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PPE項目代表團訪問英國大學

2021-01-10 人大新聞網

5月11日至15日,中國人民大學PPE(哲學、政治學與經濟學複合型本科專業)項目代表團對英國牛津大學、華威大學、倫敦大學學院(UCL)的PPE項目進行了深度交流訪問和考察。PPE項目代表團團長為哲學院院長姚新中教授,成員包括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閆瑾副教授、經濟學院副院長陳彥斌教授、經濟學院周文副教授、哲學院和國際關係學院教務科工作人員以及正在牛津大學進行訪學的哲學院韓東暉教授。

英國是PPE項目的發源地,它始創於牛津大學,距今已有近百年歷史,為英國培養出了多位首相、政治商業精英和知名記者。人民大學PPE項目委員會主任姚新中教授表示,之所以選擇這三所英國大學進行訪問,是因為這三所大學處在英國PPE教育不同的發展階段,既帶有英國典型的大學教育風格,又有著各自的教育理念、教學優勢和特點,而這些優勢和經驗正是中國人民大學開展PPE項目所應當學習和借鑑的。

5月11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PPE代表團首先會見了牛津大學PPE項目的教務負責人 Armando Roman Zozaya博士。Armando為人民大學代表團詳細介紹了目前牛津PPE項目的基本情況,包括大學PPE項目委員會的組成、課程設置、學生選課的機制、課程的科目和畢業生主要去向等。

5月12日上午,中國人民大學PPE代表團在牛津大學艾克賽特學院院長Richard Trainor勳爵的安排下正式與牛津大學PPE項目組代表成員會見交流。牛津大學PPE委員會主任、哲學部副主任Anita Avramides教授和其他PPE委員會委員,包括政治學部負責本科教育的Nicholas Owen博士,經濟學部負責本科教育的Simon Cowan博士,哲學部負責本科教育的Gonzalo Rodriguez Pereyra教授、牛津大學負責本科教育的助理教務長Jane Gover博士等會見了代表團一行。牛津大學各方面都非常重視中國人民大學的來訪,在聽取姚新中院長對於中國人民大學PPE項目的培養特色和學科優勢進行簡要介紹之後,Anita Avramides教授等分別介紹了牛津大學PPE項目的基本情況,並和中國代表團就雙方關心的主題,包括招生方式、課程設置、學生培養、輔導考核、職業發展規劃、學院間的合作溝通等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牛津大學首創PPE項目,有著最強大的師資力量和最優秀的學生生源,它代表著最為傳統的英式嚴謹教育方式。牛津大學PPE 的課程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年的課程主要關於三門學科的基礎知識和理論;在第二年和第三年,學生可以選擇上三種課程,或只選三種當中的兩種。課程總體設置由學校PPE委員會決定。除個別講座和研討課外,所有課程都由每一個學科/系和學院交叉提供。後面兩年的課程相對於第一年來說更深入,並且學生有更多的選擇性。導師輔導制(Tutorial)是牛津大學PPE教育的特色。學生們每周會上幾堂每次一小時的專業課, 課後有專門針對專業課的輔導課,每個學生在每一個專業都會有一個導師(tutor),導師會根據專業課,一對一地對學生進行課後輔導,包括列舉書單,討論課程內容,輔導論文作業等。學生會將大量的時間用在自學和撰寫小論文上。關於學生導師的安排,一般由各個學院自己決定。一般來說,一個學生三年下來要接受8-10個不同專業不同學院的導師的輔導。

牛津大學是英語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學,也是世界上現存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被公認為是當今世界最頂尖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牛津大學產生了至少來自7個國 家的11位國王、6位英國國王、47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來自19個國家的53位總統和首相,其中包括25位英國首相。牛津大學有38個學院,其中30個學 院都參與到PPE項目中來,每年牛津大學大概有250-260名PPE新生,這在牛津大學的本科學生中佔有不小的比例。牛津大學旨在培養複合型人才,除了 PPE項目之外,其他學科,特別是人文社會科學,都要進行跨專業學習,而不能只修一個專業的課程。

(圖為代表團與牛津大學PPE項目委員會合影)

