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一次看個夠)
以下排名不分先後,依視頻次序記述。
1.姆巴佩(2018年世界盃決賽,法國4-2克羅埃西亞)
時刻關注歐洲聯賽的朋友們,會在2016-17賽季就認識了這個叫做姆巴佩,來自法國的天才少年。但他為世界所熟識,毫無疑問是來自2018年世界盃。
閃電般的速度,爆炸的輸出,儘管很多人拿他和此前另一個風格類似的前輩亨利相提並論,但姆巴佩卻在用實際行動證明著「他不是誰的第二,而是第一個自己」。對陣阿根廷的淘汰賽,他的長途奔襲讓人們短暫的忘記了貝爾給我們帶來過的震撼,決賽對陣克羅埃西亞的這個進球,則是給法國隊最終奪冠蓋棺定論的同時,也給自己的2018年世界盃的演出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需知,在這個進球後不久,法國門將洛裡斯一個愚蠢的失誤,讓克羅埃西亞隊打進了第二球,終場前的2:3和2:4,將會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概念。本以為這個進球是蛋糕上的櫻桃,可實際上,他的重要性不應該被忽視。
姆巴佩還會在這樣的最高舞臺帶來高光演出嗎?
2.阿布巴卡爾(2017年非洲國家杯決賽,喀麥隆2-1埃及)
非洲國家杯歷史上,埃及隊7次奪冠記錄位居榜首,喀麥隆4次奪冠次之。進入90年代,因為在世界盃上給人留下的印象過於深刻,在中國球迷的眼中,喀麥隆的實力是在埃及之上的。但是,隨著埃託奧一代人的淡出,埃及又迎來了埃爾納尼、薩拉赫,非洲足球的版圖似乎又在重組之中。上半場,薩拉赫和埃爾納尼的串聯進球,幫助埃及隊取得領先,比賽似乎正在往預期的方向發展。
可下半場風雲突變,59分鐘,穆坎喬左路傳中,替補出場的恩庫盧在門前6米處頭球頂進遠角,1比1。88分鐘,喀麥隆上演絕殺!西亞尼後場長傳,另一位替補阿布巴卡爾左路停球,靈巧的挑過後衛,在兩名後衛夾防下,距門10米處凌空抽射入遠角,2比1。喀麥隆依靠神奇替補的發揮,歷史上第五次捧起非洲國家杯冠軍獎盃。
3.薩維切維奇(1993-94賽季歐冠決賽,AC米蘭4-0巴塞隆納)
在這場歐冠決賽賽前,克魯伊夫執教的巴薩夢之隊被廣泛看好,AC米蘭沒有荷蘭三劍客,隊長巴雷西和科斯塔庫塔又遭停賽,米蘭似乎「沒有理由」在決賽擊敗不可一世的夢之隊。但低調出戰的米蘭卻打出隊史最高光一戰,同時也成全了時任主帥卡佩羅執教生涯最偉大的一場演出。
馬薩羅在上半場就梅開二度,但到此為止,巴薩還沒有放棄,直到薩維切維奇的這個進球。
下半場開場僅2分鐘,薩維切維奇抓住納達爾的防守失誤,在意想不到的角度,以一腳吊射洞穿了對方門將安多尼·蘇維薩雷塔把守的大門。這個進球擊潰了巴薩最後的心理防線。
事實上,若不是那個年代的意甲聯賽限制外援名額,隊中只能有三名非義大利球員(而米蘭陣中的三名非義大利剛好就是三劍客);若不是薩維切維奇獨特的個性;若不是伴隨著他生涯大大小小的傷病,這位前南地區的球員絕對有實力留給人們更多的精彩演出。
只用這個一定會在歐冠歷史精彩集錦出現的進球,來體現薩維切維奇的天才能力,實在是太不夠看了。
4.伊涅斯塔(2010年世界盃決賽,西班牙1-0荷蘭)
即便在世界盃前,西班牙是最被看好的那個球隊之一,他們的世界盃冠軍之旅也並不平坦。
即便是此前已經拿到了歐洲杯冠軍,但世人對待真強隊的要求一向苛刻----拿一次冠軍,那是幸運,連拿好幾次冠軍,才算王朝。
加之這屆世界盃,西班牙是以一場0:1不敵瑞士的大冷門拉開大幕,爭議聲一下更多了。到後來三場淘汰賽,險險的擊敗葡萄牙、巴拉圭(戰勝巴拉圭一戰尤為兇險),半決賽擊敗兩年前歐洲杯決賽的手下敗將德國是少有的從場面到結果都令人信服的比賽,可站在決賽舞臺對面的,又是淘汰了頭號熱門巴西,同樣在渴望著第一座世界盃冠軍的荷蘭隊,結局似乎也不好說。。
