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報導稱,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多名大四學生的論文查重帳號被盜用。該校查重使用的是「中國知網」大學生論文檢測系統,學校給每位大四學生提供兩次查重機會,可是有些本校應屆畢業生通過學號和密碼登錄後,卻發現無法登錄。最終知網出面暫時解決了此事。可是,為何連畢業生論文查重的帳戶也會被盜呢?又是誰在打這個主意?
實習生 李鳴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孫玉春
無法登錄
大學生免費查重帳號竟被盜用
對很多大學畢業生來說,如今寫論文不光是動腦子,還要做很多預備工作。臨近答辯,論文查重率的檢測就是重要的一項。而由於很多高校都是通過「知網」對學生論文進行查重檢測,所以學生們很依賴校方提供的服務——在正式答辯前,給學生兩次免費查重的機會。
據了解,南廣學院多名學生最近在知網登錄時卻發現無法登錄,不僅當前帳號所綁定的手機號為陌生號碼,而且在聯繫學校的系統管理員更改綁定號碼、重新登錄後,發現查重機會已經被他人用掉了。
對此,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宣傳部的工作人員回應,這一查重服務是學校去年向知網購買的,由於是第一次用,可能存在技術上的問題,目前學生論文查重帳號被盜用的問題已解決。
4 月22日,針對「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被盜用的情況,中國知網發布官方公告,稱檢測系統將於6月1日起全面升級為動態密碼驗證登錄,已購買檢測系統的需要儘快綁定手機號碼。現代快報記者發現,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學生的遭遇並不是個案:北京、廣州、徐州等多地多所高校的學生都遇到了學校提供的論文查重帳號被盜用,導致查重失敗的問題。
既然查重帳號是學生自己的學號,學生還未登錄怎麼會被盜用呢?記者多次嘗試與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江蘇分公司取得聯繫,但是官方公布的電話卻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的狀態。隨後,記者致電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總部,獲得了知網江蘇分公司一名張姓負責人的聯繫方式,但其表示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的查重工作不是由她負責的,對於該院校學生論文查重帳號被盜用一事並不知情,而且也從沒有聽說過這件事。
有利可圖
盜取帳號後倒賣給別人查重?
為何學生的查重帳號都會有人盯上呢?現代快報記者在百度搜索框中輸入關鍵詞「知網查重」,一下子就蹦出很多打著「中國知網論文查重入口」名號的學術不端檢測網站。查重網站的操作十分簡單,其中,作者姓名一欄雖然要求填寫真實姓名,但是並沒有嚴格限制。而且網站會要求檢測者在論文上傳前刪除論文中的學校、導師等信息。查重的價格在兩三百元一次。
在被問及查重結果的可靠性時,網站客服表示他們是與高校老師合作,所用的系統是經由「中國知網」授權的,並且是利用知網資料庫進行論文查重的唯一入口,「直連知網官網,檢測都由官方系統進行檢測,檢測結果和學校、雜誌社100%一樣,支持官網驗證的。」此外,客服還堅稱系統對論文自動檢測,不存在第三方對用戶上傳的論文下載後、再到知網官方系統上進行檢測的後臺操作。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高校提供的兩次免費查重的機會,也是高校從知網購買的,由高校再免費提供給學生。
張鷗(化名)是某高校今年畢業的研究生,「兩次免費查重機會根本不夠。」她告訴記者,出於對不能順利畢業的擔憂,學生在把畢業論文交給學院之前,自行查重已成常態,有的學生甚至提前查重兩三次。
有需求就有市場。張鷗認為,大學生對於查重有極大的需求,所以學校提供的免費查重帳號就有了價值,至於到底是什麼人盜取和倒賣了學生的查重帳號,這個需要進一步調查。
需求火爆
聊天群裡有人推銷查重代金券
近來,通過一些社交媒體聊天群進行論文查重服務的網絡交易悄然興起,記者最近就加入了一個名為「知網查重活動群-111」的群。
按照群內的要求,買家如果想拿到代金券,需轉發指定文字(「知網查重這會在搞活動,可以領60元的代金券。直接能在原價上抵用,先領留著。」)和海報分享到朋友圈,設置為全部好友可見。截圖後,發送至名為「Pmlcpass論文查重」的微信公眾號,經後臺審核通過後可領取累計60元的所謂「知網正版」代金券,共兩張30元代金券,自動存入支付寶的卡包中。但是該代金券只能在賣家給定的查重網址上使用,在其他查重網址上則是無效的。
這個名為「Pmlcpass論文查重」的公眾號,帳號主體為無錫柚一村科技有限公司。
根據賣家提供的查重連結,記者點擊進去後發現,該查重網站專門針對本科院校畢業生提供畢業論文的檢測服務,並且僅支持支付寶支付。網站顯示,檢測一篇畢業論文原價為208元,使用代金券後,優惠價為178元/篇。
除了轉發朋友圈領取「優惠」外,該查重群還推出了邀請好友助力領取代金券的新活動。通過一個名叫「知網代金券」的微信小程序,買家邀請兩名新同學點擊助力後,即可領取上述代金券。
4 月25日,群內一名地區歸屬為雲南昆明的薛姓同學卻遭遇了檢測報告無法下載的情況。根據截圖,可以看到其論文的檢測時間為當天中午12點31分,檢測已完成,但是他使用了好幾個瀏覽器都無法下載。所以薛同學急忙在群內尋找客服解決,但是遲遲沒有回應。直到兩天後,賣家才在群內給出了客服的聯繫方式。此時,薛同學已經完成報告的下載。
適得其反
有償「知網查重」泛濫原因何在?
據了解,「中國知網」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由CNKI科研誠信管理系統研發中心於2008年12月推出,僅面向全國各高校開放,用於檢測學生的學位論文和已發表的論文是否存在抄襲與剽竊、偽造、篡改等學術不端行為。
現代快報記者發現,早在2012年9月29日,知網就發布「聲明」,稱所有在電商平臺提供的所謂「知網檢測服務」均是違規假冒行為;知網從來沒有對任何個人和單位提供所謂的自助檢測系統,所有聲稱「與官網對接的自助系統」均為假冒行為。
記者聯繫了知網客服,對方表示,知網的學術不端系統檢測系統只提供給高校等機構,是用來把握論文質量的,學校的管理層面用得更多。該系統並不是指導學生改論文的工具,「那不是適得其反了嗎?」
一名曾在知網工作過的人士表示,全國每年數十萬的研究生,查重需求很大,其中蘊含很大的牟利空間。
為何一般高校只提供兩次免費查重?他說,每所高校都與知網籤訂了協議,查重的次數是根據當年畢業的人數來估算的,由於高校也提供論文資源,所以會用論文衝抵部分費用。據該人士介紹,知網在每個地區都有代理商,這些代理商一般掌握不少帳號資源,很可能會拿來牟利。另外,還涉及高校的管理以及知網自身的管理。據一些知情人稱,對於外面網站賣查重服務,知網其實管理並不是太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