指養奸遺患。比喻縱容敵人,聽任其強大起來。而留下
《毒蛇造句和解釋_毒蛇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由[小孩子點讀]APP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小學家庭同步輔導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