羅本射失單刀前的那一刻,西班牙差一點就敗了,可差一點就是差一點。世界盃開賽前,西班牙整體性優於荷蘭,荷蘭有更傑出的個人能力,可是到了關鍵時刻比大心臟的時候,西班牙還有比利亞啊,更被看好的西班牙,直到加時賽伊涅斯塔的進球,才讓他們的支持者徹底放心。
0:1不敵瑞士的小組賽首戰不重要了,因為西班牙是冠軍;世界盃開賽前對於他們實力的種種質疑不存在了,因為上一個歐洲杯-世界盃連莊的球隊法國,也曾被冠以「王朝」、「統治」這樣的字眼,這支西班牙同樣配得上。
說起來很奇怪,2010世界盃的西班牙遠不如兩年前那支歐洲冠軍隊鋒芒畢露,但只有2010這一屆的身上,我才感受到了王朝球隊應有的霸氣。
5.曼朱基奇(2016-17賽季歐冠決賽 尤文圖斯1-4皇家馬德裡)
入榜進球中,唯一沒能幫助本隊獲得最終冠軍的進球。
2016年夏天,尤文拍下9000萬違約金,砸下那不勒斯射手伊瓜因,又從羅馬挖來中場核心皮亞尼奇,進一步鞏固了自己在國內聯賽的統治地位,但在歐冠賽場上,並沒有人為這支尤文圖斯抱有多少信心----直到他們在1/4決賽淘汰了巴塞隆納。
到了那一年春天,有關這兩支決賽隊伍的輿論環境大致是這樣的:尤文圖斯當然毫無懸念的衛冕了聯賽冠軍,在淘汰巴薩的歐冠淘汰賽中,迪巴拉展現出了未來帝星的巨大可能,球隊在比賽中展示出的出色的傳控能力,打破了人們對於義大利球隊固有的保守印象;而皇馬,聯賽冠軍,C羅在歐冠淘汰賽鬧錶般的準時出現當然足夠傑出,但是,他們剛剛獲得了2015-16賽季的歐冠冠軍,改制以來,歐冠無衛冕成功者。
這樣的魔咒,加之人們對於已經21年無緣歐冠冠軍的尤文圖斯額外的同情,也讓即便是中場還存在著巨大問題的尤文,成為決賽前更受青睞的一方。
結果我們都知道了,尤文掙扎了一個半場,曼朱基奇這個絕妙的倒鉤破門,讓他成為了史上第三個代表兩支球隊取得歐冠決賽進球的球員,上半場打完尤文甚至佔據主動,但經過了一個傳說中的半場更衣室鬧劇後,一切就沒有然後了。
6.貝爾(2017-18賽季歐冠決賽 皇家馬德裡3-1利物浦)
實話說,作為一個尤文圖斯的球迷,當那一年的歐冠1/4決賽次回合,布馮被紅牌罰下,C羅罰進點球的那一刻起,那一年的歐冠對我來說就已經結束了,皇馬已經奪冠了。理由是,看看後面的球隊,我看不到歐足聯放掉皇馬(C羅)歐冠三連這一完美故事線的動機。
拜仁,2013年後永遠被會放在皇馬和巴薩的討論行列中,但又總是誰都打不過的球隊;利物浦,很熱血的足球,但老覺得距離冠軍,他們還差點什麼;羅馬,逆轉淘汰巴薩就是一個奇蹟,你很難指望這種奇蹟連續上演。
所以,2018年的那屆歐冠決賽,可能是讓我心情最波瀾不驚的一屆,薩拉赫和卡瓦哈爾的傷病讓人難過(同時也對拉莫斯呵呵),但下半場的劇本,則是任何人的始料未及。
誰能想到本澤馬的那樣一個進球,誰又能想到如此艱難局面下利物浦的扳平,和貝爾的天外飛仙。
那場球,我是在梅縣的一個小酒吧看的直播,討厭的是,我所在的一樓電視比二樓電視慢了1分半鐘,所以當二樓的朋友們發出讓人難以想像的驚呼時,一樓的我們當然意識到了進球的發生。
饒是如此,當一樓的我們看到進球的一瞬間,我們還是全體起立,抱著腦袋,張大了嘴巴。
後來,據說老佛爺因為這個進球打消了賣掉貝爾的念頭,然後就是齊達內和C羅的離開。這個進球成就了皇馬歐冠三連的同時,又在不經意間怎樣推動了時代的齒輪呢?足球故事的魅力,有時就在這裡。
7.埃德(2016年歐洲杯決賽 葡萄牙1-0法國)
客場作戰,在一屆大賽決賽中,與一個國家為敵,開賽不久,隻身將你們拖進決賽舞臺的大哥還提前傷退了,儘管當時的比分只是0:0,但是大多數人都會本能的認為,比分的改寫只是遲早的事吧?
