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時代(Prehistoric Times),200萬年前至公元前21世紀。
而開啟史前時代的,正是一部分南方古猿,它們學會了直立行走,會使用天然工具,且嘗試離開森林,進入開闊地帶生活,但與同時代兇猛的動物比起來,南方古猿的戰鬥力實在太弱,稍有不慎就淪為盤中餐,為了活下去,它們不得不組成一個集體,於是乎人類最早的集體合作產生。
在此後的上百萬年裡,人類開啟了漫長的進化之路,經過世界各國科學家的考察發現,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地球上至少存在21個「人種」,如智人、海德堡人、丹尼索瓦人、尼安德特人等等,那麼為何最後只有智人活了下來?
2010年,首批5個人類基因組公布後,古DNA研究也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的階段,短短5年後,哈佛大學實驗室便發布了全球一半以上的古人類全基因組,著名生物學家斯萬特·帕博更是成功測序尼安德特人基因組,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由倖存的「人種」弄清了已經滅絕「人種」的基因。
而且根據斯萬特的報告顯示,除非洲人以外,其他人類依然繼承了尼安德特人1%~4%的基因,這就意味著,現代人的祖先曾與尼安德特人結合,若是這樣說,尼安德特人也不算完全滅絕。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尼安德特人曾與智人結合,那麼最後為何還是走向了滅絕?
時間再次回到大約180萬年前,現代人的祖先已經學會了直立行走,並且能夠製作出相對複雜的工具,於是乎他們的雙手變得愈發靈巧,腦容量也隨之增大,根據資料顯示,南方古猿的腦容量從450毫升左右提升至750毫升,他們的隊伍也變得愈發龐大起來,並繼續進化,成為智人。
大約10萬年前,地球氣候劇烈變化,使得智人們不得不離開非洲(根據現有化石資料顯示,非洲是人類最早的起源地)不同人種相遇了,當看到和自己十分相似的「人」後,他們自然是無比震驚。
和現代人相比,原始人頭腦相對簡單,他們可不會想著「和平共處」,為了搶奪資源,便開始攻擊對方,根據科學家們研究發現,尼安德特人的體格遠遠強於智人,但智人擁有更高的智力,所以還是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就這樣,尼安德特人被淘汰,其他人種亦是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到最後,便只有智人倖存了下來,並逐漸演化成了如今的人類。
當然了,以上人類起源和演化的推測,僅僅是各國的科學家們根據現有化石等資料推測而出的,但人類祖先化石保留下來的、並被我們所發現的還是太少,所以離真實的歷史還有很大距離,期待在未來的日子裡,會有新的化石被發現,更新我們對人類起源和演化的認識。