5月12日中午,在艾克賽特學院院長Richard Trainor教授安排下,人民大學PPE代表團與艾克賽特學院3位PPE導師代表,及四位PPE項目不同年級在讀學生一起午餐,並進行交流。學生們認為,PPE雖然修的課程不多,但是由於導師輔導制,他們每學期必須看大量的文獻,每周見導師一次,並討論作業,這極大地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導師代表們表示,在牛津,一般課程是提供給所有相關的學生的,不具有強制性,但需要通過嚴格的學業考試,而導師輔導課則是學生必須參加的,通過面對面的指導溝通,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並應用課堂上所講的知識。整個訪問持續了五個多小時,氣氛融洽,人民大學PPE代表團也向牛津大學介紹了即將開展的PPE項目,並向牛津大學PPE師生徵求了他們對於人民大學PPE新項目的建議。

(圖為姚新中團長與Richard Trainor勳爵、PPE導師代表交談)

5月13日上午,人民大學PPE代表團前往華威大學。在其國際交流與合作處人員陪同下,華威大學的PPE項目委員會主任Andrew Reeve教授、委員會委員包括哲學院Fabienne Peter教授和經濟學院Vera Troeger教授等會見了人民大學PPE代表團。

華威大學PPE項目組成員代表認為,PPE項目在本科教育中具有很強的優勢,它是典型的英國教育項目,交叉學科培養給學生提供了更全面的知識背景和更強的分析能力,它為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成功地培養了大量的各界精英。在被問及如何在PPE項目中將三個學院整合起來時,Andrew Reeve教授表示,PPE不是一個整體的學院,而是三個學院的合作,所以需要深入和全面的溝通,需要有專門的教務負責人(administrator)來幫助協調工作,並專門設置budget center 來負責財務預算。關於課程設置,第一學年主要是為學生提供來自三個專業的基礎知識。在這一年中,學生有4門必修課程,包括哲學入門、政治學入門、經濟學和統計學。在第一學年結束之後,學生可以有不同的修課選擇:1)BA (TRIPATITE):修三個學科的課程;2)BA BIPARTITE:修哲學/政治學;政治學/經濟學或哲學/經濟學,三選一;3)BSc BIPARTITE (經濟學作為主修):經濟學/哲學,或經濟學/政治學。這為學生進行深入的跨學科學習提供了多種可能性。在華威,「classes」、「seminars」、「tutorials」、「supervisions」是一樣的,都是指小班輔導課。一般一個課堂上不超過6個人,學生針對lecture上的問題以及老師布置的書單和問題進行討論。

牛津大學的三個專業課程相對獨立,而華威大學的三個專業則結合非常緊密,該校在學生的第二和第三學年為學生提供了大量跨專業課程,希望學生能夠更好地將三個學科結合起來,並靈活地交叉應用。華威大學對PPE畢業生的就業形勢非常自信,跨學科的知識結構和更為靈活的思維方式讓PPE學生在英國及歐美國家在就業市場中常常脫穎而出。考慮到PPE學生繼續深造的可能性,華威大學正在討論發展PPE碩士項目。

(圖為代表團與華威大學PPE委員會成員合影)

12日中午,華威大學經濟學院院長Abhinay Muthoo教授熱情會見了人民大學PPE項目組代表。他認真聽取了姚新中院長對於中國人民大學PPE項目的介紹,認為人民大學的PPE項目有著極大的發展潛力和希望。他表示,雖然經濟學專業是非常熱門的專業,但是只有在和哲學和政治學學科的結合之後,才能在實踐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因此PPE項目在中國一定是非常好的發展方向,他期待看到人民大學PPE項目的成功。

(圖為代表團與華威大學經濟系主任交流)

隨後,華威大學國際交流中心主任James Kennedy教授與人民大學PPE代表團共進午餐,他向人民大學代表介紹了華威大學的國際交流情況,並認為兩所學校之間存在更多的交流可能。當天下午,在華威大學的安排下,人民大學PPE代表團與五名華威PPE項目的在讀學生交流,在歡樂融洽的氣氛當中,中國人民大學代表深入了解了PPE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感受,在訪談結束的時候,姚新中院長還邀請學生們寫下她們對人民大學未來PPE學生的祝願。