事實上,葡萄牙能將比賽拖進加時賽,已然是一個巨大的奇蹟,可誰成想,他們還在加時賽中創造了更大的奇蹟。
這一屆歐洲杯的魅力在於,冠軍球隊的葡萄牙,幾乎靠C羅一個人的進球,將球隊帶到了淘汰賽;淘汰賽中,C羅的主流數據已然不顯眼,但是依然靠著自己巨大的影響力幫助著隊友終結比賽;到了決賽,C羅終於倒下,徹底將接力棒交給了一個此前從未發揮的隊友。這支葡萄牙隊,靠著一個個隊友傑出的接力表現,硬是撐到了第一個撞線的結局。埃德留給人們的只有這一個進球的回憶,在歐洲杯後,他迅速又歸於平淡了。但那又怎樣呢?
再說一遍:客場作戰,大賽決賽,與一個國家為敵,開賽不久,大哥傷退。然後不知道從哪兒冒出的一個孩子一擊制勝,幹掉了一個國家,這是值得一輩子吹牛的故事。
C羅的球迷們暢想過C羅的第一個大賽冠軍的各種理想場景,但2016年歐洲杯的這種場景,絕不在任何暢想之中。
8.傑拉德(2005/06賽季英格蘭足總杯決賽利物浦3-3西漢姆聯)
談到利物浦的決賽奇蹟,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的當然是「伊斯坦堡奇蹟」。可論驚險程度,這場足總杯決賽只在伊斯坦堡奇蹟之上。
那場歐冠決賽,米蘭上半場早早的3:0領先,利物浦沒有退路,也只有背水一戰的唯一選項。可這場足總杯決賽不同,利物浦在0:2落後的時候,是追平過比分的,然後又被孔切斯基的一腳吊門幾乎打進深淵。比起歐冠決賽中AC米蘭開場53秒就告知你的比賽難度,足總杯決賽的利物浦,是隨著比賽的進行才慢慢意識到這場比賽到底有多難,你不知道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麼意外。到最後,他們只有傑拉德一張底牌了。
可傑拉德告訴你的是,底牌剩下多少不重要,底牌是誰才是重要。到拖著抽筋腿的傑拉德轟進無解遠射的時候,比賽的勝利天平當然就向紅軍傾斜了。
西漢姆主帥帕杜說:「我們一直相信勝利屬於西漢姆,直到傑拉德成功打入那腳遠距離怒射。結果從那一刻改變。」
紅軍不被落後打死,可一旦逆轉成功,對手就是跌入無盡深淵的。這大致就是那兩年兩次奇蹟的利物浦帶給對手的最大感受吧。
9.範-巴斯滕(1988年歐洲杯決賽 荷蘭2-0前蘇聯)
很多中國老球迷第一次看到的一部足球紀錄片,名字叫做《嘿,這就是足球》,讓中國球迷認識到「原來足球紀錄片可以這麼拍」。而那一部紀錄片,講述的就是1988年歐洲杯的故事。然後在這部紀錄片中,人們看到了範-巴斯滕的這個零度角進球。
各大媒體做盤點類節目時,願意把這個進球排在諸如《十大凌空抽射》、《十大小角度破門》、《歐洲杯歷史百大進球》等等的第一位,除了這個進球本身的精彩之外,可能也有不少情懷層面的加分吧。
當然,這個零度角進球,非常非常的漂亮。有人說,如果有一天人類要向外星人介紹足球這項運動時,範-巴斯滕的這個進球就是最好的教科書。面對當時的世界第一門將達薩耶夫,巴斯滕的整個射門過程一氣呵成天衣無縫,完美得如同一首絕妙的小詩。
有多少人,跟身邊的新球迷朋友介紹歐洲杯這項賽事的時候,會首先給他們欣賞巴斯滕的這個進球?
