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根據國際流星組織IMO的預報,2020年象限儀座流星雨(QUA)的極大將會在北京時間1月4日下午16時出現,極大時理論上每小時可以看到約120顆流星[1],換算下來就是1分鐘2顆。這個極大時間對於北美洲的觀測者來說是4日凌晨,可以說是相當友好了。1月4日還是農曆初十,月亮在午夜前後就會落下,屆時流星雨也不會受到月光的影響。
象限儀座流星雨輻射點在夜空中的位置
圖源 Stellarium
對於中國境內的觀測者來說,可以選擇1月4日凌晨觀測,但這個時間和極大出現的時間相差了10小時以上,而且QUA的一個特點是極大時間很短,根據往年數據,其極大持續時間只有大概4小時[2],按此推算,很有可能會錯過QUA的極大。
小編覺得,如果你不是硬核天文愛好者,而且身處中國境內,就沒必要湊熱鬧了,1月初天寒地凍的,宅家裡就挺好~
9
接下來說說超級月亮。超級月亮是一個噱頭大於實際的天象,但不可否認的是超級月亮確實是一年當中我們能看到的最大的滿月(之一)。2020年的超級月亮會在3、4月份連續上演[3],分別是2020年3月9日與2020年4月7日,其中3月9日晚上的超級月亮會更圓一些,4月7日晚上的超級月亮會更大一些。
圖源 APOD
如果不把一年當中最大的滿月和最小的滿月放在一起對比,你或許也不會發現兩者的大小差距。
8
今年太陽將迎來新一輪活動周期,學術上我們稱之為第25太陽周期(Solar Cycle 25)。這意味著太陽表面將會重新活躍起來,出現斑點(即太陽黑子)的機會增加。
天文學家對第25太陽周期的預測
圖源 tallbloke.wordpress.com
在去年12月26日日環食前夕,太陽表面就出現了久違的太陽黑子。
2019年12月26日日偏食
圖源 茲基派德
看起來很乾淨?放大看看:
紅圈內便是兩個太陽黑子。
7
2020年一共有4次月食,聽上去好多,但很不巧都是半影月食,沒有本影月食。這意味著今年月食的觀賞性要打折扣,因為半影月食發生時月亮看上去和正常的時候差別不大,得通過拍照的方式讓地球的半影「現形」。
半影月食期間的月亮
圖源 APOD@Robin Lee
今年4次半影月食中食分最大的是1月10日那一次,這次半影月食的半影食分[4]達到了0.921,食甚前後有一部分月面將會非常接近地球本影,眼神好的同學屆時可以試試能不能用肉眼發現月面的哪部分微微發暗,那就是最接近地球本影的地方。
圖源 紫金山天文臺
今年另外三次半影月食依次在6月5日,7月5日和11月30日上演,其中7月5日的半影月食中國境內不可見。
6
2020年最值得關注的彗星首推C/2017 T2(PANSTARRS),彗星於2017年9月被發現,發現時距離太陽9.3天文單位,亮度20等。彗星將於2020年5月過近日點,距離太陽1.6天文單位。
C/2017 T2在天球上的移動路徑
圖源 in-the-sky.org
彗星將會在抵達近日點前後達到最高亮度,根據目前預測將會達到7等,屆時可以通過雙筒望遠鏡在鹿豹座發現它的身影。
圖源 British Astronomical Association
5
2020年的英仙座流星雨(PER)會如期上演,根據IMO預報,PER的極大出現在北京時間2020年8月12日晚9時至12時,當晚正好是下弦月,月亮在午夜升起,因此在後半夜(8月13日凌晨)流星雨會受到月光影響,但前半夜PER的輻射點不會超過20°(廣州地區),相較而言前半夜有兩個優勢(靠近極大且不受月光影響),後半夜則有一個優勢(輻射點較高)。另外前半夜輻射點雖然較低,反而更有可能看到划過整個夜空的掠地流星。
總的來看,如果沒有精力整晚觀測,建議可以把精力放在前半夜。
4
2020的行星動態頗有看點,首先是水星和金星先後在2月10日與3月25日東大距[5],可以在日落後的西方天空看見它們。
金星會在4月3日和4日經過昴星團,仿佛昴星團多了一位新成員。
7月14日和7月21日,木星和土星先後衝日[6],兩顆行星整夜可見,且達到最大亮度(木星-2.7等,土星0.1等)。
10月14日火星衝日,這是火星2018年7月27日後再度衝日,亮度達到-2.6等。將會成為夜空中最亮的星。
12月21日傍晚日落後,你會發現西方低空有兩顆星星幾乎挨在一起,那是-2等的木星和0.6等的土星,兩者相距不到6角分,僅為滿月視直徑的1/5。
圖源 Stellarium
3
2020年將會出現兩次日食,其中一次日全食,另一次為日環食。和去年一樣,今年的月球本影會再一次划過南美,這也意味著這次日全食與中國無緣……
本次日食的全食帶大多在海上,經過智利與阿根廷兩個國家,全食最長持續時間為2分10秒。
2
在2020年的12月14日,除了有日全食,還是一年一度雙子座流星雨(GEM)極大的日子,今年雙子座流星雨的極大落在了北京時間12月14日早上9時,對於中國境內的觀測者而言,12月14日凌晨是最佳觀測時機,而且完全不用擔心月光的影響,因為這時候月亮正準備擋住太陽上演一場日全食。
去年的GEM受到了滿月影響
圖源 茲基派德
沒有月光影響的GEM可以說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流星雨之王了,ZHR最高可達150,理論上可以在5分鐘不到的時間裡看見10顆流星。
1
2020年最值得期待的天象,小編覺得非6月21日的日環食莫屬。去年12月26日全國各地的群眾都目睹了一場日偏食,而6月21日國內部分城市有機會欣賞到金環日食,月球的偽本影將會依次穿越西藏、四川、貴州、湖南、江西、廈門、臺灣等地。
環食帶將會依次穿過上述市縣
圖源 紫金山天文臺
本次日環食的一大特點是食分[7]大,超過了0.99,達到0.994,身處環食帶的人們不僅可以看到太陽變為金環狀,同時還能感受到明顯的天光變化,這是大食分日食期間獨有的現象。
參考&拓展
[1]即ZHR=120,ZHR為天頂每時出現率,「理論上」的具體條件是輻射點位於天頂,環境極限星等為6.5等且天空無雲
[2]極大持續時間具體指的是FWHM(full width at half-maximum),流星雨的ZHR值達到最高ZHR值一半或以上的時間段
[3]https://zhuanlan.zhihu.com/p/59538138
[4]指月面被地球半影遮擋的視直徑與月球視直徑的比值
[5]指金星或水星位於太陽東方且與太陽在天空中的距離最大
[6]指木星、土星等外行星與太陽在天空中距離最大
[7]太陽被月球遮擋的視直徑與太陽視直徑的比值
來源:逐星科技
編輯:GUOmaz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