(圖為代表團與華威大學PPE學生交流)

華威大學主管國際合作的副校長Jan Palmowski 教授專門抽出一個小時的時間與人民大學PPE項目組會面。他對中國人民大學的PPE項目表示出極大興趣,就學科整合、課程設置等問題對人民大學代表團進行了提問,最後,他表示,希望能和人民大學在PPE項目上有進一步的合作。

 (圖為代表團與華威大學副校長合影)

華威大學是一所穩居英國前十、世界百強的頂尖研究型大學,是英國「常青藤」羅素大學集團成員。華威大學的PPE項目始於2004年, 其所基於的三個學院實力雄厚,政治和國關專業在英國排名第五,世界排名23;哲學系在19-20世紀大陸哲學方面排名第一,在藝術哲學和心靈哲學方面排名前三;經濟學專業2014年在英國排名第一。華威大學PPE項目已有十年的歷史,且發展迅速,每年招收120名左右PPE學生,它代表著更為靈活和現代的PPE培養方式。

5月14日人民大學PPE代表團抵達倫敦。當天上午,姚新中院長一行參觀了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倫敦國王學院,看望並慰問了正在倫敦國王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的人民大學畢業生,了解他們的學習生活情況,鼓勵他們專心學術,早日取得博士學位,學成回國服務。下午,人民大學PPE代表團還專程前往位於倫敦北部的海格特公墓,拜謁了偉大的哲學家、政治經濟學家卡爾·馬克思墓地。

5月15日,人民大學PPE代表團前往倫敦大學學院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簡稱UCL),會見PPE項目組代表:UCL項目委員會主任Tim Hicks 博士,Qstep中心主任Jennifer Hudson博士和政治學系代主任Neil Mitchell 教授。UCL的PPE項目正在籌備當中,和人民大學PPE項目一樣,它也將在九月迎來第一批新生,在政治學和經濟學方面雄厚的研究和教學實力,讓人們對它的PPE項目同樣充滿了期待。UCL強調量化方法在PPE課程中的重要性,他們希望通過量化研究方法方面的強化訓練來增強學生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優勢。雙方對於彼此籌建PPE項目的經驗進行了深度交流,並表示希望能有進一步的交流合作。

(圖為代表團與UCL的PPE項目組代表會後合影)

倫敦大學學院建校於1826年,位於英國倫敦,是一所譽滿全球的世界頂尖名校。它是倫敦大學聯盟(University of London,簡稱UOL)的創校學院,與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並稱」G5超級精英大學」。」G5超級精英大學」代表了英國最頂尖的科研實力、師生質量以及經濟實力。

通過對英國大學PPE項目的交流訪問,中國人民大學PPE代表團的代表們認為,英國PPE教育有許多值得借鑑的經驗,包括教育理念、課程設置、教學方式,三個學科之間的配合和整合方式等等。中國人民大學的PPE課程設置和培養規劃也有著自己的優勢,例如,人民大學的哲學、國際關係和經濟學院在國內都是一流學院,PPE三個專業課程模塊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全面的必修課程和更為豐富的選修課程,學生可以系統地學習中外哲學、政治學與經濟學的基礎理論,具有批判性思維能力並用之於分析政治學、經濟學中的問題。培養複合型人才是世界大學教育的潮流,人民大學應該而且可以在國內引領這一發展方向,在借鑑國外著名高校經驗的基礎上,開發出一條適合中國本土精英教育的PPE發展道路。

 

 

 