10.齊達內(2001-02賽季歐冠決賽 皇家馬德裡2-1勒沃庫森)
世紀進球,其精彩程度不言而喻。世人回放2001-02賽季的這場歐冠決賽時,不會回放卡西利亞斯在此後比賽中的無數精彩撲救,而只會反覆的、多角度的回放齊達內的這腳凌空抽射。
這也是某種不公,明明卡西才是這場比賽進入精彩鏡頭最多的人,可他在這場比賽中帶來的知名度卻遠遠小於齊達內。
齊達內在一年前的夏天從尤文圖斯來到皇家馬德裡,為的就是一座歐冠冠軍。97和98兩個賽季,齊達內已經在距離歐冠最近的位置,品嘗到了失去他的滋味,這一次,他不想再失去了。
事實上,如果按照現在的評選標準,這個進球足以讓齊達內拿到那一年的金球獎了。齊達內依靠一個絕妙的進球實現了自己的歐冠夢,而羅納爾多在亞平寧半島經歷了那個苦澀的「五月五」。很多人除了將這個進球看做是齊達內登頂歐洲的標誌外,也將其視為是一個月以後,在亞洲的世界盃賽場上大展宏圖的前奏,作為最大熱門的法國,理應帶來精彩的表現。
可結果,我們都知道了。
11.貝爾(2013-14賽季西班牙國王杯決賽皇家馬德裡2-1巴塞隆納)
貝爾再次出現在類似的榜單中。決賽的、單槍匹馬的、絕殺的,總會有他。貝爾在皇馬的這幾年,如果您是一個活在各色盤點中的球迷,看完各種決賽盤點,您甚至會產生「貝爾才是皇馬的王牌,C羅算個啥」的錯覺。
寫到這裡,忽然感覺到一個挺合適的對比。貝爾在皇馬時期各色決賽時期的表演,仿佛就如那幾年NBA停擺前的「雨人」肖恩-坎普,留給我們的都是最暴力的、最具視覺震撼的演出,他身上所擁有的技巧又讓你不會將他們放入「只會跑跑跳跳的傻運動員」行列,如果不是因為(貝爾的不融入、不學西班牙語;雨人的酗酒),他們理應取得更大成就!
12.格策(2014年世界盃決賽 德國1-0阿根廷)
不知道那算不算是格策人生最光輝的時刻了。
從在多特蒙德的橫空出世,到2013年春天叛逃至拜仁慕尼黑,格策到那時為止的生涯確實經歷過波折,不過好像,也都是可以想見的波折。否則,他也不會進入那年世界盃德國的23人大名單,更不會在那屆決賽裡獲得替補出場的機會。
在梅西距離世界盃冠軍最近的那場決賽,是格策的進球徹底擊碎了梅西的夢想。格策日後的職業生涯傳記中,可以記上這麼一筆。
遺憾的是,他最高光的時刻,或許就是那個時刻了;
欣慰的是,即便遭遇了各種的傷病和質疑,但重回了多特蒙德的格策,這些年仍舊在戰鬥。
這就足夠了。
13.裡肯(1996-97賽季歐冠決賽 尤文圖斯1-3多特蒙德)
相比起這一位,格策夠讓人欣慰了。
格策24歲的時候在世界盃決賽打進絕殺,裡肯則在21歲那年,用一腳精彩的吊射,在歐冠決賽中徹底擊倒了尤文圖斯,比格策更年輕。
在那一屆尤文理所應當被更多人看好的歐冠決賽中,相當於半個主場作戰(決賽場地慕尼黑)的多特蒙德卻爆發了驚人的戰鬥力,取得了2:0的優勢。皮耶羅的腳後跟破門讓老婦人看到了創造奇蹟的可能,可裡肯的吊射卻徹底將老婦人打回谷底。
裡肯生涯只效力過多特蒙德,他背後的那個綽號則是更讓人心酸的「永遠的希望之星」。他的故事總會讓我們格外痛恨著那該死的傷病。
14.梅西(2014-15賽季西班牙國王杯決賽,巴塞隆納3-1畢爾巴鄂競技)
此前的一條龍進球中盤點過這個進球,當時我們說:這場比賽,發生在那一年的歐冠決賽----巴塞隆納對陣尤文圖斯的前一周。看到梅西這樣的狀態,尤文圖斯球迷只能默默祈禱了。
這裡我們加一句,任誰是這一場比賽的梅西接下來的對手,只怕都會默默祈禱吧。
15.齊達內(2006年世界盃決賽 義大利1-1法國)
最好的留到最後,齊達內在整個2006年世界盃上留給我們的故事就是這個,並且反覆講述著。
託蒂向我們展示過很多個勺子點球了,齊達內卻是在世界盃決賽(託蒂的面前),面對當世第一門將布馮,玩出了一個挑上角的勺子點球。那年世界盃,託蒂可沒有玩勺子點球的勇氣。
更細膩的是,這個點球根本沒有掛網,只是緩慢的擊打了橫梁內側,彈進了門線,然後回到了布馮手上。
世界盃決賽,職業生涯的最後一場比賽,這樣的舉重若輕,那一刻的齊達內展現的大師風範只能讓人心服口服。
這應該是世界盃、甚至是足球歷史上最輕巧,但又最精彩的點球破門。齊達內確實在最後一場比賽留給了我們最好的演出。然後又在最後的最後,留給了我們最大的驚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