相關焦點

  • 吉林大學代表團訪問臺灣高校
    11月10日-14日,校黨委副書記兼副校長韓曉峰應邀率代表團訪問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和東華大學,就吉林大學承辦的吉林省創業指導教師高端培訓等項目進行磋商。吉林省教育廳學生處副處長陳梅、吉林省財政廳社會保障處副處長王學志、校港澳臺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廣翠、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與服務中心副主任李蓮英等參加了訪問活動。
  • 荷蘭TWENTE大學(UT)代表團訪問我校
    6月3日,由校長Ed Brinksma教授、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Gerard van der Steenhoven教授以及部分院系教授組成的荷蘭TWENTE大學代表團一行8人來我校訪問。代表團受到了侯建國校長、陳初升副校長以及相關學院領導和教授們的熱情接待。
  • 莫斯科國立大學數學力學系代表團訪問北京大學
    2019年4月15日,莫斯科大學數學力學系代表團一行四人訪問北京大學。副校長田剛在臨湖軒會見代表團。俄方代表團一行還參訪了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並舉行座談。田剛對代表團的來訪表示歡迎,並指出北京大學與莫斯科國立大學一直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係。
  • 所代表團赴香港訪問香港政府化驗所和香港大學
    1月9日至14日,沈敏所長率所代表團一行8人赴香港進行考察交流。代表團先後訪問了香港政府化驗所和香港大學。
  • 中科院院士代表團訪問香港中文大學
    2月21日至25日,應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黃乃正院士的邀請,以學部諮詢評議工作委員會主任朱道本院士為團長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代表團訪問了香港中文大學,並參加了該校舉行的「院士系列講座」及相關學術交流活動。從電磁鬥蓬談起」、Nuclear Energy Chemistry and Social Development、Emission, Fate and Respiration Exposure Risk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China為題,作了六場精彩的學術報告(見http://www.cuhk.edu.hk/oalc/cas_2011/),並參觀訪問了相關學系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周德群院長率團赴密蘇裡州立大學訪問
    【MBA中國網訊】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應密蘇裡州立大學商學院邀請,經管學院院長周德群、校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蘇州、經管學院副院長王子龍、MBA中心執行主任杜剛、MBA中心招生與品牌推廣辦公室主任徐倩一行於2019年12月8-9日,赴美就推進MBA項目合作等進行了訪問交流。
  • 韓國首爾國家大學Bio-MAX研究院代表團訪問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
    3月21日,韓國首爾國家大學Bio-MAX研究院Young Je Yoo所長一行訪問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董志峰副局級調研員代表中心會見了來訪代表團,雙方交流了中韓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的發展現狀和趨勢
  • 海南大學代表團訪美國密蘇裡州立大學等四所高校
    中新網海口11月13日電 據海南大學消息,應美國密蘇裡州立大學、霍夫斯特拉大學、羅格斯大學和澳門旅遊學院的邀請,海南大學副校長刁曉平率該校代表團一行5人日前赴美國、澳門訪問,進一步推進該校與到訪學校間在學生聯合培養、交換訪學、教師互訪與講學、聯合開展科學研究等工作。
  • 臺灣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代表團訪問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11月19日,臺灣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由系主任、所長和教授組成的代表團一行8人來訪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院長潘懋,副院長黃清華、秦其明以及學院各研究所所長熱情接待了來賓。會上黃清華副院長以及臺灣中央大學代表團許樹坤教授分別就各自學院的辦學歷史、學科設置、師資隊伍建設、科研成果等進行了簡單的介紹,代表團成員及地空學院系所負責人分別介紹了各系所的人員構成與研究領域。隨後,代表團成員深入地球與空間學院各研究所進行交流、訪問,雙方就各自關心的問題進行了溝通。
  • 澳大利亞詹姆斯·庫克大學Sandra Harding校長一行訪問中國海洋大學
    Sandra Harding校長一行訪問中國海洋大學 http://www.huaue.com  2018年5月12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2018年5月9日下午,澳大利亞詹姆斯·庫克大學(JamesCookUniversity)校長Sandra Harding,副校長Ian Gordon、Me lissa Bank一行訪問中國海洋大學。
  •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代表團訪問美國、墨西哥
    日前,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代表團訪問了美國、墨西哥,同美國喬治梅森大學就合作舉辦測繪地理信息系統局級領導幹部培訓班、中國測繪地理信息科技人員赴美參加學位培訓學習等達成廣泛一致,與麻省理工學院就舉辦中美地理信息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研討班進行了探討,與墨西哥國家地理院就資源三號衛星數據應用、支持測繪地理信息產業單位開展互利合作等進行了深入交流。
  • 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代表團訪問波蘭科學院和羅茲大學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崔長智)當地時間3月25日至27日,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南開大學)主任李魯遠、副主任史林啟等組成流代表團,訪問了波蘭科學院物理化學研究所和羅茲大學化學學院、材料技術與化學學院、生物學學院。
  • 吉林大學儀器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代表團訪問精儀學院
    本站訊(通訊員 張茹芳)4月2日,吉林大學儀器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院長嵇豔鞠、黨委書記王愛民、副院長王言章及副院長劉長勝一行訪問天津大學精儀學院。精儀學院院長曾周末、黨委書記王海龍、精密測試技術及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曲興華、副院長楊博和辦公室主任李清會見來賓並參加座談。
  • 臺灣大學校長李嗣涔一行訪問天津大學
    人民網•天津視窗2月14日電:2月10日,臺灣大學校長李嗣涔及夫人等一行四人訪問天津大學。天津大學黨委書記劉建平在會議樓貴賓室會見代表團。自動化學院院長賈洪傑等陪同會見。  劉建平代表天津大學對臺大代表團的來訪表示熱烈歡迎,並簡要介紹了該校的歷史沿革、學科特色以及教學科研發展的相關情況。雙方就科研合作、人員交流和學生培養等方面的合作進行了交流。雙方一致認為兩校在智能電網和微電網等方面具有廣闊的合作前景,希望加強在以上領域的人員互訪,推動兩校的實質性合作,從而輻射區域經濟與科技發展,為進一步深化津臺的友好關係做出努力。
  • 香港中文大學原校長金耀基訪問中國人民大學 並做客「鄭杭生社會學...
    12月22日,香港中文大學原校長、社會學家金耀基訪問中國人民大學,並擔任「鄭杭生社會學大講堂」第十二期主講嘉賓作題為《大學與中國現代文明的建構》的學術報告。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校長劉偉與金耀基會見,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張建明主持報告會。
  • 美國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代表團來訪
    本網訊 6月9日,美國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校長魯尼·格林率隊來我校訪問,校長孫其信會見了代表團。他表示,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是以農業科學為特色的大學,農業水資源研究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每年舉辦的「Water for Food Conference」是農業節水與糧食安全領域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國際會議之一。希望兩校在已有合作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在農業科學相關領域的學術交流和學生項目。魯尼·格林對孫其信的觀點和提議十分贊同。
  • 校長助理徐殿國參加中韓大學校長論壇並訪問韓國高校及企業
    哈工大報訊(翟寧 文/圖)8月25日至9月1日,校長助理徐殿國率代表團訪問韓國,參加了第五屆中韓大學校長論壇並訪問了韓國部分友好大學及相關企業。       8月31日,徐殿國出席了由韓國外國語大學主辦的第五屆中韓大學校長論壇。中韓兩國共50餘所高校參加論壇。
  • 美國密蘇裡州立大學校長代表團來訪
    10月13日,美國密蘇裡州立大學新任校長Michael T.Nietzel率代表團一行10人來我校進行工作訪問。夏臨華校長會見了Michael T.Nietzel一行,雙方行進行了友好會談與交流。會談中,雙方在穩定發展已有交流項目的基礎上,就發展高層次的學術、科研交流和合作辦學項目,擬探討的交流合作項目,學生公派自費、雙學位項目、科研合作等進行了進一步磋商。美國密蘇裡州立大學是同我校開展交流合作時間最長的國外高校之一。我校於1998年與該校正式締結友好關係,兩校合作交流進展順利,在教師和學生交流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 臺灣世新大學副校長李功勤一行訪問吉林大學
    【消息來源:國際合作與交流處(港澳臺辦公室)】12月13日,臺灣世新大學副校長李功勤一行3人訪問吉林大學。吉林大學副校長蔡立東會見了代表團一行,港澳臺辦公室、圖書館、文學院相關負責人陪同參加會見。 蔡立東對李功勤一行表示熱烈歡迎,並介紹了吉林大學的發展近況和「雙一流」建設舉措。
  • 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校長訪問北理工
    編者按:2012年3月5日下午,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校長Malcolm McVicar博士一行三人訪問北京理工大學,趙長祿副校長在二號樓133會議室親切會見了來賓,並籤署了兩校學生交換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